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数字变革 引领创新:贵州工业企业两化深度融合 数字化转型赋能实体经济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5-13 09: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石琳婕)5秒!这是吉利动力总成贵阳制造基地装配车间“搭上”MES系统数字化升级改造后,装配车间百余机台协同提速的具体时间,更是单台产品制造成本降低10%的关键。

2万吨!这是不久前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对外公布的最新整体产能数据,标志着其已然实现刺梨种植、生产、产品包装、产品运输全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

缩短50%!随着面向智慧决策与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项目正式投入使用,航天江南集团航天风华智能产线迄今已实现生产周期缩短过半的成效,且还达到一套产品一套数据的电子记录管理。打造“网络+数据+算法+算力”协同化高端电子元器件制造新体系值得期待。

……

2022年4月12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五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计划近5亿元财政资金,围绕企业、区域、生态等多个角度,系统性加大对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支持力度。

就《措施》印发后的这近一年时间,贵州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如何?两化融合程度达怎样规模?记者近期走访调研了贵州多家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工业企业,发现这一改革已不仅是单个企业的行为,更是整个产业链,整个领域的协同升级。

“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问题”

今年,是王海入职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王果)的第三年,也是贵州山王果打造“5G智慧工厂”的第三年。

当其接受记者采访时,问及如何行之有效地全面提升产品生产和管理流程的智能化水平,现担任公司信息部总监的他坦言:“加强基础建设,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问题,是做牢数字化应用的第一步。”

为何有为此感悟?王海介绍,在进行数字化转型前,山王果设备未联网,车间设备处于离散状态,并且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和有效的能源消耗监管,如果想要实时监管生产流程,优化生产工艺,在降本增效的同时,还能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困难重重。

简而言之,彼时山王果想要管控生产,了解能耗状况,或者回复客户订单进度,得靠翻找大量工单、设备巡检记录单等,费时费力,不利于生产工艺优化和产品质量追溯,对管理者而言,可能还会出现“企业失控”的局面。

“5G智慧工厂项目启动之初,我们就致力于采用‘1+1+4+N’的新型智慧体系架构,即一张融合网络,一个数据汇总平台,连接4大生产要素,催生N个5G智慧(智能)应用。”王海告诉记者,通过三年的建设,山王果从优化食品深加工工艺流程、生产管理模式的源头和底层出发,通过工业网络化、全流程覆盖,现已实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精细管理和智能决策的数字化转型。

据悉,与原来的生产模式相比,数字化转型后山王果产能提升近4倍,整体产能最终将达到2万吨。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诸多业务难点与痛点,主要表现在业务流程没有全面数字化、数百个系统产生数据孤岛、数据标准不统一、缺乏大数据平台、业务场景未开展有效运营等方面。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贵阳市白云区的吉利动力总成贵阳制造基地装配车间,看到近20台AGV小车有序穿行,自动化产线满负荷运转,随着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控着设备,一台台发动机陆续下线。

“只有打通数据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端到高端的流转,避免出现单个节点无法打通形成的‘数据孤岛’,才能真正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提升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率。”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应用系统支持经理陈乃昆说。

“我们预计今年能达成产能超20万台。”贵州吉利发动机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高级经理张晨告诉记者,产能的高效提升,皆源自企业M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的升级改造。

张晨介绍,对于工人需求最大的装配车间,基于MES系统对生产线升级改造后,相比传统生产线全线人工投入量降低20%,单位产品电耗降低15%,一次性合格率提高2%。

企业是变革与创新的主体。近年来,贵州装备制造企业在工业创新体系里面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全链条创新中发挥着较大导向作用,一大批创新企业脱颖而出。

以航天江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江南)为例。作为国内唯一的专业配套相对完整的防御装备系统科研生产战略后方基地,在电源、微特电机、伺服机构、继电器、电连接器、特种方舱等产品的研制生产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协作配套能力。

然而,面对公司提升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和效率,以及在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方面,公司网信部部长谢轶则告诉记者:“打破数据孤岛,解决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关键在于从全局视角、基于用户需求,构建起‘端到端’的业务流程。”

“目前,我们围绕智慧决策系统、智能生产线,已基本完成面向智慧决策与智能制造的数字化转型项目。”3月23日,记者走进航天江南,网信部信息化处处长陈诚打开“科研生产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向记者进行了系统地介绍。

集团级智慧决策系统(企业大脑)建设,即建立了涵盖主要管理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精准决策、精益运营的智慧企业管理体系,实现流程全在线、业务全在线、数据全打通。实现基于大脑实现型号任务综合指挥调度决策平台、经营计划在线协调指挥平台,为型号任务科研生产、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业务全景图和信息流、数据流的完整可视化呈现,以数据为价值载体迭代提升经营活动中的效率,实现“挂图作战”,提升对管理经营和科研生产的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航天风华智能产线和凯星液力智能柔性总装线的建设,则为生产赋能,降本、提质、增效,为企业带来更大发展空间,打造一批新的业态,带动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现有智能制造基础优势,打造、占领智能制造前端,促进新的业态产生,在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领域派生出新的产业,扩展产业链和市场空间。同时助推科技创新多链条持续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合作伙伴数字化改造,支撑上下游企业之间设计、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全过程信息协同,促进上下游高效贯通,提高生产、服务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探索以数字经济为纽带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路径”谢轶说。

相关统计显示,去年,贵州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53.4,较上年提高3.6,增幅为近5年来最高。产业数字化占比超过90%,数字经济增速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这意味着,当前越来越多的贵州工业企业决策者重视并带领企业迈入了数字化转型道路。

基于此,记者在采访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闵江涛时,他介绍:“下步,贵州将继续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并且全年可申报两化融合项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3: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智造”引领工业未来
...博会同期举办“智造”引领工业未来5月27日,观众在产业数字馆中国航发展厅参观飞机发动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 摄本报讯 (记者 刘娟)5月26至28日,第三届贵阳工业
2023-05-29 05:17:00
...范性作用。数实融合的要义是“以数强实”,也就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大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有效推动传统产业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抢抓国发〔2022〕2号文
2023-11-25 06:17:00
...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瓮福集团)“5G+智慧工厂”项目,以5G+数字孪生,5G+机器狗巡检,5G+人员定位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通过建立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厂区智能化管理,提高园区
2023-05-13 09:20:00
拥抱数字科技 探究“数实融合”新趋势——访贵州相关领域经济专家学者及实务部门工作者
...,为进一步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记者专访了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伍国勇、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副教授晏福,共同探讨数实融合
2023-12-04 14:58:00
2024年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市州行走进黔南州
...贵州赛昇工业信息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市州行活动(黔南州站)”在瓮安县举行。会上,省大数据局就贵州省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进行培训,北京中
2024-11-23 18:31:00
数实融合全国行贵州站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全方位支持贵州省推进数实融合
...展研究中心、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联合主办的2023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贵州站)暨市州行遵义站举行。会议现场据悉,国家工信安全中心作为工信部直属事业单位,长期
2023-08-25 02:49:00
...施五年“万企融合”大行动后的又一个全省性的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升级版行动指南。根据《方案》,今后3年,我省将聚焦重点行业,每年形成3至5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指引,打造一批融合标杆
2023-04-26 03:35:00
“两化融合”提升产业链竞争力|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
数字化技术碰上传统产业生产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贵州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试点”企业——贵州贵材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找到答案:提高管理水平、打通生产堵点、提升产品价
2025-03-25 05:22:00
【多彩新论】数字成就现实,也在塑造未来
...举办的第10年,讨论和展览的关键词,是算力、云计算、数字场景、AI大模型等,数字经济的昨天、今天和未来,已经深度关联起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场变革,我们离不开大数据,离不开数字场
2024-08-28 05:5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