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从有到优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03 05: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从有到优

新华路街道启动第二轮建设,方案制定关注居民最需要

毛锦伟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从有到优

新华路345号社区公共空间里,木制的“新华玩具交换屋”已开始运作。均 毛锦伟 摄

15分钟社区生活圈:从有到优

新华路359号新华里巷市民中心,左侧墙面上的功能木牌已经增加到15块。其中,“直播室”“小剧场”“博物馆”等一批木牌是不久前刚刚挂上去的。 ■本报记者 毛锦伟

走进三层楼的新华路359号新华里巷市民中心,左侧墙面上的功能木牌已经增至15块。其中,“直播室”“小剧场”“博物馆”等一批木牌是不久前刚刚挂上去的,这意味着市民中心这一常见的社区便民设施叠加了更多的功能,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服务。而市民中心之所以会开出直播室,这是新一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打造带来的改变。

在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已是家喻户晓。这个“圈”完善了社区的生活设施和服务,给每一位市民带来可感可知的生活便捷。“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行动工作要求。在一些启动较早的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打造已迎来了第二轮。今年3月起,上海首批试点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便在全市率先启动推进第二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规划。

“第一轮打造时,居民要什么,我们建什么,相当于从无到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第二轮打造则要做到‘从有到优’。”街道工作人员称,要做到“从有到优”,就要求相关规划方案制定时要更精细化。要先弄明白社区居民们真正需要什么,才能在现有设施上进一步叠加功能、提升服务。而“主动问计于民”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是最好的办法。

先听一听居民们对第一轮打造如何评价。新华路街道称,街道第一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了109个项目,目前开工率达到82%,完成率达67%。在第二轮启动前,街道通过线下走访调研和线上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了居民们对生活圈建设的获得感。调查发现,居民对第一轮试点行动中宜业、宜学以及宜居的住宅环境改善,宜游的慢行空间打造等方面认同度较高,对新建成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活动空间满意度较高。同时也对社区内老年食堂、菜场、体育设施、早餐点等便民服务设施布局提出了进一步需求。许多居民认为,辖区内公共活动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放共享,公共设施的运营管理和更新维护还缺乏长效机制。

第二轮打造规划的制定有了大致的方向。今年3月下旬,新华路街道就新一轮行动规划的制定开展人民建议征集。街道通过线上人民建议征集、提案工作坊、调研座谈会等渠道广泛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区居民、区域单位等社会、公众的意见建议。据称,征集共收到69条有效需求反馈、92条居民优秀提案以及8处潜在资源提议。根据市民的“菜场功能置换调整”等一系列建议,新华路街道将43个项目列入第二轮打造行动中。

不少项目是对现有设施的功能提升,如何细化操作,新华路街道又开展了一系列的“专项征集”。

新华路359号市民中心该如何进一步开放?专项征集中,有居民提出设立一处共享的直播空间,方便有直播需求的居民预约使用;有居民则提出希望在这里增设一些演艺场所,作为社区学校的一处分点;代表委员们也提出希望有一处接待市民的工作室……整合这些建议后,“小剧场”“直播室”“代表接待室”等一批场所应运而生。

在新华路345号社区公共空间“社区营造中心”,一块“社区生活圈提案墙”成了常设的人民建议征集点。居民们有什么个性化的建议,只需要填写一张提案卡夹到墙上,过一阵也许就会变成现实。记者在墙上看到,“社区玩具交换屋”“一平米保供菜地”“老人兴趣工作坊”“特色分享旅行屋”等大量市民提案刷新了社区管理者的想象力。一些建议已落地转化:在营造中心门口空地的一角,木制的“新华玩具交换屋”已经开始运作……

而在平武小区等多个小区里,第二轮生活圈的打造带来了直观的变化:精品小区建设时布局的绿化已经陆续升级为休闲空间“生境花园”,花园里种什么、怎么布局也都一一听取居民们的建议。如在平武小区里,一片“松鼠溪谷”取代了原先普普通通的绿化带,“如果不是居民们提出来,哪个设计团队会想到在花园里布局一块赤腹松鼠的栖息地呢?”

“接下来,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华山花苑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等一批重点项目都将全过程听取市民建议。”新华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华路街道第二轮“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将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次生动实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践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生·新所打造“城市游乐园”
...老建筑跨时空互动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长宁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上生·新所项目二期也逐步开放,不同时期的新老建筑互相融合碰撞,将为市民带来更多潮流生活方式体验。上生
2023-12-15 17:51:00
潍坊奎文区广文街道:着力打造“九和善治”社区治理品牌,建设“美好社区·幸福家园”
...史馆“四馆”,留存传承;获评全市首批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启用瑞联博阅图书馆3处城市书房,打造家门口的文化饕餮;新建囊括26项功能于一体的美好会客厅,打造潍坊非遗特色美食街
2024-06-14 09:03:00
...明区实施“一圈两场三改”项目,打造市民15分钟的文化生活圈重要部分。建设中,贵州省新华书店根据壹刻宝文化驿站的功能部署,将“文化驿站”的书屋、阅读服务、活动等功能融合到书房中
2023-07-17 02:27:00
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主题展进社区
...一个馆一座城”项目,以流动展览赋能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为社区创造更优质的美育环境。12月23日,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主题展进社区在长
2023-12-24 09:32:00
25个社区入选!四川省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公布
...设试点工作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智慧社区等工作充分融合,提升社区内市政基础设施、养老托育设施、充电设施、社区卫生服务、家政服务、文化体育、社区嵌
2023-10-13 12:26:00
织密社区养老网络 服务老年居民
...理发、助浴、修脚、餐饮等服务商加盟的一刻钟养老服务生活圈以及舞蹈、剪纸等数十项丰富多彩的老年社区文化项目。各个社区逐步普及物业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周期托管等养老服务模式,提升
2023-05-19 08:41:00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圈”出家门口的幸福
...城千圈万企”联动,便利居民美好生活。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近年持续走实走深,目前全国所有省份、一半以上地市已经行动起来,试点地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一刻钟便民生活
2024-01-17 15:20:00
走进社区循环经济分类生活圈
...齐晚报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回归生活走进社区循环经济分类生活圈3月29日,在米东区新华社区再生循环经济兑换超市,24小时营业的方式让社区居民享更多便利。 在超市称重回收区,社区居民
2024-03-30 04:01: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多地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圈”出城市幸福体验让百姓日常生活愈发高效便捷新华社记者为进一步便利社区居民生活,商务部组织开展的“2023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节”
2023-11-30 06: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