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台州日报
林 立
“双十一”失去诱惑力这件事,就连我这个从来不凑“双十一”热闹的人都感触颇深。
大概三年前,每到这个节点,我总能听到妻子告诉我:“我买了卷筒纸、洗衣液、洗发露、牙膏……”
而近两年,“双十一”什么都不买已成常态,甚至我们都会忘了“双十一”的存在。
“双十一”为什么没有吸引力了呢?尤其是对单身未婚年轻人这个最有消费活力的群体也可有可无了?
最大原因,我觉得还是消费者感受变了。
最初的“双十一”,是石破天惊的创举。各种实在的优惠,直接地冲击着追求实惠又向往精致生活的年轻消费者的心。所谓的“光棍节”,确实利用消费的快乐慰藉了单身年轻人。这个节日虽然是卖家、买家双赢的商业节日,但它真的有人文温度,有一种亚文化的特殊意味。
而随着这个节日的商业价值越来越浓,出现了越来越多同类型的购物节。这些不断变化优惠花样,例如“满多少减多少”游戏规则的购物节的利益的重心,逐渐偏向了商家。继而连“双十一”本身也变得乏善可陈,在诸多购物节中失去了光彩。在连续多年参与购物节消费之后,再不会算账的年轻人,也已经有“中计”的觉悟。
雪上加霜的是,大家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而提升,人人都握紧了钱袋,仔细寻找在各类购物游戏规则中“薅羊毛”的机会。而这时候的各大购物节,还在玩“满多少减多少”或者“成为会员可以折上折”之类的优惠,想要“薅消费者羊毛”。双方都在找“羊”,怎么还能靠得近?
其实消费这件事,如果想着省钱可以买更多,一旦过了度,所谓的省钱也是浪费。因为你会买来很多你用不着的商品,或者根本就不符合你心理预期的劣质品。
不管有没有购物节,想好了再买,永远最省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