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科学推进城市绿化 专家:别让“生态形式主义”滋生蔓延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13 10:2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要面子不要里子,讲速度不讲规律,在不该绿化的位置做绿化、过度种植……如今,各地对生态环境保护高度重视,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日益增多,但一些地方也出现了过度绿化、生态形式主义的现象。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要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重形式不重实效的现象,为何会出现,应该怎么治理?

生态文明建设须警惕跑偏的“绿色化”

近年来,各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之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但部分地区冒出了不好的苗头和现象。

人民网记者梳理发现,今年2月,吉林、山东、广东、黑龙江、贵州、陕西、宁夏7省(区)公开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情况,其中涉及指弄虚作假、监管缺位、形式主义等问题。

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到2022年分六批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个部门、6家中央企业开展督察,共曝光137个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生态环境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典型案例。

有媒体报道称,在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等现象仍有发生。“为让城市绿化建设与国际接轨,不考虑气候、湿度、土壤等客观自然条件,想着能‘一日造林’‘一夜成景’,盲目攀比绿化速度、规模和档次。”据从事园林工程的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选择的树种不适应当地气候,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造成威胁,种植下去存活率也不高,无法起到绿化美观的作用。”

还有部分地区跟风种植“网红”树,单纯求异求新。“一个地方出现一条‘网红’街,其他地方就复制效仿。”该业内人士认为,盲目追求“成景好看”,却忽略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基础功能。

还有一些地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仍未停歇。2021年,山东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滨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福友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问题,以蒲河景观绿化为名大搞形象工程,耗资6000余万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违背规律搞修复 与美好生活背道而驰

自然生态系统是个有机的生命躯体,应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子孙后代留下山青水秀的生态空间。

7月27日,国新办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举行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部署和要求,在生态保护修复上强化对所有者、开发者乃至监管者的统一监管,当好生态卫士。严肃查处生态破坏行为。坚决杜绝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形式主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城市绿化建设能为老百姓带来生态价值和观赏价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所长张建国对人民网表示,生态形式主义现象的出现,会让社会公众认为生态环境保护只是徒有其名,损害了地方发展的形象。

张建国表示,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了“面子工程”另辟蹊径,与公众追求的美好生活背道而驰,与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背道而驰。

“城市绿化中‘形式主义’往往缺乏科学指引,比如有的地方种植的乔灌草等植物难以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有的地方只重视前期种植,后期不能进行精细化养护管理,有的地方引入一些新奇的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北京大学生态学博士、助理研究员马志远对人民网表示,这些情况在形式上都是进行城市绿化,但在效果上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反而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生态形式主义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也会造成影响。相关卫生领域专家表示:“近年来,部分城市仍在不加选择地种植杨树、柳树、柏树等植物,此类植物根系发达,易成活、生长快,可以满足城市绿化需求。但这类树种容易产生大量花粉和飞絮,诱发部分居民过敏,出现人体健康风险。”

“生态形式主义”之风当刹

2021年,生态环境部制定并印发《关于坚决防止生态保护修复中形式主义行为的通知》,指出要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督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同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科学绿化的工作原则,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遵循生态系统内在规律开展林草植被建设,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和稳定性;坚持规划引领、顶层谋划,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坚持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绿化应该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由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做项目设计和环境评价。”张建国认为,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过程中,应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科学设置短期目标,合理衔接长期生态战略。

张建国补充,城市绿化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要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规划不同类型的绿地建设。倡导生态优先、以人为本,鼓励适合本地地情的苗圃种植,以打造绿色、便捷的城市生态圈为重点,让绿化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实现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系列报道:

之一:“古”韵里“树”写风景 留住美丽中国记忆

之二:推窗见绿出门即景 口袋公园扮靓城市微空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不断推进,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依然存在“面子工程”“形式主义”倾
2023-09-21 08:12:00
...不顾实用、“砍了栽、栽了砍”反复折腾……眼下,一些城市绿化中存在的竞相跟风、贪大求洋等形式主义问题,为群众所诟病。这些错误做法既破坏生态,又造成巨大浪费,也往往容易出现腐败,
2023-06-14 14:14:00
...的,不是领导拍脑门就能长好”据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城市绿化关系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关系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不断推进,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
2023-09-20 06:27:00
...看不顾实用、“砍了栽栽了砍”反复折腾……眼下,一些城市绿化工作中存在的竞相跟风、贪大求洋等形式主义问题,为群众所诟病。城市绿化是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023-06-19 07:00:00
...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研究团队2022年对长江流域的城市绿化树种研究发现,11个主要城市均出现的树木占比最高达37%,同质化较高,且以在我国境内无自然分布的国外树种和起源于
2023-09-22 02:50:00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独特树种。城市绿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按规律办事,摒弃一切形式主义做法,才能真正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街头繁花锦簇,路
2023-08-05 18:18:00
...就有利益输送、权钱交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眼就能看出来;纪检监察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只要存在问题早晚都会水落石出、云开雾散。景观绿化领域的廉洁底线易
2023-05-28 12:58:00
...造林,人人有责,人人可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格落实“林长制”将植树造林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把义务植树活动与国土绿化、乡村振兴、城乡美化等有机结
2024-03-12 06:22:00
...来、结果用起来,确保干部尽其所能干好工作,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用工作成效检验工作能力和水平。坚持典型引路,突出试点示范,激励担当作为,选树一批可学可推、真抓实干的
2024-04-04 10:4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