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9月16日,瓮安县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上千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整齐地分布在食槽旁,宽厚的舌头一卷,便将槽中湿润的秸秆卷入口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仔细看去,那被切得细碎、黄灿灿的饲料,正是由秸秆加工而成——它们占到牛群每日口粮的八成。
从前被焚烧于田间的农业废弃物,如今却成了牛儿们赖以生长的“主食”。企业构建了从回收、加工到资源化利用的秸秆处理完整体系。近三年来,已累计消纳利用本地秸秆达1000万斤,成功实现了从田间“污染源”到增值“营养源”的生态蜕变。
西门塔尔牛食用的秸秆。
西门塔尔牛性情温顺,耐粗饲,对不同气候和饲养条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
“目前企业有1200余头牛,一头成年的西门塔尔牛,一天就要吃掉40斤秸秆。”企业董事长吴晓凤说,从农户手中收集到秸秆后,经过发酵处理,变成优质饲料。
经过发酵后的秸秆,会产生淡淡的酸香味,质地也变得柔软多汁。“牛爱吃这种口味的饲料,能刺激食欲,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丰富,促进牛增重。”吴晓凤弯腰捻起一把发酵好的秸秆凑近闻了闻,接着介绍道。
养殖场。
相反,如果只给牛吃精饲料,缺乏足够的粗纤维秸秆来“调剂”,牛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对企业而言,选择秸秆作饲料,既是经济账,也是资源账。”吴晓凤坦言,秸秆成本低,大幅降低饲养成本,并且这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既减轻环境压力,又提升养殖效益。
企业秸秆主要源自周边农户,为确保饲料安全,要经过严格筛选,剔除发霉、变质的部分。此外,企业还承包了200亩土地专门种植秸秆,扩大秸秆供应源头。
正在喝水的西门塔尔牛。
“回收来的秸秆并不能直接投喂。需先经机械打碎,长度控制在2至3厘米,便于牛采食和咀嚼。”企业管理人员高中友一边检查刚打碎的秸秆,一边解释,完整的玉米秸秆外表有坚硬光滑的蜡质皮层,打碎可以破坏这层保护,使内部的汁液和营养物质更容易释放出来。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发酵。打碎后的秸秆被送入发酵池,在厌氧环境中静待15至30天。新鲜玉米秸秆含水量高,长时间堆放容易腐烂。而通过发酵创造出的厌氧环境,能将秸秆的营养状态“定格”在接近新鲜的最佳时刻,可保存数月甚至数年而不坏。
如何判断发酵后的秸秆是否成熟?高中友介绍,靠的是 “看颜色、闻气味”这两个简单直观的标准。成熟的秸秆会呈现出“黄泱泱”的色泽,气味上则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企业管理人员高中友正在介绍西门塔尔牛。
“近几年,周边农户纷纷在公司采购牛犊自主养殖,累计采购养殖的牛已超2万头。”吴晓凤介绍,这种方式既从源头大幅减少了秸秆田间焚烧的现象,也让原本被丢弃的秸秆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
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畜牧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黔南州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公司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
从废弃焚烧到“秸”尽所用,从污染源到营养源,千万斤秸秆“变身”饲料,不仅喂肥了牛,更带富了农,净化了田,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林元
编辑 张警
二审 王剑
三审 谢巍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