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活着即为王道,上进害苦了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2 18: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此生未完成》是一本书,书的作者是一位上海复旦大学的讲师,名叫于娟。于老师一路走来十分努力,自幼成绩优异,最终攻读名校的博士研究生,顺利在复旦大学成为一名讲师,眼看学术界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除了学术和事业,于老师的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成为讲师之后,于老师顺利组建了家庭并且成为了一位母亲。就在大家为于娟老师顺遂的经历感到开心之时,谁也料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

在一次例行检查之中,于娟老师被诊断出乳腺癌晚期,生命只剩下最后的一段岁月。得知病情之后的于娟并未变得郁郁寡欢,在等待之中结束自己的生命,而是十分积极地将剩下的生命过完。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活着即为王道,上进害苦了我

首先,于娟将自己在病情最后时期当中的所想所得进行总结,并且汇编为一部作品,即之前提到的《此生未完成》。

并且在生命的最终时期,于娟提出了这样的思考:人的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书中是这样描述的:“之前的我朝着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用尽全力地向前跑去,有时候甚至像个傻子。在得知病情后我才明白,名利双收能够给人带来的短暂欢愉,人生在世,更该把自己的一切快乐,投入于长久的人生目标里。放眼望去,世间的名利权位,没有任何个不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然而,等到生命最终点我们才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带到另外的世界去的。”

“活着即为王道,众人记之。”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活着即为王道,上进害苦了我

只有面对生命终结的时刻,人们才会生发出这些感悟:人之将死之时,才会发觉,平日里的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休息不规律、心理压力过大等等都只不过是浮云罢了。

于娟根据这种观点,在书中提出一种劝告:如果平时有空余时间,不如好好陪陪家人孩子。把生活当中省下来想要买喜欢东西的钱用来给父母买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哪怕只是一个水杯、一顿餐饭、一件衣服,都是可以的。

如果能够与自己爱的人在一起,那么无论生活有多么的艰辛,都是快乐的。

这就是于娟在面对行将结束的生命时,所想到的众多感悟。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活着即为王道,上进害苦了我

在她心中,自己的离去会让三方感到痛苦:年迈的父母将会遭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剧,面临老年无人赡养的结局;自己深爱的丈夫会遭遇中年丧偶的悲恸;自己的孩子刚出世不久,却会早早地失去自己的母亲,感受不到母爱。

因此,于娟十分想要让自己的生命继续,不是因为自己不想面临死亡,而是不想让这三方难受。

病魔无情,深爱生命的于娟最终依然撒手人寰,留下无限的遗憾。此书也让人读来十分悲伤,怅然若失。

其实生活当中的很多人也像于娟一样,面对着十分有压力的生活,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会到生命终结的那一步。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活着即为王道,上进害苦了我

很多人为了自己想要的房、车、钱而付出很多,最终却发现身体已经不复当初。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们用自己的健康,甚至可以说是用生命换来的。

财富,只能是有生命的时候才能叫做财富,否则只能被称为“遗产”,这就是所谓的“有命挣,没命花”。

财富是可以有很多机会争取的,错失了短时间内的挣钱机会,还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获得财富,但是病痛却只能自己在当下来承受。

于娟的经历以及感悟,告诉我们这样的一些深刻的道理:

1、世界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会离开世界,但是绝大部分是病亡,只有小部分是自然死亡的。我们有可能都是前者。

32岁复旦女博士临终感言:活着即为王道,上进害苦了我

2、当你罹患绝症时,无论你如何劝解,身边的亲人都会花费全部的财产去帮你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治病机会,而当时的你也有可能已经失去意识了。

所以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状态其实就是在帮助家人减轻负担。

3、假如在生活当中不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被病痛所折磨。一般人面对这些长期的疾病都是抵挡不住的,所以势必要注意这一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疼痛与睡眠中心进修感言:见证一场生命的重塑之旅
我是一名来自江苏的麻醉与疼痛医学科大夫,因为在疼痛门诊接触到了一些同时伴有睡眠障碍和抑郁焦虑的患者,心生进修学习的想法,经过科主任推荐,报名参加了安建雄教授创办的“第七届麻醉创新
2025-04-06 15:24:00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华博士回母校潍坊四中举办博士讲堂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顺 通讯员 高海燕 潍坊报道8月12日上午,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苏华博士回母校潍坊四中举办博士讲堂活动。安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非,潍坊四中党委委员、副校长李国利,2
2023-08-13 20:39:00
孙卫东收到的物资一览!
...士孙卫东现在可以说是最有名的网红人物之一了,自从有复旦校友会救济他之后,孙卫东总算是不用流浪了当然了,在大家的支持下,孙卫东也是收到了不少捐赠的物资从现有的统计上来看,主要物
2024-01-17 10:38:00
复旦大学失联博士生遗体已找到,溺水身亡年仅28岁,更多细节曝光
3月15日晚,警方就“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失联”一事发出通报,经过调查最终在上址河道中发现宛某遗体,系溺水身亡,排除刑事案件。在通报中,明确告知宛某今年只有28岁,他是在14日凌
2025-03-16 14:02:00
复旦留美博士流浪街头16年,本人:想回国!
...友关注。流浪汉在视频中自述,他是江苏江阴人,54岁,复旦大学物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到美国读物理学专业硕士、博士,做了一两年博士后,此后又在华尔街从事了近两年软件开发工作。当被问
2024-01-06 11:02:00
杨延城一段获奖感言视频,意外出圈。日前,青年作家、哲学博士刘楚昕凭借小说《泥潭》荣获第二届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项。领奖台上,他手捧奖杯,声音颤抖,几度哽咽。这段承载着真挚情感与励志
2025-06-03 13:30:00
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辞世 生命最后时光仍每天工作:“很焦急,很多事要做”
...烨捷5月8日,著名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历史学家,复旦大学文科杰出教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裘锡圭先生在上海逝世,终年90岁。裘锡圭,祖籍浙江宁波,1935年生于上
2025-05-09 22:52:00
复旦留美博士流浪16年想回国,外交部热线回应
...一位邋遢流浪汉貌似中国人,就走过去聊起来,得知他是复旦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后来到美国又读到博士后,但已经在美国街头流浪16年。这段视频后来发布在社交媒体这位流浪汉被当年的同学和
2024-01-06 16:12:00
“留美博士”街头流浪16年引热议!复旦大学、原籍镇政府回应
...国留美博士,已流浪纽约街头16年,引发热议。1月5日,复旦大学校友会纽约分会方面告诉记者,目前可确认此人为复旦校友,已有当地校友自发组织并提供帮助。相关视频首发博主向记者表示
2024-01-06 09: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