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关于仿制药的争论应该更专业、更聚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27 12:21:00 来源:缘之心

与很多家庭一样,作者的家人也需要长期服用一些慢性病和老年病药物。最近一段时间,常去的医院把一些原研药替换为国产仿制药,家里老人在服用其中部分药物后,出现较明显的身体不适,不得不通过京东自费购买曾经用过的原研药。另一方面,前段时间甲流肆虐,家里成年人服用原研药速福达,小朋友因为不喜药丸,服用的是国产仿制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药,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也有部分仿制药,据家里老人讲,服用后没有明显不适,从定期体检结果来看,跟原研药效果差不多。

作者认为,当前国产仿制药成为一个全社会极其关注的问题,并非源于一些医生在“吹哨”,而是因为几乎所有国人,无论老百姓还是所谓“领导”,都在面临作者家庭正在面临的问题。当然,这种吹哨也非常重要,因为它让一个互联网舆论问题正式成为庙堂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是讲国产仿制药不好,也不是讲集采不好,而是从个体切身感受看,部分国产仿制药确实不如原研药效果好,一些仿制药的疗效明显比另一些仿制药疗效更差,甚至个体体感的副作用明显。这些都是基于自身对不同药物的生理反应,而不是基于“价值观”判断。

这个时候,医药监管部门应当主动组织调查、分析,而不能要求医院或者病人来提供“临床统计数据和证据”,这不是医院或者病患的义务,除非事先有法定要求。这些临床和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对评判药物非常重要,它应当是药物在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集采前就已经掌握的,而不是让所有临床病患“以身试药”。“以身试药”,临床试验,是有法定流程的。

关于仿制药的争论已经持续一段时间,又与作者家庭切身相关,之所以此前没有写任何文章,主要是因为这不是作者专业领域,作者希望看到各方更多专业的讨论。最近一段时间,作者尽可能中立地看了各方观点,发现这个有意义的争论逐渐走向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争论。这是一个糟糕的走向。

一些网络大V,平时讨论的是时政等与医药无关的话题,突然切入仿制药争论,把对部分仿制药疗效的质疑,一律推至“反对集采制度”、“代表资本利益”。一些自身不在国内的医药大V,认为许多批评国产仿制药的声音,是“身边统计学”不具有科学性,缺乏医者对病人的基本同理心。还有一些时文大V,站在另一个立场,批评上述大V“懂科学,但不懂中国”,似乎自己更懂中国,更能解决问题。

以作者对中文互联网的理解,当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话题,进入到上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争论阶段,那就肯定是走偏了。但即便仅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来讲,一个全民普遍认可的医疗体制,才应该是官方追求的。如果医药质量是可靠的,那即便有网络声音“捣乱”,人们也没有切身感受,不会赞同。比如,如果今天去批评中国大陆医疗费用太高,大多数老百姓都无法承受,这种观点怎么可能得到普遍认同呢?

所以,作者认为,非医疗大V们应当停止自己的“流量表演”,把这场关系 14 亿的争论主场,交还给医药专业人士。

作者也阅读了医药监管部门的一些解释文章,以及媒体的深度调查和不少医生、医药工作者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的分析,对全球仿制药评价机制、对中国大陆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历史有了基本认识,当然也对医药界内部对集采和仿制药存在的问题有了初步了解。

对医药集采制度而言,老百姓真正希望感受到的,是药物质量不下降而药费降低,新闻报道几个招标人员现场“打压药价”是毫无意义的表演,因为这种宣传不可能治病。反过来讲,老百姓是不是要追求药费下降 90% 呢?似乎这不是老百姓的诉求,而是集采执行者的目标。如果价格下降 90%,药效不变,老百姓当然全力支持。但如果集采价格下降,导致老百姓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去自费购买药物,那老百姓还会支持吗?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保负担越来越重,这是老百姓都有预期的。集采制度有利于降低医保负担,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但这个制度的基础,是医疗效果不能降低。

现在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强,认为随着老龄化加剧,中国大陆的医保将会无法负担,医保体系将会变成低质量医疗服务提供体系,追求高质量或者质量不下降的医疗人群,最终会走向全面依赖商业医疗保险和自费医疗服务体系(私立医院+公立医院国际部)。换言之,这种声音认为,中国大陆的医保体系将会走向“美国化”。那这种焦虑的声音又是有利于谁呢?当然是有利于商业保险机构和私立医院体系,毕竟,商业险需要尽可能早的买才好。

问题在于,上述一线城市焦虑的富裕居民很容易接受的观点,也不是医药界专业人士认可的。医药界人士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目标是降低医保负担,那是不是应该所有类别的药品都同步追求大幅降价呢?为何许多中成药价格的下降幅度远远不如集采的西药呢?

这些争论,都非常有意义。

作者认为,今天许多老百姓的认知水平已经足够高,他们当然理解老龄化对医保负担带来的压力;他们也理解,通过集采制度、采用更多仿制药,有利于大幅降低医保压力;他们当然更理解,除了针对西药和医疗器械的集采外,还存在其他降低医保压力的空间,就算是喜爱中成药的病患,他们当然也希望中成药更加便宜。这些医药不同领域的争论,都会对不同利益群体造成巨大影响。

这些都是医保体系和集采制度必须直面的。

作者认为,抛开价值观、意识形态争论,以及明显涉及细分行业利益的话题,医药医保体系当前必须直面的问题包括:

1、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机制和事后监督机制是否需要尽快完善?尤其是大量病患对原研药和仿制药,以及不同仿制药的体感感受存在显著不同,如何优胜劣汰?老百姓不是反对仿制药,也不是只拥护低价药,而是反对疗效堪忧、副作用明显的药品。医药监管机构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尽快建立有实际疗效的数据统计意义的仿制药评价机制,加以细分公示,不能只有事前的“一致性评价”,还需要有事后的“疗效评价”。科学评价的药物疗效,而不是低价,才是有效集采的基础。换言之,要在医保体系中建立一个市场选择机制,让病患能够通过选择不同药品形成优胜劣汰,这要求医药评价机制尽快做出调整。作者认为,如果这个调整慢了,那仿制药疗效问题还将继续发酵,直至出现行业甚至监管的剧烈震荡。这是作者过去十几年关注的许多行业都发生过的问题,医药体系应当足够警醒。

2、要对低价中标的集采制度有足够的反思。医保压力问题,是否依靠当前有针对性的集采制度就能解决?还是采取当前方式可能导致更激烈的其他问题,医药监管机构应当反思。从老百姓视角而言,如果因为集采仿制药不能满足自身医疗需要,反而要被迫自费购买更贵的药物,表面上看,降低了医保压力,实际上则增加了老百姓的医疗负担,这会让老百姓产生更大的不信任,得耶?失耶?如果因为集采制度,在缺乏疗效较好的仿制药的前提下,还导致部分原研药彻底退出中国大陆市场,那针对低价集采的质疑必然将会更多。

3、当此之时,药厂、医疗行业研究人士、医疗监管机构应当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作者的观察,行业细分利益那点争夺已经毫无意义,如果不能尽快有效回应老百姓、媒体和公费医疗群体的普遍担忧,那大规模行业地震(也会涉及监管机构)可能就在眼前。与其一地鸡毛,不如抓紧时间,各方把关于集采和仿制药的争论,导向由相关方提出更加专业的分析和建议,该披露的数据尽快披露,欠缺专业数据的,就抓紧承诺整理披露,而不是任由互联网舆论发酵。

作者认为,中国大陆的医疗体系,以天量内需为基础,医药行业又有非常好的生产能力,医学教育、研发水平不断进步,没有理由医药行业不在全球占据最重要的一席之地,没有理由自身的仿制药质量不能达到全球最优,也没有理由不能形成可负担的医保体系。最关键的是,要尊重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基础,要实现医药企业的优胜劣汰。

以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并购百洋制药完成股权交割,百洋医药加速医药创新产业链布局
...企百洋医药(301015.SZ)正式公告,已成功完成对上海百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洋制药”)的并购交易,工商变更及交割手续已圆满完成。至此,百洋医药直接持有百洋制药
2024-07-12 18:12:00
鲁南制药集团:通过创新,引领医药服务新时代
鲁网11月27日讯自1955年成立以来,鲁南制药集团一直秉承“健康世界”的历史使命,致力于满足客户需求,推动医药服务的持续创新与发展。在医药行业内,鲁南制药以其前瞻性的服务理念和
2023-11-27 17:14:00
国家医保局曝光25家“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医药企业,华北制药等在列
受国家医疗保障局委托,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指导中心汇总了截至2024年3月31日各省份评级为“特别严重”和“严重”失信的医药企业情况,现公告如下。注1:价格招采信用评
2024-04-30 09:28:00
...时也提振了创新药产业的信心。在药品集中采购(针对仿制药及已过专利期的原研药)和国家医保谈判(主要针对创新专利药)两项政策相互叠加的推动作用下,我国医药市场正在进行结构性调整、
2023-12-20 07:13:00
...复星医药、众生药业、海思科、赛诺菲、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等一众知名医药企业出场。从谈判氛围来看,总体较为平和。下午,齐鲁制药带队人员出现,在媒体问其谈判情况时表示:“挺好挺好”
2023-11-19 09:38:00
上半年大赚23.08亿元!恒瑞医药业绩好转,投资人还是焦虑?
...后,业绩保持上升。自2000年登陆上交所,恒瑞医药以仿制药业务托底,在此后的20年时间里,业绩一路飙升,最高市值逼近6000亿元,跻身全球头部医药企业的行列。但是2020年以
2023-08-21 16:07:00
步长制药违规遭通报:业绩欠佳之际,70多亿销售费用引人瞩目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在合法合规及业绩增长方面,步长制药(603858.SH)当下都难言乐观。与此同时,在医药医疗反腐持续深入之际,步长制药相对奇高的销售费用,近段时间也吸引着
2023-10-07 13:50:00
...能用廉价而质量一般的药物吗?事实远非如此,当我们在争论用原研还是仿制药的时候,其实已经隐含了一个前提假设,即这些药实际上是专利已过期的老药。正因为他们是老药,才有可能出现仿制
2024-09-29 10:24:00
...龄女孩;南京医药再融资获上交所上市委审议通过;百裕制药与诺华签订在研抗肿瘤小分子药物独家许可协议;参与破产重整,千红制药拟3.9亿元收购方圆制药;上海医药等多家上市公司旗下药
2024-10-20 21:2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河北新闻网讯(闫丽颖、唐福刚)“太感谢了,多亏你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冲到现场,帮我家灭了火……”10月22日上午,市民张女士携女儿将一面印有“火场逆行伸援手真情守护矿区人”的锦旗送到了开滦股份范各庄矿保卫科员工倪大勇的手中
2025-11-10 21:54: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因其独特的指挥风格走红网络。晨曦微露,杨湾街口,他已在斑马线上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十年如一日在交通路口倾情守护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晨曦微露,人潮车流中,他那不甚规范却高效高频的手势
2025-11-10 22:21:00
近日,鄂州辅警李超在网络走红。晨曦微露、华灯初上,在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他如陀螺般不知疲倦地旋转于车流人海之间。那饱满的激情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市杨湾街口,熟悉的“陀螺”又开始了他一天的旋转。辅警李超,这位在车流中坚守了近十年的39岁汉子,以其“口不停言
2025-11-10 22:21:00
“来来来、这边这边……”当湖北鄂州的“陀螺哥”李超在车流中重复着指挥动作,他频繁变换的不仅是手臂,更是对职业的赤诚。这位个子不高的39岁交通辅警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2025-11-10 22:21:00
在这个社会,有人在聚光灯下被看见,也有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城市的运转永远离不开成千上万坚守岗位的“螺丝钉”。他们的名字或许无人知晓
2025-11-10 22:21:00
近日,在鄂州市鄂城区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因一段指挥交通的画面在网络上走红,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他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马路指挥家”
2025-11-10 22:21:00
清晨六点半,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的身影出现,如同这座城市的生物钟般准时。反光背心微微发亮,白手套划出坚定轨迹,他就是被网友亲切称为“陀螺哥”的交通辅警
2025-11-10 22:21:00
鄂州市杨湾街口的斑马线上,辅警李超“手足口不停歇”的身影火遍全网。他那被专业人士评价为“不规范”,却比同事频率快好几倍的指挥手势
2025-11-10 22:22:00
“云游伊利”2025再出发!邀您“云”探全球产业链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2025年“云游伊利·全球品质溯源”纪录片举行首映,宣告该活动正式启动。伊利全球合作伙伴代表
2025-11-10 22:34:00
从沃土到云端:务川七旬老人的直播增收记
多彩贵州网讯“3、2、1——上链接!”近日,在务川分水镇王武村的村委会小院里,71岁的覃廷容佝偻着身子,嗓音却格外响亮
2025-11-10 21:13:00
全运会“大湾鸡”爆火!扮演者是武校少年 校方:很懵,没想到会这么火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本届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凭借头顶彩色“小啾啾”
2025-11-10 21:04:00
泾县辅警国道上“悬身”抓捕嫌疑人
大皖新闻讯 11月7日7时40分,泾县泾川镇某小区发生一起电动车电瓶被盗案,泾县公安局泾东派出所接警后,快速锁定违法嫌疑人李某并一路追踪至G205国道
2025-11-10 19:18:00
7死27伤  燕郊地铁施工项目“3·13”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发布
图片来源:河北省应急管理厅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发布“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查报告(简称“报告”)。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认定
2025-11-10 1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