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11-13 17:18:00 来源:潮新闻

近日,潮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视频称,大批中国人被滞留在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暂时无法返回国内。视频中能看到,仍有百名国人在口岸排队。

10日下午,潮新闻记者向黑河市外办领事科了解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中国人被滞留在俄罗斯主要是因为运力问题,“随着气温不断降低,黑龙江黑河段进入流冰期,河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块,目前已启动气垫船进行运输。但双方口岸的气垫船较少,所以造成运力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该工作人员强调,每年的开春和流冰期都会遇到类似情况,今年是双方自疫情后互通第一年,所以整体运力不足,不仅是中国公民无法如期回国,在中国的俄罗斯公民也是这样的情况。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黑河水运旅检口岸正式开启冬季气垫船国际运输

潮新闻记者联系上一名视频发布者小贾(化名),他是一名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中国留学生。小贾告诉记者,他的视频发布时间是在11月6日,“11月初的时候,因为口岸需要开启冬季气垫船进行运输,当时口岸闭关一天。当天有很多国内的旅行团及想要回国的人被迫滞留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

小贾介绍道,之后因为气垫船的数量有限,很多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游客、务工人员、留学生未能按原定时间回国,他也是其中一员。

当记者问其拍摄的视频中有产生争执的场景,小贾也是向记者进行解释。“旅游签的签证有效期只有3天,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回国的顺序一般是旅游签证优先于留学签证,留学签证优先于务工签证。”

但在排队过程中,小贾和其他留学生在排队时却发现,有些人持个人签证或务工签字及留学生签证的人和“黄牛”串通,夹杂在了国内旅行团中优先回国,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据小贾了解到,这笔“插队”的费用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前几日发生争执画面 图源:二哥海外记事

小贾的说法也得到了另一名视频拍摄者周先生的证实。据周先生介绍,因气垫船运力关系,大批中国人滞留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市。“11月7日早上5点,我就赶到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口岸排队回国,中途也遇到了‘黄牛’将人‘塞进’旅游团里提前回国的现象,大家在现场有争吵。”周先生告诉记者,他了解到,这两天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口岸开始发号排队,现场争吵现象有所好转,但每天能够回国的人数还是有限,“黄牛”现象仍然存在。

记者就小贾和周先生遇到的问题咨询黑河市外办领事科工作人员,他称,此前有公民通过市长热线反映这一问题,但这属于领保工作范畴,主体是中国驻外使领馆。“我们作为地方政府,只能与当地的外联部门联系沟通,通过他们了解实际情况。现在也已向俄方发函,让他们协助我们了解相关情况。”

潮新闻记者从当地旅行社获悉,自11月7日起,旅行团团组已经暂停发团,希望前往黑河及俄罗斯游玩的游客提前做好准备。

11日中午,潮新闻记者从小贾处了解到最新情况,黑河市政府派出多辆客车前往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接送滞留在俄罗斯的中国公民。

自今年9月21日黑龙江省黑河市恢复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中俄互免签证开通后,黑河这座中俄边境小城火了,“俄罗斯人组团来黑河吃早点”、“俄罗斯小朋友组团到黑河”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

据悉,黑河市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两地间最近的直线距离仅有几百米,坐船仅需7分钟。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11月4日上午,黑河水运旅检口岸正式开启冬季气垫船国际运输。中方首班发船时间为7时30分起(北京时间,下同),末班发船时间为15时止,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返回黑河的末班发船时间为16时。每艘气垫船可运送18名旅客,单次航程约5分钟。中俄双方共投入气垫船6艘,4日当天预计运输出入境旅客500余人次。

延伸阅读:

黑河人口流失40万后最近"火"了 俄罗斯人组团来吃早餐

750米,这是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布市的最近陆地距离。

布市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简称,它是阿穆尔州首府、俄罗斯远东的第三大城市。黑河则是我国黑龙江省辖下的一个地级市。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黑河与布市隔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距离最近”的对应城市。

说起黑河,有人可能不清楚,但提及瑷珲,很多人会说:“哦,是那里呀!”

瑷珲,又名爱珲。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在这片土地上设立了地级黑河市。黑河下辖北安、五大连池、嫩江、逊克、孙吴、爱辉等3个县级市、2个县和1个区,拥有约125万人。

10月下旬,以另一种方式,黑河为更多人熟知。自9月底恢复中俄互免签证团体旅游业务后,彼时,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到处流传着“大批俄罗斯人涌入黑河吃早点;中国货车排长队去俄罗斯加油……” 近日,围绕着“如何进一步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话题,央视主播也提到黑河。 这座曾雄心万丈的边城,在过去30多年声量不大,近12年来,其人口更是锐减超40万人。重新站在聚光灯下,黑河的未来亦被重新审视。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黑河市街头

边城之“火”

2023年10月30日早上,黑河迎来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雨夹雪”,没有纷纷扬扬,却也洒脱不羁。进入11月,黑河最低气温骤降至-15℃。不过,招手进入出租车,暖流迅速袭遍全身。

“师傅,去文化街早市!”刚开口,的士司机就转过身来,一脸同情地看着记者:“你是看抖音来的吧?”的士司机说,“抖音上发的那玩意,别全信。他们还说我们车子可以排队去俄罗斯加油呢。”

但不少人还是对自媒体的“话术”好奇:俄罗斯人如何跨过750米的黑龙江河道来到黑河吃早点?中国司机如何去俄罗斯加油?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从黑河口岸入境的俄罗斯人

10月28日、29日,恰是周末。在爱辉区大黑河岛的黑河口岸,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确有些俄罗斯人拖家带口或与朋友一起通过入境通道进入黑河,也有些俄罗斯人采购中国商品后,拖着大包小包通过出境通道返回俄罗斯。与此同时,国内还有一些游客跟团去了俄罗斯玩。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俄罗斯人在早市买包子

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在黑河的文化街早市实地探访发现,确有俄罗斯人路过或专门到早市买包子、油条或煎饼吃。每当此时,一些在现场直播的自媒体主播就呼啦啦围过来,他们将镜头对准俄罗斯人,有的本地主播还能和俄罗斯人飙上几句俄语,或邀请他们为自己售卖的俄罗斯产品“站台”。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文化街早市直播卖货的主播将镜头对准俄罗斯人

和外地主播到现场主要是感受和“打卡”不一样,当地主播主要为了卖货。他们手里拎着俄罗斯蜂蜜、奶粉等商品进行直播兜售。期间,因担心介绍产品功效忘词或冷场,有的手里还拿着早前备好的文稿,方便关键时刻“救场”之需。

文化街早市在黑河形成已有数十年历史,地点就位于黑河市爱辉区文化街与公园路交叉路口。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文化街早市

“这早市至少存在30年。1993年,我在这里开铺面时,这早市就已存在。”公园路一家便利店的老板告诉红星新闻,“黑河在互联网上火起来后,过来直播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

出租车司机之所以说来到现场会遗憾,是因为,所谓“早市”就是类似于一个农贸市场。每天早上天刚亮,就有人来到道路两边摆摊售卖商品,早上9点早市就退市、还路于民了。

在文化街早市,记者看到,除卖包子、油条、煎饼和豆腐脑等之外,还有很多人卖青菜、猪肉和鸡鸭鱼等食物和酱料。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早市出入口

早市出入口被城管的车辆或用钢管焊接的栏杆拦住,不允许车辆驶入。等到早上9点,城管开始喊话让小贩退市。此时,小商贩就呼啦啦收拾摊点。随后,保洁员打扫路面,市政喷洒车清理路面。原先的早点市场又恢复了街道的日常。

被放大的“火”

俄罗斯人“组团”到黑河吃早点,不是不火,但“没那么夸张”。

个人或团队往返布市和黑河市,尽管最短距离只有750米,但两地隔江对望,游客往返需坐船。从俄罗斯到中国黑河,国际客船班的排班显示,一天有四趟,最早的一班从早上9点30分开始,随后排班时间分别是:11点整;13点40分;16点30分。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准备坐船去俄罗斯的人

黑河口岸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普通客船票价是70元/人/单程。2岁以上儿童(不含2周岁,下同)至12周岁,票价是47元/人/单程。2周岁以下的幼儿免费。”气垫船票价更高些,成人票价是150元/人/单程,儿童为80元/人/单程,2周岁以下的幼儿免费。

从黑河去布市,黑河发船也是从早上开始,一天也四趟,分别是:8点30分;9点30分;11点整;15点整。

“早上9点半从俄罗斯那边发船过来,包括航行时间和海关等流程,最少也要一个小时。”在黑河口岸,多位游客表示,“这样,从俄罗斯到黑河时,不仅此时文化街的早市已退市,其他地方也已收摊准备午餐了。”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从黑河口岸入境的俄罗斯人

当地多名公职人员说,一些自媒体拍到俄罗斯人在黑河市文化街吃早点的画面,并非当天过来吃早点,他们通常在中国住一晚,第二天才逛早市吃早点。

“俄罗斯人一抬腿就过来吃早点的不现实还在于,一个人一次普通的往返也要100多块钱的坐船费。”当地公职人员说,“这好比我们中国人去那边玩,第二天在俄罗斯街头吃早餐被当地自媒体拍照上传一样。”

至于货车跑去俄罗斯加油,也不现实。“不要信抖音上那些自媒体发的消息,未经允许的普通货车是不能通行的。”黑龙江阿穆尔大桥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黑龙江大桥

据介绍,连通中国和俄罗斯的黑龙江阿穆尔大桥(简称黑龙江大桥)目前只允许货车通过,这些货车须有前往俄罗斯载运货物的真实需求,需要对方有接收或出示相关函件,且车子需经中方口岸核验后才能通行。

黑龙江大桥路线全长19.9公里,其中中方境内长6.5公里,俄方境内长13.4公里,大桥长1284米、宽14.5米。黑河市发改委提供给红星新闻的收费标准显示,货车通过黑龙江大桥的收费不低。根据货车总轴数、吨位等,每次车收取90元至830元不等。

“先不说俄罗斯油价高低,就算低,也不是谁都能开车过去。”当地货车司机说,“口岸特许运营的货车拉货过去后,或许可顺便加满油回来,但一般车辆过不去。哪怕能去,最高830元过桥费,加油还划算吗?”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购买中国商品后,准备从黑河口岸返国的俄罗斯人

时代的风口

外界想象和期待的边城优势与特色,如要转化为现实中的利好,还有一段路要走。

“黑河作为边城,在旅游、贸易等方面是有优势的,也很有前景。”吴斌(化名)告诉红星新闻,但要将这种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又绝非黑河说了算,需要两边的磨合推动。

吴斌是黑河市的一名教师,上世纪70年代,他举家从内蒙古赤峰迁到黑河市。以黑龙江大桥建成通车为例,他说:“大桥从1988年谋划到2022年建成通车,断断续续持续了34年。”

和国内其他地方比,黑河距离黑龙江经济腹地比较远,以至于目前其发展主要还是依赖农业。黑河的农业非常好,黑土地是这里的特色和优势。广袤的大地上,因人口少,一个农村人口人均拥有1至2垧地是很正常的现象。

“垧”是当地习惯使用的量词单位,一晌就是15亩。吴斌所在的爱辉区松树沟村,一个家庭拥有50至60亩,甚至上百亩地都很正常。“我们隔壁村,有的家庭甚至拥有20垧地,即300亩。”吴斌说,黑土地的出租价格不低,一垧地能租1.4万至1.5万元,这样,哪怕不种地,其一年租金就可拿到28万至30万元。将土地出租后,农户再在城里打杂或开个出租车,日子过得也挺好。

只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过于依赖于农业时,其在GDP产值、税收以及就业机会的提供上,就会比较少,这也导致了人口流失。

林盛中在上世纪90年代曾任黑河市政协副主席、黑河市副市长,据他回忆,1984年8月,曾有“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深北黑比翼双飞”的战略构想。那是黑河的一次“时代风口”,黑河从此打开了闭塞的大门,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以边境贸易为先导,加快了发展步伐。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黑河的俄罗斯商品街

1992年,国务院批准黑河为沿边开放城市,国内外经济活动向黑河位移,资金也流向黑河,迅速形成开发建设的热潮。在《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中,林盛中在一篇题为《黑河开发建设中,由“热”变“冷”的人口因素》文章谈到,“1992年黑河市区在建项目218项,建筑面积56.7万平方米。经济技术合作区在建项目15项,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足见当时的开发热。

但很快,黑河的开发建设遭遇了阻力,边境贸易的效益下滑,债务包袱沉重,企业亏损面扩大,财政状况紧张,开发建设也因此由“热”转“冷”。

在林盛中看来,黑河当时开发建设“落潮”主要受人口因素影响。就这方面,他认为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对人口发展规模的科学预测,盲目开发房地产业,造成大量建设资金呆滞。二是缺乏对人口流动性质和特点的全面透视,流通领域的繁荣抑制了生产实体的配置。三是缺乏对人才的吸纳政策,经济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未能缓解。

吴斌记得,当时村村办厂。“我们松树沟村也办起了大酱厂、电线厂,但后来都倒了。”吴斌说,“办厂子,除要有生产能力,还要有营销能力,这里的大多数人还是缺乏管理和营销能力。”不仅松树沟的大酱厂、电线厂没办成,当时乡政府在爱辉区办的牙签厂、保鲜库,也都陆续倒闭。

马喜龙是黑河市档案馆馆长、史志研究室主任,早前,他曾担任黑河市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站长,对黑河人口的变动,格外密切关注。在《黑河学刊》上,马喜龙曾以《试论黑河市人口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发表文章,文章中,他提到,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资料,2000年11月1日,黑河市人口普查直接登记的总人口为167.17万人,同1990年7月1日“四普”的155.46万人相比,十年零四个月共增加11.72万人,增长7.45%。但这比全国人口当时的增速还低4.12%。

这不是最差的消息。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黑河市人口总量1673899人,和“五普”相比,十年的人口总量净增2088人;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黑河市总人口为1286401人,比“六普”减少38.7万人。到了2022年底,黑河市总人口再度下滑至125.1万人。如此算来,过去12年黑河市总人口锐减超40万人。

网曝此前大批中国公民滞留俄罗斯无法回国?官方:运力不足导致

大黑河岛对岸是俄罗斯

黑河也在关注这些问题。2022年12月,黑河市政府出台《黑河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配套支持措施实施办法(试行)》(下简称《试行办法》),该《试行办法》明确:向依法生育二孩的夫妻每月合计发放育儿补贴500元,直至孩子满3周岁。向依法生育三孩以及以上的夫妻每月合计发放育儿补贴1000元,直至孩子满3周岁。今年5月29日,黑河市委书记李锡文主持召开七届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表示,要统筹解决人口现实问题,借助政策“东风”,抓紧补齐人口人才短板弱项,加快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刚刚过去的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意见》特别提到,“要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积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

又一次站上风口的黑河,如何乘势再出发?

当下中俄相互免签和东北全面振兴为黑河带来了新机遇。有专家建议,黑河不能成为纯粹的旅游过境城市,免签流量应为当地发展所用。黑河可以借鉴其他口岸经验,打造“北境国门”概念,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3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罗斯居民组团到黑河逛街吃饭!
...者刘琴近段时间,中俄免签后,黑龙江黑河早市迎来大批俄罗斯人引发关注,这一消息也不禁让不少国人萌生了到俄罗斯旅游的想法。10月16日,黑河当地居民及旅行社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
2023-10-17 09:33:00
俄罗斯人在中国扮演着一种具有魔力的“文化他者”的形象。中文互联网似乎特别喜欢看到他们被中国的文化与成就折服。原本正常跨境流动,却被夸张演绎为“大量涌入中国”和“文化朝圣”。爆款网
2025-01-16 20:42:00
互免签激发出境游 黑龙江边境早市频现“洋面孔”
来源:极目新闻在摊位前,挤着几位俄罗斯朋友,等待刚出锅的包子;旁边拎着啤酒吃着蛋堡的“洋面孔”,正探头寻找下一家美食。这是近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早市上常能见到的场景。黑河市与俄罗斯
2023-10-16 11:29:00
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在电视塔上显示文字祝贺黑河新年
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记者报道,布拉戈维申斯克电视塔上点燃了“新年快乐!”灯光文字,用俄汉两种语言对邻近庆祝农历新年的中国黑河市表示祝贺。背光以不同的颜色和图
2023-01-28 12:04:00
各地各部门加大运力投放 以满足旅客端午假期出行需求
...将开行黑龙江省今年首趟中俄跨境游专列,佳木斯同江至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旅游线路。端午假期,哈尔滨铁路部门预计,日均发送旅客35.8万人次,同比增长21%。航空方面,6月7日上午
2024-06-08 03:39:00
中国的烟火气,到底多吸引人?朝鲜人的心情,俄罗斯人应该理解了
...趣的是,今年元宵节,中国城市上空的烟花还吸引了大批俄罗斯民众。此事发生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周边地区,当时该市举行烟花秀。刚好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位于中俄边境,邻近黑河市,所以居住那里
2023-02-07 08:53:00
...农产品……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的早市上,时常能看到众多俄罗斯游客的身影。游客沃伦采夫说:“便利的通关条件、丰富的旅游景点等,吸引了很多像我一样的游客。”去年,中俄互免团体旅游签证
2024-07-08 07:01:00
跑起来!各领域涌动“实”的干劲 “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向前
...离只有750米,5分钟左右就可以直接抵达。前段时间,“俄罗斯居民隔江观看中国黑河边境绽放璀璨烟花”的短视频爆火网络,现在“隔江观景”也成了俄罗斯居民的常态。2023年9月以来
2024-03-14 21:19:00
...,中国网络购物促销活动迎来高峰。在中国边城黑河市,俄罗斯人“入乡随俗”地享受中国式的互联生活。取快递、订外卖、手机支付……产品丰富、物流快捷、支付方便的体验,令他们直呼“哈拉
2023-11-11 14:3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不得不说,这是韩国的奇耻大辱
不得不说,这是韩国的奇耻大辱。看视频,一众韩国人,被要求趴在墙上,美国执法人员对他们上镣铐,有手铐,还有脚铐,腰上还串上一根铁链
2025-09-09 07:45:00
中国网9月8日讯 据中国驻巴布亚新几内亚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期,社交媒体、自媒体上出现有关“高薪招聘”来巴新务工的短视频
2025-09-08 10:27:00
2025中国节,遇见魅力上海
2025年9月6日-7日,在东京代代木公园,为期2天的年度中日人文交流盛会“2025中国节”活动成功举办。上海受主办方邀请
2025-09-08 18:26:00
亚洲舞蹈研究与实践协会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委员会(CID-UNESCO)
2025年9月,亚洲舞蹈研究与实践协会(Asian Dance Research and Practice Association
2025-09-08 10:53:00
泰国国王批准阿努廷·参威拉军出任总理
泰国下议院秘书长阿帕·素甲南7日宣布,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已批准任命阿努廷·参威拉军为泰国新总理。阿努廷当天在自豪泰党总部接受国王任命后发表讲话
2025-09-07 19:45:00
据日本广播协会7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表明辞职意愿。来源 新华社编辑 杨羽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09-07 19:45:00
编辑:陈梦伊
2025-09-07 12:07:00
中国政府援助阿富汗首批地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启运
2025年9月7日凌晨,中国政府向阿富汗提供的首批地震救灾紧急人道主义物资启运。该批救灾物资主要包括帐篷、毛毯等,由中国空军两架运-20飞机运往喀布尔
2025-09-07 14:32:00
看了中国阅兵,普京和特朗普还斗上嘴了
第一点。不用怀疑,普京和特朗普都看了中国九三大阅兵,普京是现场看的,特朗普看的是视频。你怎么知道的?特朗普自己说的。第二点
2025-09-06 16:13:00
英国首相府9月5日发布声明宣布,首相斯塔默改组内阁,涉及十余名内阁成员。其中,原外交大臣戴维·拉米出任副首相,接替因财务问题辞职的安杰拉·雷纳
2025-09-06 22:56:00
美逮捕数百韩厂员工 韩敦促保障合法权益
当地时间5日,美国国土安全调查局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其4日联合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等多家联邦机构在佐治亚州一家现代汽车工厂展开大规模执法行动
2025-09-06 13:34:00
中国网9月5日讯 据国防部消息,9月上旬起,中国海军“丝路方舟”号医院船将赴南太平洋、拉丁美洲执行“和谐使命-2025”任务
2025-09-05 08:59:00
中国网9月5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5日宣布: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葡萄牙总理蒙特内格罗将于9月8日至1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责任编辑:吴疆】
2025-09-05 17:21:00
中新经纬9月5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5日消息,商务部公布延长对原产于加拿大的进口油菜籽反倾销调查期限决定。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
2025-09-05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