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把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5-05-07 06:17:00 来源:瘦子财经

本报记者 贺林平

把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

三峡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 梁文栋摄

把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

明阳风电主机生产车间。 梁文栋摄

把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人与自然·走进零碳园区(工厂)看转型)

阳江阳西产业园区。 李 泮摄

温热的风,裹着淡淡的咸味;树干笔直的棕榈树,顺着一条滨海公路排成一字延伸开去;路的两边,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的厂房里,传出设备运转的声音,门口堆满了巨型、狭长的风机叶片……

“咱们现在所在的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阳江全市风电产业最为集聚、产业链最完备的区域之一。”说话间,广东省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何寰抬手一指,“你看,这里往南三四公里,就是茫茫南海,那可是一座巨大的风电‘聚宝盆’啊!”

阳江地处南海要冲,海域面积位居广东省第二,海上风电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目前,阳江海上风电建成及在建规模共计1300万千瓦;吸引了三峡、中广核、明阳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之一。

近日,记者走进南海之滨的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探访园区如何将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能”,为实现制造业零碳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依托绿色能源富集优势,阳江市率先探索和推动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何寰介绍,广东(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分为高新区、阳东、阳西3个园区,重点发展海上风电装备、特种钢铁、动力电池、储能设备等产业,“重点引入受碳排放约束度高、需要绿色标签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并构建由绿电为电源的园区供电体系,打造零碳制造业,逐步升级为零碳园区。”

在阳江高新区,规划用地430亩的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起步区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其中已建成的共计10万平方米的3座厂房,全部被绿华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用于开发生产面向欧盟市场的新能源电池产品。

公司总经理黎永兆介绍,此前企业生产的锂电池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现在,企业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市场。根据欧盟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规定比例的绿色能源,而且必须有据可查。

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零碳制造的定位,切中了企业转型升级的痛点。绿华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很快成立子公司,进驻产业园,预计今年下半年安装设备后投产。

要实现零碳生产,离不开绿电以及生产过程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阳江丰富的海上风能资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绿能”,为实现制造业零碳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以来,抢抓国家“双碳”目标以及广东省支持风电产业发展的机遇,阳江大力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重点招引三峡、华电、中广核等能源开发企业,积极布局绿色能源产业。全市规划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已超4000万千瓦,初步形成了以海上风电为引领,涵盖风电、水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能齐发的绿色能源供应体系。

依托绿能示范产业园,阳江以海上风电为基础、多种绿色能源产业及相关制造业构筑的零碳工业生产体系正在酝酿升级。“阳江人自古‘靠海吃海’。我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海上风电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以海上风电赋能工业,打造零碳制造业,是应时代发展需要,从绿能产业升级为零碳工业的绿色转型发展。”阳江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

阳江市主平台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宗庆介绍,绿能示范产业园将利用海上风电项目,物理溯源供电至园区和企业;同时,园区内还建设分布式光伏和配套储能设施。“经初步测算,园区可物理溯源绿电比例可达70%以上,园区电力碳排放因子可降低至广东省平均水平的四成左右。”

科技引领助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备,推动园区逐步走向零碳生产

零碳生产,意味着生产过程需要绿电,同时离不开科技引领的产业链支撑,这样才能实现全流程的零碳生产制造。

阳江绿能示范产业园以科技引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完备,以及生产工艺和产品创新升级。

“产业园构建集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储能电站和智慧能源管理等于一体的绿色供电体系,打造集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管理、综合服务等于一体的‘绿能’全产业链,这其中离不开科技引领。”何寰表示。

走进位于阳江高新区绿能示范产业园的东方电缆高端海缆系统南方产业基地,只见巨大的立式成缆设备自动运转,24小时即可绞合海缆5—6公里。登上128米高的立塔观光台俯瞰,出厂的电缆带经空中廊桥直接输送到专属码头出港入海。

就在10多公里外的海上风电场,东方电缆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根500千伏交流三芯海缆已投入应用,打破了国内外超高压海底电缆采用单芯海缆传输的局面。“三芯海缆占海面积更小、经济性更优,在节约用海资源、降低安装及运维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方电缆子公司广东东方海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经办主任朱晓杰说。

在三峡新能源阳江发电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台名为“三峡引领号”的风机模型造型奇特,引人注目。公司常务副总滕华灯点开一个视频,只见这台风机漂在海面上,随波浮动却岿然不倒。

“和一般的固定式风机不同,这种漂浮式风机是由锚链系于海底。”滕华灯解释,“它是个巨型‘不倒翁’,使用了不少创新技术,能抵御超17级台风,是海上风电迈向深远海的利器。”

目前,阳江已成立海上风电实验室等科创平台,与企业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项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走在全国乃至全球前列。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减少排放,逐步形成对生态环境友好的零碳工业。

建设能碳管理平台,推动绿电认证试点,零碳园区建设在摸索中前进

根据《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有关前期工作的通知》,实现“绿电直供”,就地、就近消纳绿电,是建设零碳园区的一个重要条件。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双向四车道的228国道从山海之间穿过。一边是碧波涌动的大海,往深处40多公里,便是三山岛风电项目的大片风场。另一边的缓坡已成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工地。这里正在建设的,就是我国首个海上风电海陆一体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项目通过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和总长115公里的500千伏海底直流电缆,以及在陆上建设海缆转架空终端站和500千伏直流架空线路,为阳江三山岛4个海上风电项目的绿电,架起一条外输的“高速路”。

“以海上风电项目作为主要电源,以绿电送出直供输配电基础设施为支撑,阳东绿能示范产业园建设电力供应充足稳定。”阳东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华清表示。

阳江建设零碳园区在摸索中前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2025年4月,国家能源局批复,支持在阳江建设高比例绿电供应园区,打造广东省绿色低碳外贸出口特色园区。目前,阳江市与广东电网公司及相关风电企业已就绿电供应、投资界面等问题达成基本共识。

能碳管理认证方面,阳江已委托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多次和国际机构对接交流有关碳足迹认证要求,利用“云、大、物、移、智”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园区能碳管理平台,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园区能碳管理工作。

据测算,园区全部建成后,每年可提供约33亿千瓦时可物理隔离可溯源且符合欧盟碳边境调节税认可的绿电直供,助力广东增强产业竞争新优势。

“阳江将做深做实绿能之都,推动绿能示范产业园纳入国家绿电直供、绿电认证试点,进一步打造国家级零碳园区。”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7日 16 版)/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步调应该更统一,步幅应该更踏实。长江春水绿堪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出发,依靠长江的哺育,彭泽工业园区的逐绿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2024-02-21 04:03:00
...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加快经济社会
2024-10-23 07:41:00
致力双赢!上海电气贡献固废治理东方智慧
...环节,亦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国家层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绿色转型指明方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协同推进
2025-03-30 16:17:00
只此青绿,美丽南京
...饭后,徜徉滨江公园,观飞鸟翔集、赏江豚嬉戏,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天蓝地绿水清景色新,让生活在南京的我们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绿色福祉。”市民李鹏点赞道。这幅美丽画
2024-06-05 06:56:00
大桥镇绘就生态文明建设“斑斓画卷”
...镇提供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如今,走进南湖区大桥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随处可见。多年来,大桥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先后八次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称号,以及3
2023-11-30 06:49:00
“绿”动新重庆丨打造全域“无废城市”样板 重庆“养”成2500+“无废细胞”
...践行。变“废”为“宝”实现经济生态双赢乡村,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也是构建“无废城市”的坚实基石与活力细胞。时近腊月,重庆市梁平区的柚子已进入成熟采摘期,空气中弥
2024-12-26 09:44:00
...全省奋力推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这一背景下,如何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县域经济?在追“智”逐“绿”中,福建破立并举,探索出一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破”的是
2024-02-19 06:42:00
无锡版“山海经”如何唱?新春第一会里找答案~
...明思想、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长期实践,更反映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题中之义。“蓝藻危机”倒逼无锡进行“绿色转型”。十几年来,从搬迁关停化工厂、淘汰落后产能,到打捞蓝藻、
2024-03-02 13:43:00
工业街区可漫步,园企共富可循环
...实现了步道贯通。“道路+”“公园+”融为一体,增加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度。围绕“生活圈+”,园区在绥德路段两侧布局了“洛克公园”文体休闲空间,“V领地白领公寓”“S06会客厅”艺
2023-02-20 05:4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平安银行被罚款1880万元
10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列表显示,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互联网贷款、代销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880万元;李丽红、庄燕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2025-11-03 18:01:00
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投母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东莞滨海湾人工智能产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3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东莞
2025-11-03 15:48:00
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全面冲出“正负零”,开启地上建设新篇章
10月31日,由中铁建工承建的狮山商务创新区数创国际产业融合发展项目顺利完成首个关键节点——主楼全面冲出“正负零”,标志着项目地下结构施工全面完成
2025-11-03 12:32:00
世茂服务二十年,再启温度新征程
2025年10月30日,世茂服务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双周年时刻”——成立二十周年、上市五周年。二十年深耕,见证了中国城市服务行业从物业管理到全域生态的迭代
2025-11-03 12:32:00
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正式开放 中国银行贵阳市观山湖支行携手多方创新推动反诈宣传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王静怡)2025年10月30日傍晚,贵阳市观山湖区首家“反诈主题咖啡店”在长岭街道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3 13:55:00
鲁网11月3日讯近日,建设银行泰安新泰支行成功为当地某高新技术企业获批2.94亿元授信额度,银企关系实现进一步加深,支行与辖内重点客户的沟通合作迈向新台阶
2025-11-03 14:01:00
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登记成立
近日,国科江城具身智能股权投资基金(武汉)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8.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
2025-11-03 10:24:00
今创集团成立航空航天产投公司,含AI业务
近日,常州今创航空航天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微小卫星科研试验;微小卫星生产制造;火箭发射设备研发和制造
2025-11-03 10:24: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新设智慧园区运营管理公司
近日,广州五零六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土地使用权租赁;园区管理服务;物业管理。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
2025-11-03 10:24:00
新石器成立智行科技公司,含AI及机器人业务
近日,芜湖熵宇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子夷,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
2025-11-03 10:24:00
叠纸网络在上海成立元叠文化公司
近日,上海元叠文化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网络文化经营;出版物零售;出版物批发;出版物互联网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苏州叠纸网络科技股份有限
2025-11-03 10:24:00
肖战告黑粉侵权案件审理终结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向寇某公告送达民事判决书。公告显示,肖战与其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件已审理终结,法院要求寇某自公告之日起30日内领取判决书,逾期则视为送达。
2025-11-03 10:36:00
建设银行泰安分行成功落地“智慧收款”收汇业务
鲁网11月3日讯为进一步加速优质客户的免审核和直通入账服务效率,提升对公跨境汇款差异化审核作业质效,为外贸企业营造“越诚信越便利
2025-11-03 10:55:00
免税店政策11月1日起“升级”,企查查:现存免税相关企业3.24万家
据媒体报道,近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
2025-11-03 11:00:00
三季报出炉 厦门上市公司营收稳利润增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李晓平)根据厦门上市公司协会披露,截至10月31日,厦门辖区68家上市公司三季报已全部出炉,实现营业总收入13284
2025-11-03 0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