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记者从雄安新区获悉,在安新县自然资源局、雄县林业中心开展的鸟类调查工作中,工作人员在白洋淀新发现4种野生鸟类。它们分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小鸦鹃,“三有”保护动物红嘴巨燕鸥、短嘴豆雁和尖尾滨鹬。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5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52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6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200种。
尖尾滨鹬。
今年以来,雄安新区各级野生鸟类主管部门积极推进鸟类保护工作。雄安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开展鸟类栖息地建设和保护工作,积极完善制度办法,开展科学研究,为新区鸟类资源的保护打下良好基础。安新县以观鸟爱鸟协会、志愿者和鸟类摄影专家为主体,组织专业技术力量,调动广大爱鸟志愿者、群众的积极性,开展爱鸟监测宣传工作。雄县持续抓好鸟类栖息地建设和野生鸟类巡查监测工作,采取“政府+民间协会+志愿者”的管理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爱鸟护鸟的浓厚氛围。
据介绍,2018年以来,雄安新区累计实施四期生态清淤工程,共治理鱼塘567个,关闭73家羽绒企业水洗工段自备水井,整治淀区农家乐133家、规模化以上畜禽养殖场378家。通过“引黄入冀补淀”及上游水库等多源补水,累计补水40多亿立方米;利用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空、地、淀”立体监测网络,监控中心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具备开展140余项指标监测的能力;确定8条巡查路线,由数十人组成的巡查队伍和180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专为鸟类在此栖息保驾护航;白洋淀淀区面积从约170平方公里恢复至约293平方公里;水质提升至Ⅲ类,进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极危物种青头潜鸭从“稀客”变“常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3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