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类器官可以替代患者试药吗?广东团队研究有新进展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9 13: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类器官可以替代患者试药吗?广东团队研究有新进展

研究在《细胞》子刊《细胞报告医学》以研究长文形式发表杨衿记教授课题组供图

中新网广州1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肺癌类器官可以替代患者试药吗?广东团队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肺癌类器官的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可准确预测肺癌靶向或化疗的临床疗效。该项研究于北京时间18日23时58分在《细胞》子刊《细胞报告医学》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

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杨衿记作为通讯作者,该院教授吴一龙和教授陈华军作为共同通讯作者。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利用动物模型来进行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而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他们尝试着复制和重建人类器官。于是,被称为“患者的替身”的类器官诞生了。

类器官,即是指它类似于组织器官。类器官是一种在体外环境下培育而成的具备三维结构的微器官,它取自于体内器官组织,在体外通过特殊的培养技术实现与真实组织器官的高度相似性,并能部分模拟真实器官的生理功能,能准确地模拟肿瘤内部环境以及对于药物的真实反应,是体外肿瘤研究及试药的模型。

肺癌是死亡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同时发生恶性浆膜腔积液(包括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和腹腔积液等)的晚期肺癌患者预后更差。

近十年来,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除了常规治疗手段化疗外,基因检测指导下进行的分子靶向治疗可延长晚期肺癌患者的总生存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靶向治疗后耐药机制不明的患者,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克服耐药性?多线治疗后没有标准治疗了,该咋办?肺癌治疗实践中存在诸多难题与挑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模拟原始肿瘤形态学和基因组特征的体外药敏试验模型来预测肺癌靶向和化疗的疗效,助力临床个性化医疗。

为突破这一瓶颈,杨衿记课题组从2019年11月起致力于3D体外肺癌类器官模型的建立与转化研究。

在本项研究中,课题组收集了107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的214例样本进行类器官建模,成功地培养了162例类器官,总成功率为75.7%,恶性浆膜腔积液来源的类器官成功率达81.5%,显著高于肿瘤组织来源的57.7%。

本研究共同第一作者、广东省人民医院博士生张婵媛在介绍研究项目时称,为了确保体外模型可以充分反映原始肿瘤的病理表型和基因型,模拟人体器官,该研究进行了病理学和基因组学的验证,类器官样本病理学与人体的一致率为77.6%,基因组学(体细胞突变)的敏感性达到70.1%,特异性为97.7%。以上结果证明了类器官可以反映其同源组织的病理表型、遗传背景和基因表达谱。

张婵媛说,在确保体外模型可靠的前提下,用类器官模型替代“人体试药”,进行了基于类器官模型的靶向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来预测临床肿瘤疗效,总体准确率高达83.3%。

据介绍,这是目前国际上肺癌类器官领域预测靶向和化疗疗效的最大样本量真实世界研究。该研究基于肺癌类器官的药敏试验结果准确地预测了该队列晚期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基于肺癌类器官的药敏试验是晚期肺癌非常有潜力的精准医学或个性化医疗的预测工具。

本研究共同第一作者、广东省类器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泽新博士说,“尽管如此,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虽然样本量较大,但仍需要多中心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他说,类器官对于免疫治疗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筛选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需要继续完善培养技术并解决临床应用壁垒。(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14: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褐扇小孔菌次生代谢产物    抑菌药理活性揭示
...所食用菌研究团队在褐扇小孔菌的药理活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揭示了褐扇小孔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抑菌的药理活性。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微生物学》。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广东省科学院微
2024-02-06 01:22:00
陈根:从瘫痪走路到盲人复明,马斯克公布大脑芯片新进展?
文/陈根关注科技领域的人应该对脑机接口已经很熟悉了。就目前来说,脑机接口最被期待的应用方向,就是帮助瘫痪的,或者是肢体障碍的患者群体恢复知觉。当然,这还仅仅是脑机接口最初级的应用
2023-11-14 11:56:00
移植猪肾猴子成功存活两年!Nature发布跨物种器官移植最新成果
...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跨物种器官移植,又有新进展了!最新一期的Nature刊载了一项关于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的研究
2023-10-12 17:10:00
...通过食疗改善患者典型症状南师大渐冻症研究课题组取得新进展本报讯(记者 何洁 实习生 王凌云) 4月1日,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渐冻症研究课题组在
2024-04-07 06:57:00
新突破!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成功开展肝癌介入隔离治疗技术
...缓慢,成为肝癌治疗的一大难题。针对患者后续治疗,在广东省器官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何晓顺团队的技术引领下,由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务部牵头,组建了由肝胆胰脾外科、肝病科、麻醉手术
2025-04-25 13:30:00
首例心脏泵和猪肾移植联合手术完成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异种移植取得新进展——首例心脏泵和猪肾移植联合手术完成科技日报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官网24日报道,该中心外科医生进行了首
2024-04-26 05:34: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东频道人民网广州5月21日电 (周睿)5月20日,“2023中国生命科学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以“生命科学·新理念新技术”为主题,以促进产学研融合为抓手,构建
2023-05-22 10:31:00
以科技之光照亮肺癌康复之路
...和疗效带来了全新路径。日前,孟祥姣教授围绕放疗技术新进展及其临床价值作了系统介绍,指出先进放疗策略与多学科诊疗模式正在显著改变胸部肿瘤的治疗格局。孟祥姣教授指出,在胸部肿瘤治
2025-08-26 17:30: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记者从兰州化物所获悉,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3D打印摩擦器件研究团队在3D打印高性能湿滑水凝胶材料与功能器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
2023-01-17 02:5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正气堂携全国首创正气茶饭系列惊艳亮相广州国际美食展
2025广州国际美食节,新茶食成了一大亮点。广州正气堂创造性地推出了新茶食——“全茶饮食”。广州正气堂创始人杨汤群受邀参加了开幕式并在台上作分享介绍
2025-11-25 15:45:00
东城中医医院互联网医院刘昌艺:互联网医院在多动症治疗中提供了新的服务入口
刘昌艺,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医近20年,系“京城儿科王”刘弼臣之子。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
2025-11-25 13:27:00
东城中医院互联网医院雷秀珍:互联网医院让心血管病患者在家享受“通脉”诊疗
雷秀珍,主任医师、传统医学师承老师、世界针联留学生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临床以及涉外医疗工作
2025-11-25 13:57:00
【健康科普】了解干燥综合征:不只是“口干眼干” 这些信号别忽视
鲁网11月24日讯你是否经常感到口干,即使频繁喝水也难以缓解?甚至夜间会因为口干而醒来,吞咽食物时也觉得不畅,需要借助汤水才能完成
2025-11-24 14:39:00
“云端”为桥,人文为脉:齐鲁医院随访服务新实践
鲁网11月21日讯在国家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的政策引导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
2025-11-24 14:39:00
山东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
2025年11月21日-22日,由山东中医药学会、山东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联合主办的“小儿推拿外治法黄河流域专科联盟赋能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大会”“
2025-11-24 14:45:00
德达医疗:以专业之力,为HYROX赛事筑牢健康防线
11月22 -23日,全球瞩目的HYROX赛事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激情开赛。这场融合跑步与健身的综合性运动盛宴,宛如一场盛大的狂欢派对
2025-11-24 15:52:00
专注女性健康,打造精品科室
苏州圣爱医院妇科诊疗中心作为医院重点科室,妇科诊疗中心始终坚守 “以患者为中心,以技术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 宗旨,聚焦 “专注妇科
2025-11-24 15:53:00
贝视清: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实力粉碎质疑
在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形势严峻,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寻求科学、可靠的视力健康服务。2024年,贝视清正式获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业特许经营备案企业
2025-11-24 15:53:00
实至名归!双蚁药业喜获“消费者青睐企业奖”殊荣
11月18日,由家庭医生在线主办的“2024-2025家庭常备药、营养食品/保健品、医疗器械及消毒用品上榜品牌”活动颁奖典礼圆满落幕
2025-11-24 15:53:00
国际视网膜高峰论坛百人会(IRS100)·2025 为视网膜疾病诊疗提供全球方案
11月21日至23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爱尔眼科长沙医学中心协办的国际视网膜高峰论坛百人会(IRS100)·2025(以下简称IRS100·2025)在湖南长沙举行
2025-11-24 15:54:00
清徐咸菜:坛子里的家常味
“吃的不好花样多,粥儿、拌汤、擀尖尖、剔拨股……”旧时人们常说的这句俗语,道出了清徐人日常饮食的朴素:无论是早餐的粥儿
2025-11-24 18:17:00
中国医生开创糖尿病逆转新路:62%患者实现停药 “2+N溯源系统法”推开慢病管理新大门
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糖尿病不再需要终身服药?你有没有想过,手机上的一个“健康任务卡”,就能代替药盒成为每日必看?你有没有想过
2025-11-24 19:32:00
香港新型CD4艾立克片剂一盒3594,抓住了谁的软肋?
中国免疫缺陷人群涵盖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规模庞大且挑战突出。原发性免疫缺陷(PID)患者超数十万,45.2% 确诊耗时超 1 年
2025-11-24 19:33:00
凝心铸魂强根基 赋能聚力显担当——新时代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高校作为党外代表人士的重要培育与汇聚高地,党外干部队伍既是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外干部队伍建设
2025-11-24 2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