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18 20:2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9月16日,瓮安县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上千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整齐地分布在食槽旁,宽厚的舌头一卷,便将槽中湿润的秸秆卷入口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仔细看去,那被切得细碎、黄灿灿的饲料,正是由秸秆加工而成——它们占到牛群每日口粮的八成。

从前被焚烧于田间的农业废弃物,如今却成了牛儿们赖以生长的“主食”。企业构建了从回收、加工到资源化利用的秸秆处理完整体系。近三年来,已累计消纳利用本地秸秆达1000万斤,成功实现了从田间“污染源”到增值“营养源”的生态蜕变。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西门塔尔牛食用的秸秆。

西门塔尔牛性情温顺,耐粗饲,对不同气候和饲养条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

“目前企业有1200余头牛,一头成年的西门塔尔牛,一天就要吃掉40斤秸秆。”企业董事长吴晓凤说,从农户手中收集到秸秆后,经过发酵处理,变成优质饲料。

经过发酵后的秸秆,会产生淡淡的酸香味,质地也变得柔软多汁。“牛爱吃这种口味的饲料,能刺激食欲,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丰富,促进牛增重。”吴晓凤弯腰捻起一把发酵好的秸秆凑近闻了闻,接着介绍道。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养殖场。

相反,如果只给牛吃精饲料,缺乏足够的粗纤维秸秆来“调剂”,牛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对企业而言,选择秸秆作饲料,既是经济账,也是资源账。”吴晓凤坦言,秸秆成本低,大幅降低饲养成本,并且这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既减轻环境压力,又提升养殖效益。

企业秸秆主要源自周边农户,为确保饲料安全,要经过严格筛选,剔除发霉、变质的部分。此外,企业还承包了200亩土地专门种植秸秆,扩大秸秆供应源头。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正在喝水的西门塔尔牛。

“回收来的秸秆并不能直接投喂。需先经机械打碎,长度控制在2至3厘米,便于牛采食和咀嚼。”企业管理人员高中友一边检查刚打碎的秸秆,一边解释,完整的玉米秸秆外表有坚硬光滑的蜡质皮层,打碎可以破坏这层保护,使内部的汁液和营养物质更容易释放出来。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发酵。打碎后的秸秆被送入发酵池,在厌氧环境中静待15至30天。新鲜玉米秸秆含水量高,长时间堆放容易腐烂。而通过发酵创造出的厌氧环境,能将秸秆的营养状态“定格”在接近新鲜的最佳时刻,可保存数月甚至数年而不坏。

如何判断发酵后的秸秆是否成熟?高中友介绍,靠的是 “看颜色、闻气味”这两个简单直观的标准。成熟的秸秆会呈现出“黄泱泱”的色泽,气味上则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企业管理人员高中友正在介绍西门塔尔牛。

“近几年,周边农户纷纷在公司采购牛犊自主养殖,累计采购养殖的牛已超2万头。”吴晓凤介绍,这种方式既从源头大幅减少了秸秆田间焚烧的现象,也让原本被丢弃的秸秆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

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畜牧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黔南州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公司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

从废弃焚烧到“秸”尽所用,从污染源到营养源,千万斤秸秆“变身”饲料,不仅喂肥了牛,更带富了农,净化了田,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林元

编辑 张警

二审 王剑

三审 谢巍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绿色循环链扮靓美丽乡村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从困扰发展的污染源到助力振兴的“营养源”,绩溪县通过资源化利用,搭建起绿色循环链条,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
2025-05-20 04:27:00
东张水库周边2240亩土地完成流转
...态种田模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旨在有效削减土地过剩的营养源,最大程度减少进入东张水库的农业污染,从而确保群众的饮水安全。(全文共667字)
2024-04-13 01:57:00
...工增雨作业。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强化城乡面源污染管控,治理渣土扬尘污染,杜绝露天焚烧污染,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完成了州政府下达的
2023-10-26 00:14:00
爆发级“蓝眼泪”震撼刷屏!奇观到底是什么?能否亲手触碰?
...本要素,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将成为蓝藻暴发的重要营养源。而这种富营养化主要由农业、工业和人类排污等活动所造成。 温度和光照条件。蓝藻对高温和强光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在夏
2023-10-19 16:39:00
湖南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力争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污染治理以及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露天禁烧监管,实现污染源全链条闭环管理。同时,湖南将实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等三大结构调整工程,及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
2023-08-24 20:32:00
...业面源污染是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禄丰市把“污染源”变“资源”,稳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持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机械粉碎还田、过腹还田、腐熟还田、秸秆堆沤等技
2023-01-01 11:08:00
安徽利辛:“秸秆三变” 增添绿色发展“新引擎”
...本地的秸秆,既解决了原材料成本的问题,又解决了秸秆污染源的问题。”马艳敏说。面对变废为宝给环境带来的新变化和增加的收入,利辛县出台规划,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
2024-03-29 14:33:00
萍乡:八大攻坚举措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硬仗
...米,同比上升4微克/立方米。而进入今年秋冬季后,本地污染源排放强度较高、气象条件不利污染物扩散、上风向区域污染传输严重等主客观因素叠加影响,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严峻。为推动空气质
2023-09-22 18:26:00
泉州南安罗东:科技网格双驱动,绘就乡村“生态答卷”
...率倍增“以往治污像\'盲人摸象\',如今靠着科技手段,污染源头在哪一目了然。罗东镇环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指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介绍道。该镇打破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在全镇布设多个环
2025-08-28 01:16: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阳光奔跑的样子清爽,仍有春天的味道摇曳的月季一排又一排,像绯红的浪涛遍山的黄栌,一簇簇、一丛丛在优雅的秋风中含笑高粱像一只只火炬一片一片
2025-10-14 18:27:00
10月14日最佳情报|黑虎泉水花飞溅,大明湖日出美如画!恭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孟德霞大明湖日出波光粼粼别有韵味找记者,上壹点!分享身边见闻,来情报站随时随地@记者,零距离与记者在线互动
2025-10-14 23:25:00
晴日泰安太治愈!初秋风裹阳光,光斑跳着走
10月14日,泰安终于告别连日阴雨,将澄澈的蓝天与温柔的阳光还给街巷。走在望岳东路与望岳西路,初秋的气息裹着清新的风扑面而来
2025-10-14 18:24:00
鸟类种类占全国三分之一,河南多部门给迁徙通道加装“安全带”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秋高气爽,候鸟南翔,河南进入今年的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时间。郑州市惠济区南裹头广场上,98只野生动物被放归自然
2025-10-14 18:39:00
吉镜头|氛围感直接拉满!伪满皇宫的银杏进入“高光时刻”
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 游客打卡拍照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果实挂满银杏枝头果实挂满银杏枝头 银杏树前的红豆杉长满了红色的果实伪满皇宫博物院银杏已经变为金黄色首页上一页下一页尾页10月14日
2025-10-14 18:56:00
梨也分公母、无花果有花?河南这场林草科普比赛含“科”量十足
大河网讯(记者 刘瑞朝)你吃的苹果可能是去年的,买梨的时候是公梨好一点还是母梨好一点,无花果真的没有花吗,对于桂花你真的了解吗
2025-10-14 19:10:00
结合近期我市气候现状,市疾控中心10月14日发布提示,今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气温波动大,公众要增强防灾防病意识,做好相应物资储备
2025-10-14 19:28:00
作为锦绣太原城的核心区域,迎泽区近年来全域旅游建设成绩斐然,形成“一核三带”全域旅游格局。迎泽区文旅局近日发布三条旅游线路
2025-10-14 19:28:00
10月14日,太原市气象台预报,受冷空气影响,预计10月16日至19日,我市将先后出现降水、降温、霜冻天气过程。主要降水时段出现在10月16日夜间至17日
2025-10-14 19:59:00
全网寻找第113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最甜锦鲤”
来源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2025-10-14 20:58: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风过处,草浪浮沉,流转着雾色与风吟。这片无垠的碧色,是高原铺展的静谧诗卷。每一脉青峦,都是大地深沉的呼吸。来源:六盘水市钟山区融媒体中心一审:曹轶二审:汤成伟三
2025-10-14 20:58:00
科学周刊|西北大学科研团队揭秘5亿年前动物骨骼起源
从蜗牛的壳、螃蟹的甲,到人类的骨头——动物的“硬骨架”是怎么来的?地球上的动物骨骼是如何长出来的?近日,西北大学张志飞教授指导博士研究生胡亚洲及团队成员
2025-10-14 22:24:00
织金:智能大棚竹荪抢鲜摘
10月13日,记者走进织金县金荪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荪公司)智能菇棚基地,只见29栋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电子显示屏实时跳动着温度
2025-10-14 22:43:00
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承包了福州的秋日浪漫
福州新闻网10月14日讯(记者 石磊磊/文 包华/摄)作家史铁生笔下的栾树,是北京地坛的风景。而在今年10月,福州市属道路和超过5000株的各类栾树
2025-10-14 22:48:00
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
转换光和热,太阳能造雪——探访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9月24日,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太阳能镜场中,47000多块槽式集热太阳镜随日转动
2025-10-14 0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