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2-12-22 15: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2日电 (记者 李金磊)数字化3.0时代,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越来越多的虚拟人是否会取代部分真人职业?如何克服算法歧视,让人工智能实现可知、可信、可控、可用?

围绕上述热点问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接受了中新网专访,进行解读。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受访者供图

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

AI换脸、AI换声、三维重建、智能对话……深度合成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催生了美颜美妆、影视制作、智能客服、虚拟主播、元宇宙等应用服务,但也存在着被恶意利用的现象,一些不法人员用来制作、复制、发布、传播违法和不良信息,诋毁、贬损他人名誉、荣誉,仿冒他人身份实施诈骗等。

怎样抵御这些可能的“恶用”?梁正表示,对于深度合成,AI换脸是一个典型的应用。最近三部门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于规范深度合成服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根据规定,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显著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提供智能对话、合成人声、人脸生成、沉浸式拟真场景等具有生成或者显著改变信息内容功能服务的,应当在生成或者编辑的信息内容的合理位置、区域进行显著标识,向公众提示信息内容的合成情况,避免公众混淆或者误认。

梁正指出,使用个人肖像如果没有征得同意,就去公共互联网上采集使用的话,这属于违法行为。平台上如果有类似应用,平台就有责任去监督。即使是合法的使用,也要打上标签,让大家知道这不是真的,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深度合成内容产生的认知偏差和社会误导。如果平台自己去提供这一类服务,还要求用相应的工具去识别它不是真实的,这就对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合法合规,而且还要合意。” 梁正表示,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惩罚制度,个人要有维权意识,通过救济渠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从而减少AI被恶意利用的现象。

【科学的温度】AI换脸火爆的背后: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

资料图: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人机互动吸引观众。 汤彦俊 摄

虚拟人已经开始取代部分真人职业

近年来,虚拟代言人、虚拟主播、虚拟演员歌手,越来越多虚拟人在被推向市场。人们担心,虚拟人在未来或将取代部分真人职业。

“在娱乐、新闻领域,虚拟人的应用越来越多,因为它是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在梁正看来,虚拟人越来越多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已经在替代部分真人职业了。比如,现在很多虚拟新闻主播,还有电话客服越来越多使用智能语音服务。“这个替代它一定是会部分发生的。”

新生事物发展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梁正提醒,大家不要把真假弄混了,虚拟人的形象、内容、对话都是基于训练的结果,或者是事先编好的,如果把它当成真人的话,就会产生误导。

“比如说,跟对话机器人去对话要非常小心。对于有些敏感话题,因为它背后没有意识,是顺着你说的,如果没有干预就可能产生误导,但它没有办法承担责任。所以要对虚拟形象的深度合成打上标签,并限定它的使用场景。特别是在教育医疗这样一些敏感的高风险场景,人工干预是必须的。”梁正说。

梁正认为,虚拟人的应用总体要分场景,在游戏、天气预报、新闻播报等一些低风险场景问题不大,但如果是高风险场景,就要非常小心,虚拟形象能够做什么,什么不能做,要把界限划清楚,比如心理陪伴机器人,要评估它说的话带来的长期心理影响是什么样的。

下一代人工智能应该是可解释的

人工智能不离开算法,算法公平和算法歧视话题也备受关注。国外一些研究和媒体报道提到,算法开发者或算法本身根据大数据积累存在种族、性别、文化等歧视的可能性。

对此,梁正表示,算法是依据数据训练出来的,数据的有偏性是导致算法本身有偏性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算法歧视不是算法造成的,是社会本身造成的,是算法本身的技术特点所导致的,使用大量已经带有倾向性的数据,算法也就会作出一种倾向性的判断。

梁正指出,要想改变这种偏见,首先要纠正社会偏见。所以在使用数据的时候,要进行人工干预,在统计学上可以通过一些模拟数据来做一个平衡,但根本上是要赋予人工智能以常识,要把一些因果的因素考虑进去,而不是单纯只依赖于这种数据。

“绝对的算法公平并不存在。” 梁正认为,算法公平具有多维性,常常面临“不可能三角”式的挑战。在公共管理领域中,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者同时实现基本是不可能的。绝对的公平实际上在算法的设计中其实也是做不到的,关键取决于你要什么样的目标。

梁正表示,要实现人工智能可知、可信、可控、可用。可知也就是可解释,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复杂的层面,下一代人工智能应该是可解释的,如果说它不能够被解释的话,就会限制它很多方面的应用和大家对它的信任。算法可解释,这种条件下才能够放心去使用它。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黑箱,现有的人工智能是基于数据训练出来,你不知道中间发生的事,而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就是要在数据的基础加上知识,甚至要加上我们的逻辑,让它能够按照我们可理解的方式运行。”梁正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6:1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GAIA基准测试新纪录。DeepSeek、Manus相继火爆全网,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厚积薄发的有力见证,彰显出中国在该领域蕴藏的巨大潜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大模型所
2025-03-11 06:09:00
...,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10年,其中人工智能的烙印尤为深刻。从“包容、普惠、有韧性”到“以人为本、智能向善”,人工智能的发展传递出这样的信号:不仅要关注发展机
2024-11-26 06:30:00
人工智能的背后:微软和 OpenAI 的超级计算机在爱荷华州消耗大量水资源
9 月 10 日消息,微软和 OpenAI 合作开发了的人工智能系统 ChatGPT 需要使用超级计算机来训练,而超级计算机又需要大量的水来冷却
2023-09-11 10:56:00
【科学的温度】ChatGPT走红,人工智能离通过图灵测试还有多远?
...点”,到讨论AI绘画生成的二次元图像有多惊艳或搞笑,人工智能,似乎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同时,对于人工智能“不够聪明”、“存在危险”等声音,也持续浮现。现在很火的
2022-12-21 19:23:00
99.9999998%背后的AI慧眼
...了对产品缺陷的零容忍,如何把风险降到最低?答案是:人工智能!在这里,AI(注:人工智能的英文缩写)技术能够根据温度、湿度以及室外的气象数据,结合机器温度、原料状态,动态调整车
2024-07-09 14:40:00
【科学的温度】聂再清:AI时代,把更多决策权还给个人数据主权方
...数据接入互联网,究竟谁有权查看?Web3.0时代正在到来,人工智能应用越来越广泛,个人隐私数据和信息泄漏问题随之而来。隐私被泄漏,该找谁?如何做好数据保护和管理?人工智能被恶
2022-12-21 19:24:00
...体聚焦社会价值和语言价值。流行语是生活热点的反映,人工智能的突破使“ChatGPT”备受关注,第19届杭州亚运会催红了“爱达未来(@未来)”;流行语又是民间智慧的结晶,“尊嘟
2024-01-02 05:45:00
生动“拆解”人工智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李国盛《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张长水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你是否曾站在科技馆的人工智能互动装置前,惊叹于机器瞬间给出精准答案?你是否在收到网购推荐时,疑惑算法
2025-04-11 05:59:00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网
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当下火爆全网。该公司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MiraMurati)在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表示
2023-02-06 19:50: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卫凌云通讯员建萱)11月11日,京东集团成功竞得NO.宁2025Y05地块,京东集团南京研发中心正式落户建邺
2025-11-12 08:05: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安琪)11月11日下午,2025年“江苏省成果(专利)拍卖季”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专场活动在江宁开发区大数据中心举办
2025-11-12 08:06:00
红山路商业综合体打造“年轻力”潮流集中地
11月10日,红山路红山Sparkle耀市开启试运行,首批餐饮店、发廊、健身房等已开业。该项目为铁北红山国际社区商业部分
2025-11-12 08:06:00
2025年11月,“我在IT分销领域深耕三十多年,从诺基亚时代、摩托罗拉、苹果手机到笔记本、算力服务器,见过无数款软硬件产品
2025-11-11 14:38:00
同舟致远•共赢新程 泰凯英上市启航仪式在青岛隆重举行
11月7日,青岛泰凯英专用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在青岛市崂山区成功举行"同舟致远•共赢新程"上市启航仪式。崂山区政府、青岛市上市公司协会
2025-11-11 14:49:00
旅美博士青年钢琴家周海天:在理性与证据中寻找音乐之美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钢琴赛事在亚洲和北美活跃展开,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学术背景的青年评委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一位拥有中、英
2025-11-11 14:49:00
在中国,为中国 Brother第八届进博会迎收官,多元打印服务受关注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即将盛大落幕。全球知名制造厂商Brother以"In China
2025-11-11 15:20:00
Hape坚守对全球消费者承诺,积极布局供应链保障产品质量与供应
在接受《福布斯》(Forbes)杂志采访时,Hape集团创始人兼总裁Peter Handstein先生表示,目前整个玩具行业正经历一场"过山车"般的考验
2025-11-11 15:20:00
临沂,何以再造一个新商城?
鲁网11月11日讯 (记者 杨成喜 通讯员 胡一帆 于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小地摊开始算起,临沂的商贸生意已经走过了四十余年
2025-11-11 15:48:00
喜良观经济|第17个年头的“双11”,看看吉林人最爱买啥?
当“双11”进入第17个年头,“销售额”早已不再是外界关注的重点。与其相比,这一节点现已成为窥见未来中国电商行业发展方向的一扇窗
2025-11-11 15:57: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池州:“芯”产业闯出新天地
大皖新闻讯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中,产业集群化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的重要赛道。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池州市
2025-11-11 16:17:00
Shopee 11.11大促开场告捷,首2小时跨境销售额大涨11倍
2025年11月11日,中国 —— 东南亚及巴西领航电商平台Shopee年度超级购物狂欢11.11大促正式开启。开场2小时
2025-11-11 16:25:00
寒潮突至不用慌!波司登「一小时温暖圈」让保暖无需等待
“前一晚还穿卫衣,今早出门直接冻得打哆嗦,幸好下单后一小时就收到了羽绒服!” 上海白领李女士的经历,道出了不少人面对突发降温时的窘迫与庆幸
2025-11-11 16:27:00
结构升级倒逼迭代,电视行业开启价值升级新赛道
电视行业正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进行深度重构,其结构升级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价格攀升,而是实现了从购买逻辑到产品价值的全方位迭代
2025-11-11 16:29:00
中新经纬11月11日电 题:“双11”战事下半场,决胜关键在于“离消费者多近”作者 朱克力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今年“双11”期间
2025-11-11 16: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