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新四军指战员诗赋记录桐城抗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3 09: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庆日报1938年春,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鄂豫皖边的红军第28军和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四支队。1938年4月,新四军支队展开于皖中舒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开展抗日斗争。新四军四支队在桐城活动期间留下大量抗战诗赋。

原新四军四支队秘书陈国柱长期在四支队总部工作,工作之际接触大量新四军战报,同时总部驻扎在舒城东西港冲,距离桐城不远,所以在他的诗赋作品中有桐城抗战的内容。如他在《大关风雨壮雄师赋》序言中写道:“一九三八年四月八日,我八团一部进袭桐城大关日寇。时值大雨连绵,毙敌甚多,敌尸堆积公路两旁,泥浆血迹与野花碧草印染成绮。江水之滨,皖山之外。山兀突而峥嵘,水萦洄而激汰。乃淮左之屏藩,是楚东之绶带。而今抗战之场,自古兵争之会。地以险称,关因名大。当倭军之深入,痛国步之维艰。占舒桐以为穴,掠妇女而强奸。满地腥膻,沦中原于夷狄;迷天烽火,杂华夏于豺獌!我军痛敌焰之方张,孰拯生灵涂炭;恨妖氛之弥漫,谁收锦绣河山?爰是指挥劲旅,进袭大关……春雨春风,助歼倭之胜利;春花春草,艳抗战之英雄。”此赋详细描述了新四军四支队八团在大关歼灭日军的场景,由于大关地势险峻,新四军四支队多次在大关伏击日军。

1938年6月8日,日军占领舒城,13日占领桐城。陈国柱在《桐城被敌侵占》中写道:“舒城失陷又桐城,警报传来百姓惊,百二河山伤破碎,三千敌寇又纵横。焚馀庐舍嗥狐犬,燹后田园杂棘荆。远道遥闻父老哭,灾鸿遍地尽哀声。茫茫大地欲何之?劫后同胞痛乱离!故里已无干净土,他乡哪有太平时?铜驼遗恨永嘉祸,玉匣伤心德祜悲。晋宋前车应可鉴,何如抗战卫边陲。”作者注写:“国民党准备妥协投降,退至上游,桐城被日寇占领,人民无家可归,多来游击区诉苦,因而念及我民族千年来受异族压迫,如怀愍时五胡乱华,南宋末元军在杭州发掘坟墓之惨,皆由于当时内奸通敌不战所致。”

当得知9、10月四支队连续在安合公路伏击日军取得大捷后,陈国柱又作《秋季大捷喜作》:“花子棋盘殄寇频,五番定计妙如神。前方报捷重重至,忙煞幕中检秘珍。敌帐千棚夜警严,三雄夺骑智能兼。大关更显撼山手,廿四健儿巨寇歼……倭旗武运祈长久,题句今就半就擒,欲亡邻国竟亡身,惘伥闺中梦里人。我读倭函怜倭妇,夫君何事化灰尘。战术无如游击奇,连朝俘获妙于斯。题辞聊借阿兄句,不写前方喋血诗。”诗中棋盘(岭)、大关皆为桐城关隘要地,新四军多次在此伏击日军,其中在安合公路桐城棋盘岭段三次伏击日军,缴获大量日军军旗、信件,信件中多是“劝夫君早日回国”之类说辞,所以作者有“怜倭妇”一说,作者还在文末对新四军的游击战术大加褒奖。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他还在《壮士歼倭夺马回赋》中写道:“三战三胜于棋盘,破竹寒敌人之胆。”

除了陈国柱,还有其他新四军指战员用诗赋记录了桐城抗战。

1938年6月新四军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在桐安公路两侧活动时,一天夜行军遭日军火力袭击。突围后,团员范达夫写诗一首:“持枪疾走夜深阑,涉水翻山过小关。任尔强虏枪林急,游击健儿岂畏难。”文中将新四军战士深夜勇于强突日军关卡的情景描写得生龙活现。

原服务团战士张轼,则在《闻新四军安合路上伏击战皆捷感赋》写道:“……可敬新四军,红旗卷大江。燎原游击队,剿匪助种粮。伏击敌车队,日俘喊爹娘。切断交通线,七团威名扬。”诗中提到的新四军“七团”,其二营、三营主要活动在安合公路桐城段。

全媒体记者 何飞 通讯员 湛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对研究桐城抗战史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该电报内容如下
2025-08-08 15:14:00
棋盘岭“一地两设伏” 战例经典写入解放军战术教科书
...争爆发后,棋盘岭是日军的一条重要补给线,1938年9月,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在这一地段2次伏击日军运输车队,沉重地打击了日军侵略者,有效地支援了武汉会战。这一战,作为新四军八大
2025-07-08 16:54:00
巢湖村民自发筹款修缮五烈士墓续:桐城籍烈士的家乡人来祭拜
...闻讯 在巢湖市庙岗镇童集村委会上北份村民组,有一座新四军五烈士墓,1938年冬五位抗日烈士长眠于此。为了铭记这段历史,2017年和2018年的清明前,上北份的村民们自发组织
2024-04-03 21:05:00
安徽省桐城市:军地开展“勿忘国耻,矢志强军”主题系列活动
...”主题系列活动。“1938年9月至11月间,东进皖中抗日的新四军第4支队所部,在此多次伏击并重创了日本侵略军。新四军在桐城境内取得伏击日军的诸多重大胜利,使军威大振,民心大快
2023-07-12 18:10: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安徽作为华中抗战的领导中心和新四军坚持抗战的主战场之一,见证了无数英雄壮歌。近日,大皖新闻记者循着历史足迹,重访肥东褚老圩新四军东进抗日纪念馆等承载着民
2025-08-05 14:46:00
...日清晨,敌两架轻型侦察机在何家湾附近低空盘旋,三团指战员利用树林隐蔽,使敌机无法发现。敌机飞走后不久,三团直属部队发现了从六里汀方向进犯的敌人,并实施阻击。敌人依仗火力优势,
2024-02-01 01:24:00
...。不久,敌人调来平射炮,向七连阵地猛轰,炸毁了七连指战员的掩体。七连各部交替掩护,边打边退,向何宅子村转移。七连刚刚进入何宅子村,敌人兵分数路追击而至。何宅子位于通往张楼的要
2024-04-04 01:17:00
安徽籍抗日烈士方瑛:宁做枪下鬼,不做亡国奴
...,不做亡国奴”的铮铮铁骨,从自发组织抗日武装到编入新四军,始终奋战在抗敌一线,最终为掩护战友壮烈牺牲。2020年9月2日,方瑛入选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他的生命虽
2025-07-17 20:49:00
...人的兵力部署情况,并制定了缜密的作战方案,同时组织指战员进行了多次夜间战斗、白刃战、河川战、街市战演习,做好了充分的战前准备。1月18日晨,粟裕率领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指战员
2023-10-26 02: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