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爱心商家认购剩余棉被并将择机捐赠,刘晓敏将售卖所得全部捐给王女士……
爱无终点 情暖人间
□本报记者 王晓楠 见习记者 王晓卿
12月25日,河南客商刘晓敏为淄博白血病患儿家庭义卖“爱心棉被”的第三天。刘晓敏长4.2米的厢式货车外挂着一条写有“感谢淄博”的条幅,并不暖和的驾驶室内放着三盒感冒药、一袋凉透了的包子。
此时的刘晓敏,内心涌动着大爱的同时,也充斥着尽快销售被子的压力……
“淄博人太好了,拿我们当家人”
起初,刘晓敏和同行的两名业务员入住的是小旅馆。为了节省费用,三个人挤在一个小标间的两张一米宽的床上,一晚上的住宿费不超过75元钱。
12月24日,刘晓敏在淄博义乌小商品城义卖一天。微爱火种爱心公益团队一口气买下了40床棉被。当晚,公益团队的一名队员还拿出自己装修好的新房,免费给三人住,并送去牛奶、苹果、面条、饺子以及各类蔬菜和熟食凉菜。
“又暖和又干净,有一种回家的感觉。这是人家的新家,免费给我们住。淄博人太热情了,拿我们当家人!”有了情感支撑的刘晓敏,连日来的奔波劳苦仿佛消除了一大半。
媒体政府联动 大张集留出免费摊位
为了帮助刘晓敏尽快卖掉“爱心棉被”,12月24日晚,淄博日报社联系到张店区委宣传部和房镇镇政府,想帮助刘晓敏在25日的大张集上设立一个临时摊位。大张集的管理方和摊主一般采取签约的方式,摊位一签一年。了解情况后,房镇镇和大张村在集市人流量最大的地方给刘晓敏留出了一个免费的位置。
在记者的陪同下,刘晓敏开上装有“爱心棉被”的货车向大集出发。路上,她最担心的是剩下的180床被子能卖出去多少。或许,在义卖筹款的路上,刘晓敏的心早已和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连在了一起,尽快为孩子筹款成为他们共同的心愿。
大张村党支部委员张晓刚一直等在集上。疏导完车流人流,张晓刚和集市的管理员又转头把电动车、自行车归拢了一下,给刘晓敏的货车腾出更大的地方。车轮压着寒冬里的冰碴,咯吱咯吱的碎冰声仿佛预示着这将是一场“破冰之旅”……
一个电话打来 “爱心棉被”售罄
刘晓敏刚支上摊位,记者就接到一位淄博爱心商家的电话:“刘晓敏的被子有多少?我全买了!”
听到这个好消息,刘晓敏立即驾车和记者从大张集驶向爱心商家。
跨越大半个主城区后,记者一行抵达位于昌国路和世纪路交叉口的淄博金宇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宇工贸)。金宇工贸的柳晓、丁丽君夫妇是在看了淄博日报社全媒体平台的报道后,决定帮助刘晓敏完成这份大爱心愿。随后,大家一起忙碌起来,叠被子、打包、搬运……短短半个小时,“爱心棉被”被“清空”了。
“一方面是感动于刘晓敏和患儿父母之间的善举交织,另一方面淄博是一座有爱心、存善心的城市,作为一名淄博人,我们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柳晓说。
目前,刘晓敏已将600床棉被的义卖善款全部捐赠给了患儿母亲王女士。而柳晓也将通过合适的方式,将购买的180床棉被捐赠出去。
记者短评:
从河南出发前,刘晓敏的初衷只是卖棉被、跑市场;患儿母亲王女士的最朴素想法,是把钱尽快归还失主。
刘晓敏的棉被加工厂因为生意不景气,已经给工人放假。同样,患儿和家属面前的治愈道路还很长。然而,寒冬里的“爱心棉被”,冒着热气、透着温情、治愈人心,这场爱的双向奔赴,不仅烙印在刘晓敏和王女士心中,也将持续洋溢在淄博和商丘这两座有爱的城市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9:49: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