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江俊芳
非遗烙画、吴文化和苏州话、ChatGPT……一批具有文化特色、满足各类人群需求的夜校课程在苏州大学正式上线!夜校,曾是上世纪80年代的教学模式,这一具有年代感的名词重回大众视野,一度火爆甚至“一课难求”,在各地掀起“夜校潮”,实则是契合了当代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夜校凭借什么火出圈?客观上讲,其便捷、周期短、门槛低的特点让更多人触手可及。当代生活、工作时间紧凑,用年轻人的话说“夜晚的是时间才属于自己”,和之前大胆创新的“博物馆夜游”“园林夜游”等新型游览方式有共同特性,都抓住了“夜生活”这个关键,且大多数夜校课程时长大约为1至2小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特性,也符合当下人们选择的偏好。开放的课程大多是入门普及类,基础的知识简单易懂,降低了大家学习的门槛,“斜杠青年”们通过课程发掘内在兴趣、自身优势,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主观上来说,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更是一种心理“充电”。课程涉及的面广、新颖多样,如浙江开设的课程根据人群分为管理类、技能类,河南依托丰富的非遗文化开设艺术类课程。以课程为点,吸引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汇聚成面,其实是社交方式的一种延伸,纵观眼下“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新型娱乐方式都是抓住社交的本质,多渠道结识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从“内卷”“996”等网络文化中,不难看出当代青年的焦虑和压力,通过在夜校学习,大家能短暂“逃离”原有的圈子,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放松,加之艺术本身就有天然的疗愈力,能很好地实现精神疗愈。
然而,夜校火爆的背后持续性的经营更值得深思。首先,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是根本,要为夜校课程搭建更好的平台,发挥文联、科协、非遗文化协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嫁接现有的公共文化资源,提升课程品质。其次,贴合市场化的运营也至关重要,把握年轻人的文化、技能需求,探索其兴趣爱好,持续深耕课程内容、授课方式,才能维持课程热度。同时,“低价”的兴趣尝试,在易获得的反面,就是“失约成本”较低,必然会出现部分学员因时间冲突、兴趣不大等原因轻言放弃,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课程管理也需优化。
夜校的流行,有利于文化传播,潜移默化中让人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也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希望能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不断推动夜校从一时的“走红”转变为“长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4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