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看,赛场上演绎科技改变生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0-29 08: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海内外博士后团队现场比拼,展示前沿科技如何落地生花——

看,赛场上演绎科技改变生活!

看,赛场上演绎科技改变生活!

参赛团队推介最新科研成果及项目产业化情况。

YMG全媒体记者 杨健 张孙小娱 通讯员 蔡江涛 摄影报道

智慧的火花在此迸发,追梦的风采在此展现,科技改变生活的时代强音在此奏响。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来自海内外的1457个博士后团队齐聚烟台,亮相大赛四个组别、七个赛道,聚焦前沿科技领域和先进技术,通过路演和答辩的方式,向专家评委和现场观众推介最新科研成果及项目产业化情况。

他们让肝移植的损伤减少

肝脏移植不是新鲜事,但如何减少肝脏移植过程中产生的损伤,却是生物医药与健康赛道备受瞩目的话题。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博士后陈志涛,带着“无缺血肝脏灌注系统的创建和临床应用”项目参赛。“项目不仅为器官移植提供了革命性技术,还将拓展形成器官隔离治疗、疾病器官药物筛选等创新性平台,开创以器官为核心的医学研究与治疗新领域,形成潜力巨大的产业集群。”陈志涛介绍。

两年前,陈志涛和团队在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上成功摘金,时隔两年,他们着眼器官缺血损伤无法避免和边缘器官难以评估和修复的痛点,研发无缺血肝脏灌注系统,联合无缺血器官移植技术,实现移植全过程器官血流不中断,极大提升了移植疗效。“两年来,我们不断改进技术,优化了器官移植的运输设备。”陈志涛告诉记者,此次烟台之行,他和团队信心满满,“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全国性的高水平交流展示平台,来烟之前我们已做足了准备,以最好的姿态应对比赛。”

他们让鲍鱼养殖更抗菌

“海洋食品为人类提供了将近30%的优质蛋白,鲍鱼是胶东地标性的海产品,全世界超过90%的鲍鱼养殖在中国,但致病菌源不明,始终是海水贝类养殖的一大难题。”就海洋开发与应用话题,威海长青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藻基地主任、高级工程师卢龙飞侃侃而谈。

针对目前面临的海水贝类养殖致病菌源不明、替抗生物防治储备不足、特色良种匮乏等产业难题,卢龙飞和团队建立了海水贝藻致病菌库和噬菌体库、皱纹盘鲍和扇贝种质资源备选群体库,并初步在养殖户中进行推广,收获了大量“点赞”。

着眼“舌尖上的安全”,并满足更多人的口腹之欲,卢龙飞和团队培育出了全国第一个具有耐低温特性的鲍鱼新品种,售价约为市场平均售价的1.5倍到2倍,大个鲍鱼供应量占据全省近6成,“南北接力”的鲍鱼转场养殖之路越走越宽,相关成果与产品投用市场时间不长,已为企业带来了1.3亿元的转化产值,前景广阔。

他们让船舶实现无人驾驶

在海外(境外)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比赛现场,哈工大(威海)信息学院教授黄海滨和他的团队展示了“智能水面无人船及其应用”项目。项目聚焦无人艇自主航迹规划技术、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综合避障系统、自学习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搜索识别等领域的自主核心技术,开发出多个系列无人船,解决了水面无人船智能航行问题,能够在复杂海况下实现无人船自主航行、遥控航行和人工驾驶三种模式的切换。

记者了解到,我国第一艘基于5G远程控制技术的海洋牧场养殖观测无人船正是出自这个团队。“我们的项目既属于机器人领域,又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是国家及行业政策大力支持与扶持的高新技术发展领域。”项目协助答辩人张爱静教授介绍,他们团队的产品已经应用于水质监测、水文测量、海水养殖、海洋测绘、安防巡逻等多个领域。“在比赛中,我们经历了头脑风暴、也见证了中国力量,更激发了科技兴国的热情。”张爱静表示。

他们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博士后张开明,参加的是创新赛中的高端装备制造赛道项目的比拼,他带来了华理实验室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如何在高负荷工作下提升它的抗疲劳性能,是我国发展先进制造业要攻克的一个难题。”张开明说,经过多年努力,他所在的实验室成功研发出一项工艺,可以大幅强化叶片表面,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受到了市场青睐。

参与创业赛现代农业与食品赛道项目的比拼,让来自青岛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彭传涛感触很多。“我们推介的靶向功能性后生元研发及产业化,主要基于后生元这一对人类健康有益的无生命微生物和其成分的制剂,针对其靶向功能性进行研发、利用,已推出缓解便秘、抗幽护胃后生元原料,受到市场青睐。”彭传涛说,能有机会与同领域青年才俊切磋交流,让他的科研思路得到极大拓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异种器官移植再次上榜四川十大科技难题攻关项目,“产学研用”引关注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简称“科创会”)上,四川发布了十大科技难题攻关项目,“异种器官移植供体产学研项目”上榜。值得一提的是,首届科创会
2023-02-16 20:46:00
...院士、西京医院肝胆外科教授窦科峰说。11月7日,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8)为“猪—猴异种腹壁移植”项目出具了科技查新报告。
2023-11-11 06:05:00
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患者2个月后死亡,失败原因公布
...后死亡柳叶刀公布失败原因7月2日,综合极目新闻、环球科技报道,2022年1月,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医师进行了世界首例转基因猪心移植手术,一名57岁的马里兰州男子接受“基因编辑猪
2023-07-03 11:21:00
谜一般的夺舍真相:移植后逐渐接近捐赠者?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于身体移植已经不再陌生。然而,就在最近,一则引起轩然的新闻让全世界陷入了困惑和恐慌之中。据报道,一名接受了身体移植手术的男子在术后逐渐发现自己仿佛变成
2024-01-18 11:06:00
健耕医药终止科创板IPO 原拟募资10.23亿国金证券保荐
...4月24日讯 上交所网站日前公布关于终止对上海健耕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健耕医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上交所于2022年11月24日依法受理了健
2024-04-24 11:03:00
西京医院异种组织器官移植获新突破
...供,供体六基因编辑猪由研究合作单位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系列移植手术于10月29日至30日开展,由窦科峰院士领衔,肝胆胰脾外科、整形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麻
2023-11-11 04:46:00
猪心有毒?世界首例猪心脏移植患者60天死亡原因揭晓
...心脏尸检结果与典型的异种移植排斥不符。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在 2022 年 5 月 4 日报道,认为其死亡原因可能是所移植的基因编辑猪心脏中存在病毒。并且认为,“猪巨细胞病
2023-07-04 14:28:00
5G+AI!同济医院一项发明可提升捐献器官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田豆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联合睿佳(武汉)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一套5G+AI技术驱动的人体捐献器官获取及转运全流程交互平台及相关硬件
2024-05-23 22:41:00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结论。」目前,为鲁尼提供猪肾的生物科技公司 Revivicor 正在请求 FDA 批准一项正式的异种移植临床试验
2025-02-01 20:3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