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池日报
骨质疏松可以使用中医药治疗吗?
唐爱珍
如果家里的老人经常出现腰酸背痛,并伴有身高变矮、弯腰驼背的情况,那要注意了,有可能老人家已经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了。什么是骨质疏松呢?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被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骨病。易发人群主要以绝经后的妇女及7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患者居多,也有一些久病卧床的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应该怎么治疗呢?目前,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药物通常有钙剂、维生素类、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那中医药可以治疗骨质疏松症吗?疗效又如何呢?
翻阅中医典籍发现,中医学将骨质疏松症归于“骨痿”“骨枯”“骨极”“骨痹”等范畴。如《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素问·长刺节篇》曰:“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医学发明》曰:“虚损之疾,自下而损者,一损损于肾,故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损损于肝,故筋缓不能自收持:三损损于脾,故饮食不能消克也。故心肺损则色弊,肝肾损则形痿,脾胃损则谷不化也。”表明肝、脾、肾三脏虚损均可引发骨质疏松症。《医精经义》曰:“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指出肾主藏精,具有生髓壮骨之功。肾精亏损,则精亏髓减、脉络失养、筋骨弱而不坚。《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肝气衰,则筋不能动。”“宗筋主束骨而利关节也。”提出肝主筋,具有约束骨骼,从而维持全身关节活动的功能。《灵枢·本藏》曰:“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说明气血调和是骨代谢正常、筋强骨健、关节自利的重要前提。综上所述,骨质疏松症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辨证论治:
1.从肾论治。基于中医“肾藏精”“肾主骨”理论,认为“肾精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并与中医肝、脾脏腑功能密切相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就因肝血不足、肾精亏虚导致筋骨营养障碍,故治疗上宜滋肾养肝,壮骨止痛,代表方药有左归丸、右归丸等。
2.从肝论治。肝藏血,肾藏精,肝为乙木肾为癸水,肝肾精血同源,相互化生,且二者功能互相影响,若肝失疏泄,则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受到影响。《灵枢·本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筋骨失于濡养,筋不能维持其束骨骼而利关节之用,故发为骨萎。故治之则为使肾的封藏与肝的疏泄均恢复正常,调节骨代谢从而治疗骨质疏松症。补肝肾活血类中药可有效提高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常用的方剂有虎潜丸、二至丸、独活寄生汤等。
3.从脾论治。《内经》中提出“治痿独取阳明”,反映了在治疗骨痿时应重视脾胃,特别是虚性骨质疏松的患者,治之则以健脾调气、活血调肝、补中益气,如补中益气汤。
4.从瘀论治。气血凝滞不通,痹阻瘀关节,则周身关节疼痛、腰酸背痛、四肢麻木,特别是老年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大多伴有气血亏虚、气虚则血瘀,治疗时需要再补肝肾的时候增加活血化瘀方法,才能达到生骨强筋之功,常用的方药如身痛逐瘀汤。
以上分析了中医内服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中医外治也有一定疗效,中医针刺治疗具有温经通络补虚、行气活血散瘀之功效。有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改善人体的骨代谢指标,能够增加成骨细胞活性,能够促进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愈合。针刺治疗骨质疏松选穴主要以辩证循经为基础,临床上主要以肾俞、肝俞、脾俞、命门、足三里、腰阳关及三阴交等为基础,再根据症状加减其他穴位。
除此之外,中医的传统保健功法也是可以预防及改善骨质疏松症的,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这些运动具有动静结合、刚柔并济的特点,能够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不仅可以治疗骨质疏松,也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2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