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中美加强对话合作才是正道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8-26 20:02:00 来源:杭州网

原标题:中美加强对话合作才是正道

新华社华盛顿8月26日电中美高级官员近来互动增多,受到各方关注。与此同时,美国一些政界、商界和学界人士呼吁两国保持接触沟通,警告恶性竞争只会损害两国和世界利益,强调对话合作才是发展两国关系的正确选择。

正如美国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所指出的,过度夸大中美关系中竞争的一面而忽视合作的一面,有害无益。

美国政府应换位思考

一段时间以来,从扬言对华经贸科技领域“脱钩”、构筑“小院高墙”,到宣称要在关键领域对华“去风险”;从指责中国拥有改变美西方推崇的国际秩序的能力和意图、把中国视为“步步紧逼的挑战”,到强调美国将继续讲中国“不爱听的话”等等,美国一些政客基于错误对华认知推出的政策和发表的言论让美国国内一些人士深感担忧。

比如,美国2024年总统选举民主党竞选人玛丽安娜·威廉森此前谈及“美国在中国周边有313个军事基地”。她质问:“你认为,他们(世界其他国家)是会将中国视作对全球安全更大的军事威胁,还是会将美国视作对全球安全更大的军事威胁?……我想帮美国照照镜子。”

美国国会一些议员经常在散播对华强硬言论方面扮演“领唱”角色。正因为如此,在近期美国国内呼吁妥善务实处理中美关系的理性言论中,国会众议院民主党籍资深议员吉姆·海姆斯的表态引人关注。

海姆斯是众议院情报委员会首席民主党议员,在从政前曾担任高盛集团高管。他日前对彭博社表示,担心美中之间的误判有升级为战争的风险。因此,他反对“不负责任的武力威胁”,希望与其他议员一起前往中国,以增进美中之间更多理解,缓解紧张关系。

海姆斯说,民主、共和两党成员都曾持续发表不负责任的对华言论,“真的令人担忧”。美国必须换位思考,才能理解中国是如何看待美国的。如果美国对中国的所有关切都采取忽视和搁置态度,那么“误判或犯错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美国企业看重中国市场

美国拜登政府将“战略竞争”定义为当前中美关系的主题。这种过分强调竞争、持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的做法让不少看重且倚重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陷入两难。

美国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帕特里克·格尔辛格4月到访中国,是近段时间以来密集访华的美国商界领袖之一。他在华期间表示,在中国保持存在对英特尔至关重要,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英特尔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美国媒体报道,7月,美国三大芯片巨头——英特尔、高通、英伟达的高管前往华盛顿,劝说拜登政府停止正在考虑的更多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认为美政府的行动“损害了他们在中国开展业务”。

格尔辛格在7月举行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到了三家企业高管在华盛顿的会议,他说:“目前,中国占(英特尔)半导体出口25%至30%,如果减少中国市场,我就得减少工厂的建设……英特尔想要维持研发投入规模,就不能退出中国这一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格尔辛格还说,三家企业也向国会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这是关乎我们未来的战略性问题。任何缩窄进入中国市场渠道的政策都将反过来削弱我们在美国国内投资于制造和研发的能力”。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今年5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其中油菜籽和谷物、半导体及零部件、石油和天然气、药品四大类商品位列出口额前四位。报告还指出,对华出口贸易支撑了美国多个经济领域,也惠及美国各地民众的生计,如对华商品和服务贸易为美国创造了106万个工作岗位。

天桥资本公司创始人、前白宫官员安东尼·斯卡拉穆奇日前也警告,美中关系持续恶化不符合美国利益,华盛顿在看待美中关系时“应该冷静一下”。

斯卡拉穆奇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无论美国愿意与否,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头号制造业大国,美国企业不可能迅速重置其位于中国的“阵地”。美国应该认识到,中国崛起对世界是有益的,使贫困人口减少,全球相互依存度更高,世界更加和平繁荣。发表对华强硬言论是美国两党政客的竞选策略,但从国际贸易原理的角度来讲,这条路线并不合理,不能促进美国消费者福祉,也无助于增加美国的就业。

中美合作使双方受益

近年来,从单方面发动贸易战、寻求供应链“去中国化”,到在涉台、涉港、涉疆等问题上挑衅、抹黑中国,美方种种举动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严重损害。然而,越来越多的美方人士认识到,打压、遏制换不来美国的所谓“再次伟大”,只会损害美国和美国人民利益,也会损害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美国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科林·迈泽尔和凯莉·麦基日前在美国《国会山》日报撰文指出,将中国称为“敌人”对美中关系毫无帮助,美国政客应从反华狂热中冷静下来,促进美中之间实现更多交流。

近期,美国内围绕对华政策进行了一些反思,中美开展了一系列高层交往,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沟通。特别是双方同意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共识,这为两国关系止跌企稳提供了契机。但基础仍然脆弱,前路依然坎坷。契机来之不易,值得珍惜更需要巩固。

中美同为世界重要国家,中美关系早已超出了两国范畴,两国加强合作不仅惠及彼此,也让全世界从中受益。当前,全球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气候变化、债务等问题都是紧迫的全球性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协调合作。

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美国前商务部长彭妮·普里茨克说,近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和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相继访华,美国要认识到对华接触的重要性。“诚然,我们处于同中国的竞争之中,但双方之间存在可以合作的领域且需要合作……我赞成接触,这极其重要。”

约瑟夫·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美中之间拥有共同利益,应该开展合作并且双方都能从中受益。如果两国展现合作,双方对彼此的认知就会发生改变。美国和中国同为大国,双方应为两国关系建立一个指导性框架,一方面为竞争设定限制,另一方面寻求可能合作的领域,“这应该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斯卡拉穆奇也说,虽然美中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但从长远考虑,双方应弥合分歧。“无论如何,我们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需要处理好双边关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向组织这次活动的友好团体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致力于中美关系发展的美国朋友表示诚挚问候!向友好的美国人民致以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中美关系的根基是由人民浇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2023-11-17 06:31:00
秦刚外长刚履新,就向美俄双方发出信号,白宫和克宫都需要细品
...双方发出了信号。我们从中也能看出未来中俄关系,以及中美关系的一些大致走向。(秦刚担任中国外交部部长)对于秦刚就任中国外长,美俄两国的主流媒体也非常关注,并且对秦刚一上任就向美
2023-01-04 11:09:00
直新闻:布林肯结束了访华,您认为中美关系能像人们期待的那样,稳下来、好起来吗?特约评论员 陈冰:布林肯访华,至少说明一定程度上,中美恢复了高层沟通,并为更高层接触铺平道路,中美双
2023-06-21 11:57:00
谢锋发出统一最强音之际,布林肯谈元首访华,美国开始收拾赖清德
...转变了态度?当地时间16日,中国驻美国使馆举办了纪念中美建交45周年暨2024年新春招待会,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会上致辞期间,着重谈到了台湾问题。谢锋大使表示,台湾问题是中美关
2024-01-21 15:00:00
央视新闻客户端讯 29日,中美前政府官员和工商界人士对话以视频方式举行,包括经贸、卫生、农业、气候变化等领域的三十余位中美人士与会,就当前中美关系发展进行研讨。与会人士表示,当前
2023-06-30 19:17:00
国际观察:为深化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贡献力量
...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宣布,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1
2024-03-18 11:37:00
中国网11月25日讯(记者 高霈宁)11月23日“中美民众对话2024”在北京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天的系列活动中,来自中美两国的数十位代表人士围绕人工智能、体育、高等教育、艺术等1
2024-11-25 08:53:00
美高官集中访华,中美气候合作乃至更广层面的关系能否“解冻升温”?
...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16日下午乘机抵达北京。17日起,中美双方将就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深入交换意见。学者认为,克里访华对改善中美关系的大氛围作用有限,更多是重建对话渠道。美国急于
2023-07-17 14:07:00
...况答记者问。有记者问:近期,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美就伦敦会谈框架细节达成共识,“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将相应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2025-07-04 11:5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2日讯(记者李智)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
2025-11-12 13:51:00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10日,美国商务部产业与安全局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一年。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2025-11-12 03:44:00
中国网11月11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1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加拿大外长阿南德通电话。王毅表示
2025-11-11 20:04:00
中使馆:两艘中国渔船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致2人死亡12人失踪
中国网11月11日讯 中国驻韩国大使馆11日晚间发布消息称,据中国驻光州总领馆通报,11月9日、10日,两艘中国渔船先后在韩国附近海域倾覆
2025-11-11 22:11:00
据韩联社10日消息,一艘中国渔船在韩国群山附近海域倾覆,船上共9人。来源 新华社编辑 何涛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1-10 14:44:00
中国网11月10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暂停实施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美东时间11月9日
2025-11-10 21:28:00
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
“文学之都”对话“音乐之城”2025“中国南京周”探索遗产保护与文旅创新南报网讯(记者鲁舒婷)当地时间11月7日,南京—莱比锡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产业创新交流会在德国“文化艺术中心”莱比锡举行
2025-11-10 08:00:00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方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答记者问问:近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发布关于安世半导体问题的声明
2025-11-09 23:07:00
美国佛州一车辆高速冲撞行人 已致4死11伤
当地时间11月8日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失控冲撞行人并撞入商铺,造成至少4人死亡
2025-11-09 12:42:00
责编:刘强、卢思宇
2025-11-09 06:50:00
11月8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下一代互联网”论坛在浙江乌镇举办。面对人民日报海外网的镜头,加纳教科网董事长,被誉为“非洲互联网之父”的尼·奎诺表示,在互联网发展的进程
2025-11-08 15:59:00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