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俎宇 祝庆庆
每天早晨和傍晚,从山脚下第一级台阶悠哉上行,站在彩云洞口眺望山下绿油油的坝子、四通八达的村道,赏一赏晚霞、看看整洁漂亮的房舍和庭院,是普安县青山镇下节河村白硐组村民们最为惬意的日常。
“这阶梯是我们大家伙自己修的,自己走着高兴。”下节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龙毅说,这上山的316级台阶,凝聚的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白硐组26户人家通往更加幸福的未来阶梯。
修建上达彩云洞的步亭梯道,一开始是个“抠脑壳”想出来的主意。去年12月23日,下节河村“两委”组织白硐组村民召开群众会,商议怎样才能自力更生推进乡村振兴。有人提出,大家平时就喜欢上山游玩、进彩云洞探幽,不如修一条道上去,方便群众劳作之余,有休闲游乐的地方。
大家讨论后纷纷说:“这个想法可以,干得!”正好还能补齐下节河村旅游产业发展短板。
可怎么干?组长张学灿会后又开了一个“小会”。大家最后达成共识:正逢农闲时候,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全员动员起来,先在荒山杂草中打开一条步行道,后续工程再想办法。
第二天一大早,村民们就带着工具来了。有建筑经验和技术的带着油锯、大锤、手锤、钢钎,只会干农活的背着背箩、提着锄头、撮箕等农具,随着油锯开路,锄头开土,大锤、手锤敲打碎石的声音响彻山谷。
“这个速度太快了,我们都想不到。”龙毅说,看到群众这样高涨的积极性,村里赶紧商议挤出1.6万元集体资金,用于支持购买铺路石材、水泥等材料,“要修就要修成个样子,配得上和美乡村,又能为后面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有了村里的支持,白硐组群众更加干劲满满,上至年逾古稀的老党员,下到20出头的大学生,男女老少,凡是能出力的都上了工地。“大家都自觉地形成默契,天亮了就来工地,饿了就各自回家吃饭。” 张学灿说,白硐组不是乡村振兴示范点,但群众积极性高、自力更生精神足,基础工作扎实。“虽然修建上山步道是‘抠脑壳’提出来的,但其实是大家心里早就盼望的,后来一看还超出了预期设想,干劲就更大了。”
青山镇是黔西南州有名的经济文化重镇,是著名的“夜郎兵工厂”铜鼓山夜郎考古遗址所在地,也是普安四球古茶树最为集中的地方,下节河村周围还分布着10多处古代屯兵所建的营盘及多个天然溶洞,山川秀丽、林木葱茏、文化厚重,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
“我们这里的好,希望被更多人知道。来玩、来品尝我们的纯天然的食品。”修步道时,71岁的老党员古昌云也积极协助背石材上山,这几年看到家乡一年一个大变样,他的感触很大:“过去我们想做的事没做成,现在大家说我这把年纪了不用参与了,我说能够干多就干多,就想尽一尽自己的力量。”
今年1月18日,历时26天,白硐组彩云洞步亭梯道建设赶在春节前竣工了!一条长280米、宽1.8米,共316级台阶的步道盘旋通往彩云洞。群众或坐在石阶上,或倚着步道扶手,擦着汗,聊着天,以最朴素的方式庆祝工程完工。
“第一二产已经有了,三产开始起步,群众积极性高,我们的帮扶和支持也更有信心。”下节河村驻村第一书记任俊介绍,村里已经发展起了芋头、辣椒特色产业种植,顺利实施了“三改”项目,修建了彩云洞步亭梯道,完成了白硐组“一户一册”和各户画框制作,筹建乡愁馆并实施“一户一码”建设等,村容村貌不断改观,群众收入不断增加,乡村振兴基础正不断夯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6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