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深圳舆情部
人民日报海外社交媒体截图
人民网葡语报道截图
近日,来自深圳南山的众擎机器人“前空翻”视频火遍网络,也引起人民日报、人民网及其多语种平台和社交媒体的关注。不少海外网友留言赞叹:“眼前一亮的新突破!”“佩服深圳工程师的创造力!”
这几天,深圳机器人“记者”也火了一把——全国两会期间,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带着各自的“记者”机器人奔赴现场,一起拍照、采访,与代表委员交流互动,备受关注。
今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热度飙升。作为创新之都的深圳,自然不例外。坊间热议的同时,一批深圳企业也浮出水面,走进大众视野。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深圳已汇聚人工智能企业2600余家,其中独角兽企业6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其中独角兽企业9家。
“重要的不是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争夺,而是底层科技创新生态的构建。”有观点认为,深圳新兴产业的技术突围,离不开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和上下游高效协同的支撑。
今年2月,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圳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力竞逐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赛道,推动机器人等产业创新集聚发展。
3月3日,深圳又连发4份行动计划,聚焦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
“这展现了深圳锚定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决心。”有评论表示,这座以创新为基因的城市,正以超常规的魄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跃升,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深圳正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集中资源力量支持产业发展,加快打造全国乃至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有观点认为,深圳在机器人本体方面有较强的硬件制造和技术攻关能力,但部分核心部件仍需突破。具身智能大模型方面,也有领先的基座模型和垂直应用,但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场景落地和生态协同。
日前,深圳提出推进全域全时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把整个城市作为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场,全面梳理和充分开发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机器人+”行动,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等应用政策,促进人工智能、机器人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一些网友认为,杭州“六小龙”爆火后,深圳虽有危机感,但更在意如何抢占先机,布局未来万亿级产业。
3月5日,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这一点,深圳很有优势,也值得期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8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