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6 07: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岳芳敏

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如何应对未来科技竞争?广东如何解决仍然突出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如何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这需要我们尊重常识,遵循规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抓实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制度创新驱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

把握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内在机理

产业与科技互促共生、相辅相成。一方面,科技是现代产业形成发展演化的内生动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源泉。历史发展规律表明,科技革命带来了工业革命。科研成果、科技发明转化为技术、产品及其商业化、产业化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另一方面,现代产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商业化,即科技创新发生的结果和归宿。科技创新促成新产业形成或现有产业降本、提质增效、提升竞争力。企业、产业、经济、社会、生态环保的发展需求推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不断发展,产业发展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产业链与创新链相融共生、互促共进,产业强依赖于科技强。从研发创新到加工生产制造再到流通营销构成的上中下游产业链,与创新链相辅相成、相融共生、共同演进。理论上讲,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是产业链的开启和链接过程,产业链是创新链的目的和归宿。创新链从0到1,即科研发现、原始发明,从1到10,即科研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再到100、1000……即成果的商业化、产业化应用创新,也就是新兴产业或未来产业形成,或将新技术应用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使产业通过创新获得新动能、新竞争力,从而强起来。产业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发展需求,会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构建科技自立自强、自主安全可控、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表现,也是奋斗目标。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引领、带动。当然,创新创业的元主体是人,是企业。总之,产业强是科技强的载体和归宿,科技强是产业强的充分必要前提条件。而科技强的实现前提是教育强、人才强。

制度创新是实现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根本动力和前提保障。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40多年来的市场化改革开放,就是一系列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建立让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深化的科技体制改革,让广东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已连续7年名列全国第一,从落后的农业省份跃升为制造业大省、经济大省。李约瑟之谜、熊彼特创新周期等理论和历史经验表明,科技创新需要产权制度、教育体制、科技体制、财政金融等制度创新驱动并提供制度保障、必需的创新生态环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的内在要求。其中,教育体制、科技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创新是关键。而教育体制是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当前制约产业科技创新的卡点堵点,就是基础研究、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其根源在于过去追求规模数量短期收益的绩效评价机制、投融资体制,在于束缚人的创造力的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回答“钱学森之问”,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必须加快全面深化改革。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激活培养创造力的教育。真正的教育不是用标准答案训练记忆力和解题力,而是保护和激发想象力、创造力、思考力,培养出有逻辑思考能力、独立判断力、有创造力的人。ChatGPT、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将对教育模式产生深刻影响。视频生成工具Sora这样的复杂模型的发明创新,表明第一资源——人才,是未来科技竞争的最终制胜法宝。正如华大集团CEO尹烨所说,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是实事求是、见贤思齐、充满正能量、想象力和好奇心的人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近些年来已经在推进,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需要加快推进高考体制改革。对此,大湾区核心城市,比如广州、深圳可以率先做出探索。

创新财政资源配置结构,增加科研支持资金并提升其效能,提高我省基础科研、原始创新能力。建议进一步加大新基建投资比重,用于增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解决“缺芯少核”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提高我省科研体系质量,增强我省科研水平、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体做法是:一是加大投入,做好未来教育、科研计划的顶层设计。针对当前高校有效科研成果不足、基础科研能力亟待提升的现状,加大对高校特别是基础研究学科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加大对高校教学创新、教学质量提升的资金支持力度,激励教师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科技强、产业强的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合格人才。二是深化改革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评价制度。当前高校分类评价制度未落实,仍存唯论文等“四唯”现象、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对此,应深化相关制度改革,使广大教师能够潜心于教学育人、基础科研。三是深化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酬结构改革。针对我国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薪资收入较低、薪酬结构中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等保障性收入比例较低,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负担重等问题,《关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保障激励兼顾的薪酬制度。我省要真正做到“视人才为珍宝”、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可以此改革试点入手为突破口,完善薪酬制度体系,创新绩效激励等配套机制,营造更多教师潜心科研的条件和制度环境,以制度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加快构建有利于开放创新、合作创新的体制机制。一是梳理并打通开放创新面临的堵点卡点。比如,改革当前教师、科研人员公派出国、出省参加学术交流、考察的硬性时间规定,下放管理权限,给予高校、院所自主管理权,让其根据具体情况自主审批有关时间。二是设立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常设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每年遴选5至10家校所企协同创新优秀者,并增加对其投资力度。三是在高校设立专职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链接企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四是以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抓手,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国内外合作创新。

作者系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制度创新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主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6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1-7月枣庄科技局助力千余家企业入驻“科融信” 平台,科创贷申请额达6.59亿惠及139家科技企业
...数据”等要素的协同配置,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强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锚定“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年”目标任务,围绕“6+3”现代产业体系培壮育强,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
2025-09-03 18:50:00
青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青岛: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制度保障朱铁一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时强调,开展科技体制
2023-09-20 03:36:00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20年来,在习近平同志的关怀和推动下,科技特派员制度在浙江广袤的希望田野上生根、开花,取得了累
2023-07-03 15:11:00
...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转化收益分配自主权等重大基础性制度创新,为下一阶段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深层次改革指明了方向,使科技工作
2024-11-16 05:57:00
...业需求。近年来,各地相继建立面向企业的科技创新咨询制度,但科研项目与产业需求匹配度依然较低。要加快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进一步健全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的科技计划
2024-05-15 08:50:00
...方式上,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这是核心要义,具体组织模式要根据需要攻关解决的科学、技术和创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作出安排,而不能简单理解为“大兵团
2023-01-02 05:00:00
时隔12年重新修订,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5月1日起施行
...条例》进行解读。突出特色优势为山东科技进步提供优质制度供给修订后的《条例》共11章66条,体例结构有鲜明的山东特色。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田丙昆介绍,《条例》在
2024-03-28 10:49:00
...产业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科研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模式。学校开展“双高”建设以来,科研工作立足“四个聚焦”,着力打造技术技能
2023-05-09 10:12:00
...,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坚持市场和政府之间有效配合,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协同发力,才能激励创新、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
2024-04-18 08:2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近日,厦门市商务局、厦门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促进直播电商产业园(基地)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以下简称《扶持办法》)
2025-10-13 08:47: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安徽往前赶 | “风神之眼” 开启智慧送风时代 美博助推安庆宜秀“智造” 出海
大皖新闻讯 “人在哪,风就到哪!”10月10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安徽往前赶” 集中采访团走进安庆市宜秀区美博集团安庆智能化制造基地
2025-10-13 09:51:00
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雄安新区分行指导下,中国银行河北雄安分行推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在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正式启用
2025-10-13 10:13:00
广州:“以税赋能”提振消费 黄金假期“好旺好彩”
羊城焕彩,共贺金秋。今年国庆假期与中秋佳节“快乐叠加”,又恰逢十五运会举办的冲刺阶段,广州旅游、餐饮、零售等消费场景迎来多轮热潮
2025-10-13 10:21:00
网友新手机号意外登录李玟账号,网易云回应
10月11日,有网友发文称,使用新办理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通过短信验证码直接登录了歌手李玟的账号。登录后,该网友还能在账号后台看到粉丝们发来的怀念私信
2025-10-13 10:34:00
雷军开启小米汽车高原测试,回应没舍得买8000元的小刀
10月12日,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微博发文:我们测试车队来到了盘龙古道,海拔3500多米,连续急弯的山路,30公里山路超过600多个弯路
2025-10-13 10:35:00
果立方郑州突围记:新消费品牌如何在中原大地完成势能跃迁
河南,一种新的入场规则过去,新消费品牌的“入场券” 似乎必须由北上广深来颁发:要在北上验证市场,因为这里聚集着引领潮流的年轻人
2025-10-13 11:01:00
2025 VDC安全与隐私分会:技术持续创新,夯实安全地基
2025年度vivo开发者大会于10月10日成功举办。此次大会以“同心•同行”为主题,开设主会场及11大分会场。其中,在安全与隐私分会上
2025-10-13 11:04: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可 通讯员 马传哲近日,在郓城农商银行重点行业营销专项汇报会上,某支行行长对升级后的智慧服务平台赞不绝口
2025-10-13 11:09:00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首张“职业弹幕人”罚单近期落地: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一家销售“燃咔果冻”的生物科技公司开出10万元罚单
2025-10-13 11:14:00
海尔空调双11将推可感知呼吸、可一键托管等新发明
与利物浦、巴黎圣日耳曼并肩,和中国女排同行!当竞技精神遇上空气科技,海尔空调以“可触摸、可感知”的千人“众测”开启双11
2025-10-13 11:39:00
填补空白!海尔智能门锁主导的《AI智能锁》团体标准发布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AI智能锁正成为市场新宠。奥维云网公布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超60%的用户愿为了AI智能锁而加价买单
2025-10-13 11:40:00
央视财经综合《新西兰先驱报》等媒体12日报道,美国微软公司将于10月14日起,停止对Windows 10系统提供安全更新和技术支持
2025-10-13 11:42:00
“大地之子”C位出道!深圳车展跨界顶流艺术IP,打造国庆打卡新地标
2025深圳国际车展在跨界融合中开辟新路径,通过引入现象级艺术IP“大地之子”,成功打造了一场艺术与汽车工业深度对话的盛宴
2025-10-13 12:10:00
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达成全面AI合作
10月11日,海尔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达成全面AI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海尔的全生态布局与阿里的全栈AI能力优势
2025-10-13 1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