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和同事坐车惬意地行驶于长长宽阔的东联圩江河堤上,话题转入挑圩筑堤,过去你追我赶、挑土爬坡、万马奔腾修大堤的画卷清晰地展现眼前。
自古以来,每到汛期,江水横行恣意,咆哮汹涌,给江河大堤造成了极大危胁。往日破圩的场景让人撕心裂肺地哀叹。冬修大堤,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上了各级组织雷打不动的重要议事日程。
那时,初冬季节,农事稍闲,县区和公社立马进行冬修战前动员,将堤段及土方任务细化落实到每个大队和生产队,在战斗的堤段架设多个鼓舞斗志、激发土气的高音喇叭。
队长一声令下,全组几十名男女劳力肩挑稻草、絮被、大米等生活用品,带上挖土铁锹、盛土花篮,雄赳赳、气昂昂,奔向数里外的大堤。有的就地搭草棚、挖做土灶,安营扎寨,有的早晚多跑点路,或寻觅附近的农家借宿。
“抢晴天、抓阴天、毛毛细雨当好天。”挑堤的口号掷地有声。说时容易干起难。早上7时前必须上工地,夜幕临头方可收兵。开工大幕掀开时,一字拖开数里长的江河滩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黑压压的人群一片繁忙,挖土的,挑土上堤的,往来穿梭,紧张活泼。远远望去,是千军万马在雄浑交响乐曲声中的劳动欢唱。为了调节劳休,每天上午约9时歇息20分钟,12时许吃午饭,下午1时半和3时半各休息20分钟。掌锹挖土的和挑土爬坡的视情轮番替换,确保工效不逊色走样。
挑土筑堤脚,来回循环跑的大多是平缓路。修筑堤上坡和堤顶,挑土人吃力得要命。出土滩涂,逐渐形成了深坑,头道关口需经过坑内陡土阶。下霜化冻后泥路打滑,更是难上加难。
从1980到1996年,作为家中独子的我年年艰难挑堤,肩膀上压着百十斤的担子。一步一滑,每一步都得踩稳,才可慢慢向上挨动。寒风冷气不时地往骨子里钻,但必须咬着牙,使出全身力气,身上的汗水汨汨冒出,内衣浸得透湿,挨到堤顶,气喘吁吁,双腿酸痛。一担、四担、十担……坚强不屈的我们一趟不落地,让堤顶加上了厚厚一层仿佛铜墙铁壁的厚土。
米是铁,饭是钢,村民组推选出一个妇女烧饭,菜各自从家里带去,以咸菜和腌鱼为主。早中餐凑在工地吃,香喷喷的米饭由组民们推举的炊事员送去。勤快的炊事员把饭送到,还主动挤入挑堤大军中,挑上约2个小时的土,匆匆返回烧晚餐大锅。
有时,组长从组集体经费中掏出几元钱或由大家筹资,称上几斤猪肉,和着大白菜或豆腐烧煮,改善一下伙食。几个玲珑光鲜的妇女挑着小货郎担,欢快地穿梭于挑堤的人群中,不少人趁着歇息的当口,笑盈盈地从口袋中抠出随身的零花钱,货郎女麻利地拿起爽口的花生米、鸡蛋馓子、麻花之类的食品。香气四溢的小吃,滋润了人们的味蕾,激发了继续挑重担、迈大步的积极性。
一个多月的坚守鏖战,巍然屹立的大堤披上了灰色的外衣。眼看胜利在即,乡堤管会的测量技术员受命赶来拉皮尺验收。未达标准,则要求村领导催促组长带民工继续挑土补凑。全面完成土方硬任务后,大家伙则欢呼雀跃告别大堤,凯旋而归,迎接农历大年的到来。
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挑士筑堤。宽壮、高耸的大堤巍然屹立,固若金汤,似钢铁长城。再猖狂暴虐的洪魔面对它,只好俯首称臣。辛劳的人们,可敬的人们,用无私的劳动奉献精神,保护了村庄的安全与丰收,如今修堤有了施工队和大机械,可昂扬的劳动风貌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07:10:4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