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重组胶原蛋白千亿市场待发 丸美领衔“中国成分”走向世界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19 10:26:00 来源:财联社

人们对健康、美丽的追求日益强烈,胶原蛋白产业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成为生物医药新风口。与过往不同的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迭代让产业难点不断被突破,重组胶原蛋白越来越受到市场和资本的重视,一个千亿市场喷薄欲出。

巨大市场空间吸引了全球众多玩家入场,其中,以丸美股份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在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中逐渐崭露头角。作为国内化妆品领军企业,丸美股份以科技创新深耕胶原蛋白二十年,其独创的中国抗衰成分——“重组双胶原蛋白”正引领着产业的发展。

9月23日,由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将在广州生物岛盛大开幕。本次论坛将以的国际化阵容,通过前沿性、独家性及领先性的视角,看重组胶原蛋白这一中国成分如何走向世界。

多国院士专家论道重组胶原蛋白千亿赛道

提起“胶原蛋白”,很多人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骨骼、肌腱、韧带和血管中。过去,胶原蛋白的获取主要来自动物源提取,但因其病毒隐患、异体排斥及产业化生产率偏低的固有限制,一直未得到市场充分认可。

面对动物胶原蛋白的不足,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人体胶原蛋白基因进行特定序列设计、酶切和拼接、连接载体后转入工程细胞,通过发酵表达生产的重组胶原蛋白应运而生,其在保持人体胶原蛋白特性的同时解决了动物源胶原蛋白感染病毒的风险,且在排异性和规模化生产等方面更具明显优势。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已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机构预计,到2027年,我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083亿元,占胶原蛋白市场规模的62.3%。

本次论坛聚焦重组胶原蛋白,以向世界,致未来为主题,深入探讨重组胶原蛋白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并向世界展示中国健康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丸美举办的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至今已是第三届,与往届相比,本次论坛的嘉宾阵容可谓空前。据悉,论坛期间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贝尔纳•穆里埃、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洪万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默罕默德•萨万等多国院士以及20余位国内顶级专家携最新研究成果共襄此次胶原蛋白产业的科技盛宴,同时还将发布《重组胶原蛋白国际院士专家共识》。

如何区别重组胶原蛋白的好坏优劣也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为此,本次论坛特设跨界对话环节,丸美生物基础研究中心科学家郭朝万将与各个行业专家展开《人人谈重组胶原蛋白的当下,如何区别好与坏,优与劣?》的跨界对话,为大家答疑解惑。

中国成分 接受世界评价

随着国潮概念的兴起以及国内品牌的崛起,中国元素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界化妆品的舞台之上。以丸美股份为代表的“中国成分”走向世界,接受世界评价也是此次论坛的看点之一。

据悉,丸美股份与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开发的王牌成分“重组双胶原蛋白”极具中国特色,也突破了该领域的重点技术难题,创新打造了以「I型+III型嵌合、Cpro扣环三螺旋结构、翻译暂停专利技术」三大优势实现领跑的独家重组双胶原,对标抗衰三巨头——玻色因、A醇和胜肽,成为“全球抗衰老第四极”,为世界美妆抗衰史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并引领整个行业进入了崭新的“中国成分”时代。

在与消费者交流中,笔者注意到,大家对于胶原蛋白能否被皮肤所吸收的问题莫衷一是。一种说法认为,胶原蛋白是大分子,涂抹在皮肤上基本上不可能被表皮所吸收。

面对消费者的疑惑,丸美始终坚信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实现行业颠覆。经过多年探索,丸美发现只有拥有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可以让皮肤稳定吸收,真正达到持久有效支撑皮肤的作用。事实上,早在2022年的第二届重组胶原蛋白抗衰老论坛上,丸美便已击破“胶原蛋白不可吸收”的说法,这一次丸美也将用科学数据再度予以证实。据悉,丸美将在本次论坛期间公布其重组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并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化妆品系,在丸美重组胶原蛋白的透皮吸收研究上实现新突破。

重组胶原蛋白新产品的发布是本次论坛的重头戏,丸美首款重组胶原蛋白「械字号」产品“医用重组胶原蛋白贴敷料”和“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也将在本次论坛期间重磅发布。作为丸美医用科研的创新之作,这2款产品专注医美术后/创面护理,可谓创口修复最强CP,开启胶原直充新时代。

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的公布和新产品的问世,丸美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国美妆企业也拥有了领先于世界的核心技术。“四抗套组和重组双胶原蛋白套组中用到的核心成分是我们自己研究的,是中国成分。” 丸美股份董事长孙怀庆曾在业绩说明会上不无自豪的表示。

科技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

所有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美妆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长期积累和投入。

以丸美股份为例,公司组建了一支由海内外专家、高层次人才、科技专家库入库专家等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他们来自多个学科,为公司研发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202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2899.7万元,同比增加435.7万元,持续保持着较高的研发投入。

据了解,本次论坛即将发布的重组胶原蛋白新产品——重组胶原蛋白医美术后修复贴敷料和28天修复液体敷料,是今年国内批准的极少数 II类医疗器械证号的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丸美股份基础研究方面已完成了自主研发原料的研究开发,并规范化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发布。同时,公司启动了5款自研新原料的备案工作,并推动了7款创新专利原料的研制,成功将其应用于产品转化中,逐步实现了“原料开发-原料生产-配方开发-评价检测-知产保护-产品上市-技术支持-开放创新”科研全链路打通,为公司核心原料核心技术的闭环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止2023年6月,丸美股份累计申请各项专利457项,其中发明专利349项(含国际专利39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41项,其中发明专利161项(含国际专利31项)。根据第三方统计数据,丸美拥有的专利技术数量在中国美妆行业排名前三。

公司方面表示,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强在眼部护理与抗衰老核心研发领域的深入探索,同时也在扩展公司基础研究的应用范围,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水平,以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就像公司董事长孙怀庆所说的,丸美坚信科技可以改变世界,技术可以颠覆行业。丸美的竞争力一定也是来自于领先的科技水平,而流量、价格战,这些都不是丸美所追求的。

自2021年第一届丸美生物科技抗衰创新论坛起至今,丸美每年一次的科技论坛已历三届,且每一届在规模上均有突破,成为业界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学术论坛之一。这不仅反映出重组胶原蛋白在抗衰领域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也体现了丸美在科技创新上的厚植与深耕。

“通过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希望能让大家更了解重组胶原蛋白这个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也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参与到重组胶原蛋白的研究、应用和推广中来。”孙怀庆表示。

当下,重组胶原蛋白合成生物赛道引起了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二十余年来,丸美凭借卓越的科技创新,坚持不懈“以恒心造强‘芯’”,丸美可以称得上是美妆界的“华为”,不断推动着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提速。9月23日丸美第三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将揭启前沿抗衰科技的里程碑,让我们拭目以待!

重组胶原蛋白千亿市场待发 丸美领衔“中国成分”走向世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医研共识背书,“奇点护肤”引领科技抗衰新范式
...,这一整套技术体系也标志着本土生物科技的崛起。依托中国自主的研发与生产链,ProtYouth 将医用级 A 型胶原蛋白真正做到“源头可控、质量可溯”,让国货护肤走上国际水准。
2025-04-10 20:01:00
生物技术皇冠顶端的明珠!丸美重组胶原蛋白引领“中国成分”抗衰时代
...之高被誉为生物技术皇冠顶端的明珠。但这一局面正在被中国企业所突破。近日,由基因工程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办,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重组胶原蛋白科学家论坛”
2023-09-26 15:12:00
巨子生物与新华网、人民健康联合发布“巨子3·15透明承诺”
...成为新一代生物护肤的核心成分。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85亿元增至2027年的1083亿元
2024-03-16 10:07:00
第四针来了!怎么接种更有效?
...,截至12月11日,内地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34亿剂次。《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12月2日~12月6日四天时间,内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9
2022-12-14 12:37:00
中新健康丨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可复美陷“罗生门”
...示,这个经历了数亿年演化历史的物质、这个经历了几代中国科学家努力的产业却在近几年资本市场的概念切换中遭遇了谎言与践踏,被描述为“过时”“不如某物质安全”“不如某物质更具生物活
2025-05-26 22:04:00
巨子生物、可复美 视觉中国 资料图知名美妆护肤品牌可复美卷入成分争议风波。5月24日晚间,可复美官方微信号发布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
2025-05-27 07:52:00
重组胶原蛋白市场乱象调查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重组胶原蛋白,肌肤逆龄的秘密武器”“深层修复,重组胶原蛋白让肌肤重焕光彩”……重组胶原蛋白在今年美妆行业格外火爆,众多品牌纷纷推出精华、面霜、面膜等
2025-06-22 15:45:00
第四针来了!怎么接种更有效?
...,截至12月11日,内地已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34亿剂次。《中国新闻周刊》梳理发现,12月2日~12月6日四天时间,内地累计接种新冠疫苗89
2022-12-14 14:17:00
重组胶原蛋白,这泼天的富贵谁能接得住?
...、抗衰老治疗、护肤品等多个领域。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规模为185亿元,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
2024-05-08 09:39: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聚力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东北亚新格局 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坚持以高质量金融服务赋能外贸高质量发展
8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在长春开幕。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携创新产品和服务精彩亮相,充分展示了交通银行业务综合化
2025-09-04 15:46:00
京沪楼市8月份活跃度提升,现存房地产经纪相关企业超百万家
据媒体报道,8月份,在政策优化的推动下,北京、上海楼市的成交表现出一定韧性。其中,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相比7月份均有小幅增长
2025-09-04 16:00:00
北京银行: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近日,北京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2.18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
2025-09-04 16:08:00
浙江杭温铁路联络线工程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浙江杭温铁路联络线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彬,注册资本为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建设工程施工;公共铁路运输
2025-09-04 16:12:00
联创光电成立数智科技公司,含半导体分立器件业务
近日,江西联创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光电子器件销售,半导体照明器件销售,通信设备销售,半导体分立器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联创光电(6
2025-09-04 16:12:00
聚和材料在无锡新设半导体子公司
近日,无锡聚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集成电路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
2025-09-04 16:12:00
吉林银行长春同志街支行在新民大街开展金融教育活动
金融为民,初心如磐;消保护航,使命在肩。作为扎根春城、服务百姓的金融力量,吉林银行同志街支行始终将“守护消费者权益”视作践行金融初心的重要基石
2025-09-04 16:17:00
平安产险受邀出席湾区金科保险业专场活动,分享AI赋能先进实践
8月14日,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以下简称“金科协”)主办的第76期湾区金科(FinTech)沙龙-保险业专场活动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5-09-04 16:18:00
经常HUI企 中银护航——跨境资金集中运营 助力集团国际化布局
鲁网9月4日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方针,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中国银行临沂分行始终坚持为广大企业提供专业
2025-09-04 16:20:00
海南农商银行副行长邹燕玲带队赴北京走访重要企业深入交流银企合作与产业发展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郑红梅 □ 洪开祥)为密切银企关系,推动授信尽快落地,海南农商银行总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邹燕玲日前带队赴北京
2025-09-04 16:22:00
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公司成立,注册资本约151亿
近日,湖北长晟三期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1.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2025-09-04 16:24:00
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增资至507亿
近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473亿元增至507亿元。企查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1995年,法定代表人为孙文良,由国投电力(600886)、川投能源
2025-09-04 16:24:00
拓维信息成立云智科技公司,含多项AI业务
近日,湖南拓维云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
2025-09-04 16:24:00
长青集团新设绿能科技公司,含AI软件开发业务
近日,北京源创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徐新霞,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长青集团(0026
2025-09-04 16:24:00
中信戴卡等在金华新设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
近日,戴卡(金华)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2025-09-04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