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薛宝钗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朋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18: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薛宝钗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朋友

如果我说“薛宝钗没有朋友”你肯定不信。因为在宝钗进府后,曹雪芹就写道:“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纪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美丽,人人都说黛玉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诩,目无下尘,故深得人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宝钗容貌好,品格好,性情好,样样都好,谁都乐意和她亲近,那她应该有很多朋友啊!可是,纵观整部《红楼梦》,大观园的姐妹们寂寞了倒更愿去黛玉那里玩耍,却从不去宝钗那玩闹。

那宝钗和谁是朋友呢?对于宝玉,宝钗简直拿他当孩子看,凡见到宝玉,必定劝他用功上进,惹得宝玉甚是反感;对于黛玉,宝钗表面上是很客气,也很照顾她,黛玉也把宝钗当姐姐,对她掏心掏肺,可是暗地里宝钗却和黛玉较劲;湘云倒是宝钗的铁杆粉丝,还说:“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是,这样一位好姐姐对她又怎么样呢?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搬出了大观园,也不在乎云妹妹乐不乐意;说好了中秋一起赏月作诗,却丢下她自己去了。所以,宝钗一个真心朋友都没有。

薛宝钗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朋友

宝钗样样都好,为什么没有真心朋友呢?她究竟失败在哪儿呢?

首先,宝钗败于“帮助别人,不求回报”。不求回报当然是美好的品格。但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这种交换同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即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得到的不少于所付出的。然而即使得到的不能少于付出的,但如果得到的大于付出的,也会令人们心理失去平衡。”宝钗是个热心人,别人有困难她都会出手相助:她帮史湘云办过螃蟹宴;给黛玉送来燕窝;偷偷地将岫烟所当的棉衣拿出来还给她;宝玉挨打后她又带来了治伤的药;薛姨妈还将新鲜花样儿宫花送给园中的姑娘们戴。她帮助别人实在太多了,却从不求回报,别人也没有机会回报给她。所以,时间一长,大家就会对这个热心的好姐姐敬而远之,只是为了不想欠她太多。

其次,宝钗并不是以真心对人。交朋友需要用真心换真情。宝钗对黛玉、湘云、岫烟的资助仅仅因为她们相对较穷,出于对她们的怜悯,而不是真心交朋友的。她和袭人非常要好,也常帮助袭人,但仅仅是为了共同的目的来拉拢统一战线,这里面是有利益关系在的,肯定不是友情。再者,宝钗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脸,一副标准的笑,看不出她喜欢谁,不喜欢谁,和谁好,不和谁好。她好像一个标准的模特,无疑拉大了别人和她的距离。所以,周围的人对她也是以礼相待,相敬如宾,却不是真心相对。而黛玉在这一点就和宝钗极为不同:高兴就是高兴,不高兴就是不高兴,情绪全都写在脸上。这当然会得罪一些人,但能给人以真实感,因此别人愿意和她交往。香菱找她学诗,妙玉和她是知己,紫鹃对她推心置腹,姐妹们闲了,便相约到潇湘馆小聚,大家说说笑笑,好不开心。

毕淑敏曾说过:“如果你有很多朋友,基本上就和没有朋友差不多。”宝钗就是这样一个人:从表面看来她有很多朋友,实则没有一个真心朋友。所以她注定独守空房,身边无一知己。

薛宝钗为什么没有真正的朋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7 00: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起探索薛宝钗的社交圈,薛宝钗都拉拢过谁?都是怎样拉拢的?
薛宝钗进京后,听从长辈的安排,为了实施金玉良缘一直寄居在贾府。她在贾府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温柔,贤淑,聪慧,并且十分理智的人。正是因为她的理智,她知道要实施金玉良缘离不开贾府从上到下
2024-12-04 09:43:00
...次登场,从其与众人的谈话来看,史湘云早和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相识,只是没有被作者描写出来罢了。这一次出场,史湘云就已经对薛宝钗表现出十分的敬慕之情,而对于林黛玉则屡有挑衅之举。
2023-04-21 10:27:00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什么会被误解?
...词。那个年代闺阁小姐读《西厢记》是很丢人的事,所以宝钗就特意叫了黛玉,私底下教导她不要读这些杂书。为不让黛玉难堪,宝钗还把自己小时候也读过这些书抖出来。黛玉听了宝钗的教导,又
2023-08-05 17:22:00
湘云为何会成为宝钗的迷妹
...且经历了从相识到相知的过程。亲密关系建立最早的,是宝钗和湘云。这不免让人心生疑惑,从亲戚关系上来看,钗湘是最远的;从个性特点上来看,她们处在两个极端:宝钗冷若冰霜,话少笑容也
2023-06-21 16:49:00
《红楼梦》十二钗薄命结局:薛宝钗早早去世,史湘云流落为乞丐
贾宝玉的婚姻对象,历来被局限在林黛玉、薛宝钗两人之间,即“木石姻缘”和“金玉良缘”,但学界一直流传有第三个人选,这个人就是史湘云。许多前人学者,都对贾宝玉和史湘云的姻缘给予了分析
2024-12-12 09:45:00
为什么53年了还是喜欢黛玉,因为永远她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多,面对死亡这件事黛玉从来都没有惧怕,就像她曾经对宝钗说过的一样,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可是她从来也不会因为生病而自暴自弃,就像李咏说过的一样,只愿对此生没有遗憾,只有不舍。黛
2024-11-12 20:09:00
...是禁书,可是戏曲到是不禁忌,也有些奇特的现象,反正宝钗当时就听明白了,就上了心,当时到是若无其事,第二天就找了黛玉来,要审一审黛玉,为什么宝钗要管这事,完全可以和别人一样呀,
2024-06-07 06:03:00
薛宝钗的真正结局,是与史湘云相携到老,可惜薛蟠无儿无女绝后了
在《红楼梦》这部传世之作中,宝玉、黛玉和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如同一部扣人心弦的交响乐,其中“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对比与交织,无不牵动着读者的心。宝玉与黛玉的情感,如同山涧清泉
2024-10-09 12:49:00
薛家人对怡红院的防守有多严?防了小姐,又防丫鬟
薛家人那年浩浩荡荡的进京,对外宣称是为了送薛宝钗待选,同时也是为了整顿京城中的生意。但这两件事情都是借口,薛家人是王夫人联系进京的,目的就是王夫人想要借助薛家实施金玉良缘,把贾宝
2024-11-29 10: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