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3月12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盐湖区试点动员暨培训会在运城市召开。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程书林,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志峰出席。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项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是对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全面摸底和深度挖掘。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1月起至2026年6月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山西省分三个阶段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对全省已认定、登记的53875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为做好这项工作,国家普查办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13个县(区)和2个军队营区开展国家级普查试点,运城市盐湖区被确定为全国古建筑类型试点和全类型山西省级试点。
王志峰表示,此次盐湖区被选定试点,既是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对运城的肯定和信任,更是鼓励与鞭策。要充分认识本次普查试点在全国全省的重要意义,将本次普查试点作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习总书记视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通过普查,真正摸清文物家底、查实文物价值,建立健全文物资源数据库,让文物管理“有数可查”;要准确把握本次普查试点的新形势新任务,勇于对标一流标准,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努力探索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原创性、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和经验,为全国、全省文物普查提供宝贵参考、做出运城贡献;要充分用好本次普查试点的有利契机,在实践中锤炼队伍、在工作中提升本领,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敬业奉献的本土化队伍。
程书林强调,开展普查试点,是确保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全面、顺利、精准、高效开展的“敲门砖”“探路石”。运城因“盐运之城”得名,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选择盐湖区作为山西省普查的试点,正是基于盐湖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
深刻领会开展文物普查的重大意义,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自觉、更大的力度扎实做好普查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保障
发挥好试点领导机构的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全省普查工作有条不紊推进。
三是明确试点要求
立足全局,积极探索,严格按照国家普查办要求,在3月底前完成实地调查与信息采集、数据提交、分级审核、成果汇总,通过试点发现问题、掌握方法、摸索路径,为下一步全省大范围普查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四是确保试点质量
做好对普查人员的培训指导,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检查核查,实施质量分级管理、逐级审核、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
五是营造社会氛围
围绕重要节点,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志愿者、社会组织和行业机构的积极性,全面营造支持普查、参与普查的浓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
据运城市盐湖区副区长柯彩云介绍,盐湖区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专门将“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列入全区重点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科学制定方案,压实普查责任,以盐湖为中心,将环盐湖8个乡镇办201处不可移动文物,划入此次试点普查范围,并积极对接,在省、市技术骨干力量支持下,成立11支普查队伍,制定试点工作方案,细化举措,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健全普查责任体系,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目前,各乡镇街道、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动员会上,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受省“四普办”委托,向盐湖区普查队员代表授旗。动员会后,业务培训会和实地调查随即展开。据悉,3月底,国家文物局将在太原举办华北五省普查培训;4月,山西省将分四个片区进行系统培训;5月,全省将全面展开实地调查。
参加会议的有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技术人员,山西省文物局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省级“四普”业务骨干和工作专班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运城市文物局、文保中心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盐湖区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及试点乡镇办相关负责人、盐湖区试点普查队全体成员。
(来源:山西文物微信公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