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瞒着家人在上海打工复读,在便利店看视频自学
经历三次高考,他终于成功上岸
4月8日,陕西省体考启动。
北京体育大学的大一新生李钊这天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更新了一段视频,视频里记录了自己两次高考失利,在家人不支持他继续复读的情况下瞒着父母报考,同时前往上海一边打工攒钱一边努力准备体考和高考的过程。他在视频的开头写道:“谨以此片记录我隐瞒家人,悄悄复读的一年。在此,也祝愿24年体考生成功上岸。”
经过转发,该视频一天之内就在微博上获得了1.3亿的阅读量,2.9万人参与了讨论。有网友评论,“这才是中国当下年轻人应有的精神面貌。”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联系到李钊,他为我们独家讲述了自己人生中这段励志经历。
家里人不支持再次复读
带着五六百元来上海打工、训练、学习
2021年,经历了第二次高考落榜后的宝鸡少年李钊消沉了两个月,决定继续考。他的文化课少了4分,因此他相信自己还有机会。但问题是,李钊的家人不支持他再次复读了。“我觉得就差了这几分很遗憾,一定要再试一次。”
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以下一系列计划:
1、自己去招生办报名高考
2、告诉家里人自己打算去上海工作了
3、去上海一边打工赚钱,一边训练学习
4、用赚到的钱去西安训练,直到体考
5、最后两个月攻读文化课
李钊一向善于为自己做人生规划,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住宿,习惯了独立的生活。“你这么小就离开家,肯定得对自己有规划才能过得更好一点。”
他借口外出打工需要一些费用,问家人要了千把元钱就出发了。扣除从宝鸡到上海的火车票,还剩五六百元。这是他为自己预留的几天食宿费用,因为不可能一到上海就找到工作。
虽然为自己规划得明明白白,但内心多少有些迷茫。摆在眼前的第一桩事情,下车后去哪里找地方住?再想得远一些,万一工作还没找到钱就用完了怎么办?以及往后如何兼顾工作、学习和训练的时间?甚至来年再考能不能成功上岸?全都没有着落。但是,少年的勇气战胜了他内心的犹豫和怯懦,他决心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一条道走下去。
西餐厅里做后厨
最喜欢在便利店看B站视频自学
抵达上海,李钊找了一家青旅,住了三天,直至敲定工作。
“上海的工作机会还是多的,但想找一个合适的不容易。因为我的首要目标是赚钱,要赚到足够支撑后面在西安训练和生活的钱。这样,就得找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他解释,“其次是因为我要去健身房锻炼,这里健身房普遍是上午10点开门,那我上班的时间就要合拍。”
面试了几份工作,他最终和一家位于静安区的西餐厅谈妥,去做后厨。
李钊住在员工的集体宿舍里,并在餐厅解决一日的餐食问题。他对后厨的工作并不陌生,他从初中开始利用假期打工,之前就做过西餐厅的后厨。因此,很快就能上手。
在上海打工的这段时期,他每天早上7:30起床,在8点前到餐厅。先给自己做点吃的,然后启动营业的准备工作。下午4:30下班后,他去健身房训练。每个周末的下午,则去田径场练。
体考项目包括100米、800米、铅球和立定跳远。每项占25分,满分100分。这些跑跳投的项目,让他不能远离田径场。
在上海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要找一处田径场并不容易,李钊找到了一个,但离他工作和住宿的地方很远,因此只有利用周末去。
而周末的上午和中午则被用来学习,起初他去图书馆,但去过几次之后,他发现还是在全家便利店学习更便利。“有些全家就餐区域特别大,而且人流量还少,基本上一整天都是空的。”最让他看中的一点是那里有插座充电,这样就不用担心看网课的时候没电了。
现实不允许他报专门的复读班,因此他平时都在B站上看视频学习。
“B站上的视频很全,而且有些UP主的教学水平很高。但是自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没有办法像在学校时那样不懂就问。”他解释,“你在学校可以问同学,同学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一下就给你解决了。但你要是自学的话如果有道题不会做,虽然说有答案,但你就是不理解它怎么来的。你想不明白的话就很难,又没人去跟你沟通。”
针对这种情况,他又加入了QQ答疑群。“你把问题发上去,就会有人告诉你,点一下你就通了。”
在兼顾打工和训练的同时还要学习,这种生活对于一个20岁的青年而言并不容易。他总是在觉得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对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的机会了,就拼一把。他有时候也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很了不起,并后悔之前为什么不能对学习上点心。
大年三十这天,李钊和来自这家西餐厅各个分店的员工一起度过。那晚,坐在一群陌生人中间,他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孤单。“公司聚餐很热闹,外滩也很热闹,但感觉(热闹)并不属于我,也许它也不属于每一个在上海的打工人。想家了。”
最后一个月的工资
给母亲买了一只足金戒指
等到2023年的春节将近过完的时候,李钊从餐厅离职,回到了宝鸡。
离开上海的前三天,上海下了一场雪,他觉得有点舍不得。
“我回去的主要原因是要参加高考体检,肯定得准时赶回去。”回到老家的他和朋友相约去放孔明灯,他在灯笼上写下心愿,祝愿自己这次高考成功上岸。
他在那里收到了自己最后一个月的工资,7000元出头。他拿这笔钱给父亲买了一条皮带,给母亲买了一只999足金戒指,感叹“自己赚的钱就是好使”。
然后,带着打工攒下的钱,他独自去到西安全力准备体考。而在父母面前的托词,依然是自己要去打工。
距离体考一个月的时候,李钊犯了骨膜炎。有一阵,他完全没法下地。后来虽然带伤参加体考,但还是在满分100里得到了96分,这个分数足以让他跻身全省体考前15名。
在体考结束到高考之间,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他想,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也是最后的试炼。
“这有点像我们跑(400+400)×3,就是当你跑完第一个400米之后,只能休息一分钟,立马继续下一个400米,并且这个400米的成绩还要达标。就这样,跑上三组。”他说,“我就是在跑自己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400米,而此时生理和心理的乳酸已经都堆积到了顶峰,可以无比清晰地体会到一种双重折磨,但会过去的。”
终于,在李钊人生的第三次高考中,他上岸了。
在这个故事里,李钊把一个体育生的坚韧和耐力发挥到了极致。在网友们为他吃苦和向上的精神感慨点赞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还算是幸运的。他说,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即使付出了也未必会有回报。
文/晨报首席记者 沈坤彧
图/受访者提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