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5 22: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刘宋共发生四十四次民变,南齐发生二十次民变,萧梁发生四十五次民变,陈朝发生五次民变,四朝民变共计一百一十四次之多。

南朝民变概述

事实上,由于社会结构的复杂性,民变不可能只存在单一的阶层参,也不可能由单一的原因引起,大多数民变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参杂的结果,如宗教性与世俗性的结合,不同于民族之间的结合。纵观整个南朝民变,大多都是多种成分综合在一起的。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此外,民变参与阶层的复杂性还表现在人口的流动上。唐长孺先生指出,人口是流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流民甚多,人口之间地域的流动性很大,并指出,流亡的途径主要是二类,一是逃入山林湖泊……一是在都市中从事工商业活动。同时还指出,逃亡入蛮的汉族人民“结党连群,动有数百千人”,可见规模不小,这也是南朝特别是刘宋时期著籍户口减少的一个原因。这些不安定的因素是民变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在研究民变参与者时的重要参考因素。

益州在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益州地区历来肥沃,在西汉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繁荣程度大大加强,而被誉为“天府之国”。东汉时期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州,益州是其中之一,治所由开始的广汉迀到成都。

纵观史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益州出现过蜀汉、成汉、西蜀三个割据政权。并且多有“蜀人乐货贪乱”、“蜀人多劫盗”的记载,说明益州地区民变现象颇多。南朝刘宋元嘉九年也就是在刘裕建国13年后,益州地区出现了司马飞龙民变以及后续的赵广民变。本章就从益州司马飞龙民变中“司马飞龙”这一名字说起,进而来探究益州民变的情况。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司马飞龙”名号分析

“司马飞龙”是这次民变领导者的名字,而且这一名字的使用者前后共两个人,巧合的是这两个人都是为了发动民变而诈称“司马飞龙、的,可见这一名字显然成为了民变的一个宣传符号,那么从这一名字中能看出什么呢?

“司马飞龙”这个名字分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宋书》中,虽然这是第一次出现“司马飞龙、这个名字,但从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出这个名字并非普通人的名字,很显然带有许多意味在其中,那么这个“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查阅史籍可以发现这样一条记载“先是,四方流民有许穆之、郝恢之二人投(杨)难当,并改姓为司马。穆之自云名飞龙,恢之自云名康之,云是晋室近戚。康之寻为人所杀。(元嘉)十年难当以益州刺史刘道济失蜀土人情,以兵力资飞龙,使入蜀为寇,道济击斩之”。原来是流民许穆之为了发动民变,改名为“司马飞龙”。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公元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宋,结束了司马王朝。所以“自称晋之宗室”,改姓为“司马”,此为承继两晋之用意,意欲假借“司马”这一晋王朝统治者的姓氏来加强自身民变的正统性。

纵观史书记载,在南朝刘宋时期的民变中还可以看到诸多以“司马”姓为旗帜、口号的民变,刘宋取代司马晋室,这些民变领导人就以“晋室之后”为口号,甚至还有与晋室旧臣相附和的“荒人桓天生自称桓玄宗族,与雍、司二州界蛮虏相扇动,据南阳故城,请兵于魏”反应了这些民变利用人心思晋的社会心理以及东晋王朝正统性的号召,带有明显的王朝更替的皇权意味。所以从这一名字便可看出司马飞龙想要借助覆亡的晋之正统号召来发动民变,达到自己称王称帝的目的。

像这类借前朝国号为自己做宣传的民变在历史上屡见不鲜,陈胜、吴广起义建立的张楚政权,项羽“西楚霸王”承继的是被秦灭的楚国,西汉末年,王莽变大汉为新朝,这就引起了刘秀为代表的一系列反王莽的民变,他们纷纷打起了汉朝的旗号,借着大汉的正统威名来建立自己的政权,最后光武帝刘秀取得胜利,国号依然为“汉”,史称“东汉”。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司马飞龙”这一名字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益州司马飞龙民变发动后很快被镇压下去,虽然流民许穆之扮演的“司马飞龙”最后被刘道济击斩之,但是“司马飞龙”这个名字却并没有消失,随之而被益州赵广民变所利用,这次假借“司马飞龙”名号的民变,既可以说是益州司马飞龙民变的继续,也可以说是除了假借名号之外的又一次民变——益州赵广民变。

益州刺史刘道济辟费谦为掾属,结果却得罪了帛氐奴,并引起州民的反抗。赵广及氐奴发动这次民变的明智之处在于口号的正统性宣传,为了借助先前司马飞龙的声势,为了凝聚民变的人民“因诈言司马殿下犹在阳泉山中,若能共建大事,则功名可立,不然,立灭不久。众既乐乱,因相率从之”。这样才能共建大事,成功的概率才会提高,否则就会在很短时间内被镇压下去。

此外,“飞龙”这一名也别有深意,《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在爻位上象征着君王,“龙”乃皇家图腾,“飞龙”取自周易“飞龙在天”,意喻九五之尊,君王所在将大有作为。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所以,从“飞龙”这一名中能看到带有皇权和神化的意味,口号一出天下云集响应,为怀有异动之心的人们提供了契机。“飞龙”取自《周易》,而《周易》乃道教基本经典,所以从“司马飞龙”这一名字中能看到道教的影子。因此,“司马飞龙”中的“司马”这一姓意欲承晋之宗室或者打着晋室的旗号,名“飞龙”不仅反应了称王称帝的目的,也与东晋兴盛的道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此外,在关于以“司马”为姓氏的民变材料中,除了“司马”这一姓氏值得注意外,他们起的名字“楚之”、“顺之”、“元之”、“朗之”等也反映了道教的影子,陈寅恪先生指出“东汉及六朝人依公羊春秋讥二名之义,习用单名。

故‘之字非特专之真名,可以不避讳,亦可省略。六朝礼法士族最重家讳,如琅邪王羲之、献之父子同以’之‘为名,而不以为嫌犯”。他们在发动民变的时候,不仅利用“晋之宗室”这一正统性的姓氏为号召,同时还参杂以在东晋时期影响巨大的道教来煽动民众。但是益州赵广这次民变却出现了一些其他的因素,那就是佛教也参涉其中,从而看出刘宋时期呈现出了三教并存互补的现象。益州地区的宗教有其独特的地方,接下来分析一下宗教因素在“司马飞龙”民变中的地位及影响。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结语

总之,南朝时期的民变带有强烈的地域性,其中一个典型代表是益州。益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历来山明水秀,被称为“天府之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蜀汉、成汉等割据政权的统治,使得益州有了“乐货贪乱”的记载。

在刘宋时期,益州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民变__司马飞龙、赵广民变,其中“司马飞龙”这一名号带有口号宣传作用,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流民许穆之诈称晋宗室司马飞龙”引起的,第二次是赵广诈称“司马飞龙”继续进行民变。

这次民变的领导人利用“司马”这一晋之皇姓为号召,以及“人心思晋”的心理,同时还有佛教的参与一一“赵广遂拥阳泉寺道士(指和尚)程道养冒充司马飞龙,立为蜀王,建元泰始,备置百官”。此外“飞龙”这一名字也别有深意,“龙”乃皇家图腾,“飞龙”取自周易“飞龙在天”,意喻九五之尊,君王所在之处。

“司马飞龙”的本来面目究竟是谁呢?

所以,从“飞龙”这一名中能看到带有皇权和神化的专门味道,口号一出天下云集响应,为怀有异动之心的人们提供了契机。此外民变中的诸如“飞龙”以及“顺之”、“楚之”等名字均与道教有联系。

历史也证实了巴蜀地区是早期道教政治实践的根据地,如张鲁在东汉末年在汉中建立的政教合一的地方割据政权,以及西晋时流民李特、李雄在成都建立的政权。而东晋时期道教发展极盛,上至皇帝,下自普通老百姓都信仰道教。

但是到了南朝时期,尤其是以五斗米道为标榜的孙恩民变的失败,使得道教的地位开始下降,佛教开始乘隙发展,这就出现了佛道并存,并且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的现象。因此司马飞龙民变不仅利用刚刚覆灭的晋室为口号,同时还利用宗教来宣传自己,从而达到推翻现有政权的目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正式拿到版号,金庸先生后代的认可
...列作品一直都是游戏界的“顶流”。最近《天龙八部2:飞龙战天》已经正式拿到版号,游戏作为金庸正版授权的作品,还得到了金庸先生后代的认可。毫不夸张的说,在拿到版号之前,就已经有很
2023-01-19 20:36:00
曹操一生都不敢称帝,是因为他做了个奇怪的梦吗?
...术,曾经给曹丕相面。曹操对算命先生说,我梦到了一条飞龙和一条蛟蟒,飞龙在天上飞,蛟蟒在水里游。算命先生听完曹操的话以后,对曹操说了8个字“飞龙犹在,蛟蟒不成”。古代的飞龙是代
2023-05-02 09:50:00
他是檀道济之后的刘宋又一功勋卓著的大将,却也惨遭刘义隆的冤杀
...在众多流民之中有一个叫许穆之的人自称是晋朝宗室司马飞龙,和当时的氐王杨难当沆瀣一气,得其资助招募了大量的流民为其部众。可笔者从这件事情上看到了些许不寻常:许穆之本是流民,杨难
2025-03-26 19:14:00
他是历史上首位刘姓名人,因饲养飞龙有功被封为“御龙氏”
...社会动荡,诸侯纷纷反叛。在这一动乱时期,一雄一雌的飞龙从天而降。孔甲惊恐不已,便命令寻找能够饲养龙的豢龙氏后人,然而多番寻找未果。最后,孔甲找到了曾向豢龙氏学习养龙技艺的刘累
2025-05-15 20:34:00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的真面目,暗示了魏延可惜魏延没懂
...扬,但是从小就展示出了过人的智慧,尤其是年少时拜会司马徽而得到极高的赞赏,因为在当时司马徽是赫赫有名的大佬,能得到大佬赏识的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据说两人一见如故,庞统不仅一眼
2022-12-04 12:37:00
史上首位刘姓名人,因饲养飞龙被封为“御龙氏”
...之初崇信鬼神,以致诸侯纷纷背叛。此时,一雄一雌两条飞龙从天而降,本就对超自然力量十分敬畏的孔甲当即下令寻找传说中懂得饲龙之术的豢龙氏的后人却没能如愿。不过,一番波折后孔甲还是
2023-10-04 15:31:00
东北“飞龙”是什么?上个世纪东北猎人打飞龙,为何只开一枪?
上个世纪我国东北地区出现了一种名为“飞龙”的动物,这种动物飞的速度极快,有着一副强壮的翅膀,甚至还会喷火骇人的火焰,肆无忌惮地在村民们身边飞来飞去,十分危险,因此村民们将其称之为
2024-07-11 10:38:00
庞统临死前,在宴席上暗示魏延什么
...,好在庞统足够聪明,他少年时期便可与当时的业内名士司马徽同桌论辩,且丝毫不输,被司马徽连连称赞其有“南州士之冠冕”的风范,司马徽对庞统相见恨晚,庞统年少时便可清晰的洞察出如今
2023-02-02 14:50:00
聊聊刘备麾下与蜀汉帐前军师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
...。20岁那年,庞统携几篇文章拜访当时已经颇有名气的相士司马徽,希望能得到点拨。司马徽读后大加赞赏,认为天下间再无能与庞统相提并论之人。从此,庞统声名大噪,人称“凤雏先生”。与
2024-01-12 10: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