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在这战乱的年代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非秦琼莫属。
谈及秦琼,大家可能熟悉的是《隋唐演义》中那位两肋插刀的男主人公,他的英雄事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隋唐演义》形容他“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三州六府”。
后来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横扫群雄,为李唐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在演义中他是“战神”,在民间传说中他是门神。
在正史中,秦琼也是赫赫有名的英雄人物,他19岁就崭露头角,其成名之路来源于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就是祝阿大战。
隋炀帝暴政,农民起义军四起
隋炀帝即位后,大刀阔斧搞土木建设,比如修建东都洛阳、大运河等。
除此之外,隋炀帝还西巡、开拓疆土,打压关陇贵族集团来巩固自己的权力,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发兵百万征讨辽东,当时山东地区的老百姓受朝廷压榨最厉害,当地男子除了从军以外,还要向官府缴纳军粮,连牛车、马车都被官府掏个干净。
当时隋炀帝在莱州打造军舰,工人下肢长期浸泡在水中无不溃烂。
又恰逢荒年,老百姓无路可走,于是山东的王薄首举义旗,拉开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很快得到了山东百姓的响应,队伍发展到数万人。
王薄率领这支军队在山东境内抢夺财物,并与隋军大战几次,每次皆胜,后来遇到隋将张须陀才吃了败仗。
张须陀就是秦琼的顶头上司,在这之前,秦琼作为一位普通士兵跟随隋将来护儿征辽东。
辽东之战后,隋炀帝让他回到家乡到张须陀麾下任职,此时秦琼还是一位普通的士兵,但是在张须陀手下秦琼开启了他的英雄之路。
大业九年(613年),吃了败仗的王薄与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农民起义军联手,大战张须陀部队的两万官兵,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隋炀帝众叛亲离,很多官兵碰到起义军都没有战斗力,有的稍作抵抗就投降,有的连样子都懒得做,直接打开城门投降。
唯独张须陀部队是个例外,他们骁勇善战,勇猛过人,尤其是主帅张须陀,他敢率领5个骑兵挑战两万农民起义军,这种胆识不是一般人能够匹敌,而且他手下还有秦琼、罗士信两位猛将。
第二年,张须陀听闻,叛军卢明月率领十几万大军来到祝阿(山东禹城),张须陀觉得卢明月胆子也忒大了,竟然跑到自己的地盘撒野,他不能放过这帮土匪,祝阿之战就此爆发。
危难时刻,秦琼挺身而出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下令再次征讨辽东,此时国内已是民怨沸腾,多数隋军不愿跟随隋炀帝远征辽东,于是纷纷逃亡,隋炀帝以斩杀逃兵来控制士兵逃跑,也无济于事。
这些逃兵都是隋朝经过训练的正规军,他们纷纷跑去投靠卢明月。
有了大量正规军和役军的投奔,卢明月就想挑战张须陀,如果打败隋朝的第一猛将,能够名声远扬不说,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到自己的麾下。
当张须陀听闻卢明月的十几万大军在祝阿活动时,准备到祝阿镇压叛军,但是此时张须陀手下只有一万多人,兵力只有叛军的十分之二。
而且张须陀手下一万多官兵大多都是新兵,隋军无论是战斗力还是兵力都不及卢明月的起义军。
双方战力悬殊如此之大,但张须陀却不胆怯,他率军与卢明月对抗。
张须陀作战勇猛,经过几次交战,没有溃败,只是打了个平手,双方在潍水相持不下。
不能速战速决对于隋军来说不利,起义军以掠夺为生,他们存有大量的粮草,而张须陀爱民如子,他不忍心抢夺百姓来补充粮草,张须陀与叛军相持没几天,隋军的粮草消耗殆尽。
此时张须陀进退两难,卢明月手下的骑兵多达几万之众,而自己却只有几千骑兵,剩余的一万多人全是步兵,如果逃跑,一定会全军覆没,如果不逃粮草又该怎么解决?
一天晚上张须陀显得格外郁闷,他便召集军中将士商议,他对部下说:“我们兵少粮尽,处境艰难,当务之急只能逃跑,但是叛军的骑兵是我们的好几倍,不出奇计没有胜算的可能,而且势必陷入重围,我准备用调虎离山之计。”
将士们听后非常气愤,大家本来就对隋炀帝颇为不满,先前看在张须陀的面子上才替国效力,现在隋军走投无路,逃跑得了,还玩什么计谋。
张须陀看出将士们的不情愿,于是他也不绕圈子了直接说:“我率领主力部队撤退,叛军一定会追击,谁愿意替我去偷袭叛军的大营,掩护主力部队撤退。”
大家听后沉默不语,谁都不愿当替死鬼,谁也不愿去冒这个险。
在关键时刻,秦琼挺身而出,他说:“如果张将军不嫌弃我没有带兵经验的话,就派我去吧。”
虽然秦琼只是一位普通的士兵,但是张须陀有识人之才,他看眼前这位人高马大的男子并非普通人,于是他满怀欣喜地答应了秦琼。
紧接着,一位名叫罗士信的年轻小伙也站了出来,他说他愿跟随秦琼去偷袭叛军大营。
祝阿大战,秦琼一战成名
张须陀分给秦琼、罗士信每人一千骑兵,让他们连夜埋伏在祝阿附近的草木丛中,等待偷袭叛军的最佳时机。
偷袭卢明月的大本营非常艰难,大营戒备森严,大营外围还砌有木制栅门,在栅门上面有不少的哨兵,秦琼、罗士信手中只有两千骑兵,偷袭大营非常艰难。
其实张须陀先前不是没有想到偷袭大营的难度,他采取的策略无非是牺牲一小部分人来保全大部队,此时此刻主力部队能否全身而退才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第二天一大早,张须陀率领主力部队撤退,卢明月发现隋军撤退后,立即率军追击。
当时张须陀的骑兵几乎都给秦琼、罗士信,自己手下只剩下几百骑兵,很快就被卢明月的骑兵追上。
在叛军的攻击下,几百名隋军死于叛军之手,隋军瞬间崩溃。
秦琼、罗士信看见叛军主力奔走后,立即冲向叛军大营,他们发现大营的木栅门紧紧关闭,但是他们却不畏惧。
罗士信、秦琼行事雷厉风行,他们立即放下马匹,冲上敌楼,击杀叛军,此时的叛军沉迷在等待卢明月凯旋而归的喜悦之中,看到隋军来袭,瞬间乱作一团。
罗士信、秦琼见叛军混乱之际,一路冲杀来到大营门前,打开营门,隋军蜂拥冲入大营之中。
秦琼、罗士信下令不要急于斩杀叛军,赶紧四处放火。
秦琼这样做是为了给叛军造成一种幻觉,让他们误以为隋军兵力雄厚。
其实卢明月留了几万叛军镇守大营,如果他们不被秦琼、罗士信的虚张声势所迷惑,可以一战将隋军击溃。
然而当他们看见大营周围四处纵火,误以为隋军来了很多人,叛军心想主力部队在前线作战,我们这点兵力哪是官兵的对手,瞬间军心涣散。
此时卢明月部正与张须陀部打得火热,突然发现自己的老巢火光冲天,卢明月心急如焚。
自他起兵一年多以来,积攒的钱财、粮草辎重全部放在大本营内,如果被焚烧殆尽,那么自己这一年多以来的努力全白费了,于是他赶紧跃马回援大营。
卢明月快要临近大营时,秦琼、罗士信率军从军营大门冲出,卢明月看见自己的大本营被烧毁,瞬间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叛军陷入一片慌乱之中。
张须陀看见秦琼、罗士信把工作做的如此完美,几乎超出了他的预想,他觉得这是歼灭卢明月部的大好时机。于是他立即下令回师,与秦琼、罗士信夹击卢明月部。
隋军斩杀叛军无数,卢明月带着几百骑兵突围逃跑,隋军大获全胜。
祝阿大战后,秦琼名声大振。可以说他用一个“勇”字把自己送上了英雄之路。
隋炀帝听闻后大喜,封秦琼为“建节尉”,这是他一生中获得的第一个官职。
隋炀帝时期设置一至九品的散官制度,共九大夫、八尉,“建节尉”属于八尉中的第一尉,为正六品的官职。
经过祝阿大战,秦琼从一位普通的士兵一跃成为中级军官,这一年秦琼只有19岁。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一句话形容秦琼再贴切不过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4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