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类别: 发布时间:2025-09-18 20:27: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9月16日,瓮安县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上千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整齐地分布在食槽旁,宽厚的舌头一卷,便将槽中湿润的秸秆卷入口中,发出沙沙的声响。仔细看去,那被切得细碎、黄灿灿的饲料,正是由秸秆加工而成——它们占到牛群每日口粮的八成。

从前被焚烧于田间的农业废弃物,如今却成了牛儿们赖以生长的“主食”。企业构建了从回收、加工到资源化利用的秸秆处理完整体系。近三年来,已累计消纳利用本地秸秆达1000万斤,成功实现了从田间“污染源”到增值“营养源”的生态蜕变。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西门塔尔牛食用的秸秆。

西门塔尔牛性情温顺,耐粗饲,对不同气候和饲养条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广泛引种至世界各地。

“目前企业有1200余头牛,一头成年的西门塔尔牛,一天就要吃掉40斤秸秆。”企业董事长吴晓凤说,从农户手中收集到秸秆后,经过发酵处理,变成优质饲料。

经过发酵后的秸秆,会产生淡淡的酸香味,质地也变得柔软多汁。“牛爱吃这种口味的饲料,能刺激食欲,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丰富,促进牛增重。”吴晓凤弯腰捻起一把发酵好的秸秆凑近闻了闻,接着介绍道。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养殖场。

相反,如果只给牛吃精饲料,缺乏足够的粗纤维秸秆来“调剂”,牛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泻。

“对企业而言,选择秸秆作饲料,既是经济账,也是资源账。”吴晓凤坦言,秸秆成本低,大幅降低饲养成本,并且这种秸秆循环利用模式既减轻环境压力,又提升养殖效益。

企业秸秆主要源自周边农户,为确保饲料安全,要经过严格筛选,剔除发霉、变质的部分。此外,企业还承包了200亩土地专门种植秸秆,扩大秸秆供应源头。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正在喝水的西门塔尔牛。

“回收来的秸秆并不能直接投喂。需先经机械打碎,长度控制在2至3厘米,便于牛采食和咀嚼。”企业管理人员高中友一边检查刚打碎的秸秆,一边解释,完整的玉米秸秆外表有坚硬光滑的蜡质皮层,打碎可以破坏这层保护,使内部的汁液和营养物质更容易释放出来。

接下来是关键一步:发酵。打碎后的秸秆被送入发酵池,在厌氧环境中静待15至30天。新鲜玉米秸秆含水量高,长时间堆放容易腐烂。而通过发酵创造出的厌氧环境,能将秸秆的营养状态“定格”在接近新鲜的最佳时刻,可保存数月甚至数年而不坏。

如何判断发酵后的秸秆是否成熟?高中友介绍,靠的是 “看颜色、闻气味”这两个简单直观的标准。成熟的秸秆会呈现出“黄泱泱”的色泽,气味上则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绿色发展】从 “污染源” 到 “营养源”!千万斤秸秆 “变身记”

企业管理人员高中友正在介绍西门塔尔牛。

“近几年,周边农户纷纷在公司采购牛犊自主养殖,累计采购养殖的牛已超2万头。”吴晓凤介绍,这种方式既从源头大幅减少了秸秆田间焚烧的现象,也让原本被丢弃的秸秆资源实现了高效利用。

贵州今牧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以畜牧业为核心业务的企业。2021年,公司被认定为黔南州重点龙头企业。截至目前,公司产值已突破2000万元。

从废弃焚烧到“秸”尽所用,从污染源到营养源,千万斤秸秆“变身”饲料,不仅喂肥了牛,更带富了农,净化了田,实现了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林元

编辑 张警

二审 王剑

三审 谢巍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9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绿色循环链扮靓美丽乡村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从困扰发展的污染源到助力振兴的“营养源”,绩溪县通过资源化利用,搭建起绿色循环链条,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
2025-05-20 04:27:00
东张水库周边2240亩土地完成流转
...态种田模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旨在有效削减土地过剩的营养源,最大程度减少进入东张水库的农业污染,从而确保群众的饮水安全。(全文共667字)
2024-04-13 01:57:00
...工增雨作业。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强化城乡面源污染管控,治理渣土扬尘污染,杜绝露天焚烧污染,扎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完成了州政府下达的
2023-10-26 00:14:00
湖南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力争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污染治理以及烟花爆竹禁限放、秸秆露天禁烧监管,实现污染源全链条闭环管理。同时,湖南将实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运输结构等三大结构调整工程,及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
2023-08-24 20:32:00
爆发级“蓝眼泪”震撼刷屏!奇观到底是什么?能否亲手触碰?
...本要素,过多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将成为蓝藻暴发的重要营养源。而这种富营养化主要由农业、工业和人类排污等活动所造成。 温度和光照条件。蓝藻对高温和强光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因此在夏
2023-10-19 16:39:00
...业面源污染是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瓶颈问题,禄丰市把“污染源”变“资源”,稳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持续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积极推广机械粉碎还田、过腹还田、腐熟还田、秸秆堆沤等技
2023-01-01 11:08:00
安徽利辛:“秸秆三变” 增添绿色发展“新引擎”
...本地的秸秆,既解决了原材料成本的问题,又解决了秸秆污染源的问题。”马艳敏说。面对变废为宝给环境带来的新变化和增加的收入,利辛县出台规划,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越来越
2024-03-29 14:33:00
萍乡:八大攻坚举措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硬仗
...米,同比上升4微克/立方米。而进入今年秋冬季后,本地污染源排放强度较高、气象条件不利污染物扩散、上风向区域污染传输严重等主客观因素叠加影响,空气质量改善形势严峻。为推动空气质
2023-09-22 18:26:00
泉州南安罗东:科技网格双驱动,绘就乡村“生态答卷”
...率倍增“以往治污像\'盲人摸象\',如今靠着科技手段,污染源头在哪一目了然。罗东镇环保工作的相关负责人指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据介绍道。该镇打破传统粗放管理模式,在全镇布设多个环
2025-08-28 01:16: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虽已入冬,但太原市尖草坪区呼延村东侧的稻田里却未曾萧瑟。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翻起层层金色波浪,与不远处翠绿的映山湖交相辉映
2025-11-16 07:22:00
松果奇遇记:彩泥与自然的创意碰撞
鲁网11月15日讯当秋日的松果邂逅五彩的彩泥,一场充满童趣的艺术创作就此展开!近日,东营市利津街道中心幼儿园大班的宝贝们化身小小艺术家
2025-11-15 15:32:00
落叶在纸上“长”出叶脉——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中二班创意活动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1日,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中心幼儿园中二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趣味十足的落叶拓印创作。孩子们用小小的双手
2025-11-15 15:3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这里是造物主私藏的调色盘,水面将整片天空对折,让青山的倒影与游云在波光中联姻。流动的青,变幻的蓝,为每位过客定制专属的仙境存档。来源:铜仁市印江县融媒体中心一审
2025-11-15 20:40:00
绥阳县大楠村:“冬养春种”巧衔接 循环农业“链”就致富路
多彩贵州网讯 时值寒冬,农事渐歇,但在绥阳县郑场镇大楠村的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里,展现出一番“农忙”景象。村民们一改往日“猫冬”的习惯
2025-11-14 20:34:00
鲁网11月14日讯清晨时分,拆老试验室的铲车贴着墙面低语,机器的响动沉甸甸的,就在这声音间隙中,几声细细弱弱的啾鸣,传进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预制分公司试验员卢伟的耳朵里
2025-11-14 21:08:00
“吉林一号”卫星新闻|万米高空俯瞰四川阿坝红旗特大桥垮塌
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境内的红旗特大桥引桥垮塌事件引发广泛关注。13日,吉林一号高分03D53星过境四川阿坝拍摄到了一组高清图像
2025-11-14 22:03:00
务川:百合栽种忙 特色促增收
多彩贵州网讯“这个百合种就有6个芽孢,一个芽孢是一个整体,像这样掰开,按在土里面,间距大概就是5至6公分左右。”初冬时节
2025-11-14 22:12:00
中国有约|当国际目光遇见“不朽”的山西文明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孙宇佳)在山西的省会太原,汾河穿城而过,滋养出这座城市的千年底蕴。作为“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古都
2025-11-14 23:28:00
秋日,贵州赐予了我一场真正的奇迹——秋天整个改头换面,沉溺于灿烂的金色之中。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银杏,它们此刻正处于最美的巅峰
2025-11-15 03:09:00
中国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水利部获悉,11月13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向黔江投放10种鱼苗
2025-11-14 10:04: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 从“煤渣湖”到“网红打卡地”,淮北这片水域如此逆袭
大皖新闻讯 清晨的湖面薄雾如纱,7300亩水域静谧如镜,白鹭掠过水面,野鸭成群游弋,远处传来清脆的鸟鸣。然而谁能想到,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
2025-11-14 10:53:00
绩溪:珍稀昆虫云集,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地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绩溪县近期完成的陆生昆虫县域生物多样性调查取得显著成果
2025-11-14 10:55:00
“林中仙子”白颈长尾雉频现绩溪山林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绩溪县生态环境分局了解到,近日,绩溪县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团队在回收的红外相机数据中多次记录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颈长尾雉的活动
2025-11-14 10:55:00
摄制|马英杰 郭宝强初冬时节,一批丹顶鹤翩然降临唐山旅游岛。它们在金色沙滩上悠然踱步,或低头觅食,或梳理翎羽,画面灵动和谐
2025-11-13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