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看“赣南粮仓”如何一减双增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5-10 05: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看“赣南粮仓”如何一减双增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东山镇种粮大户在进行工厂化集中育秧。

一种量身定做的农机购置政策能为稻农降低多少成本?在江西赣州市赣县区,全区整合涉农资金3500多万元,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购机后直接报账,使农机代耕等社会化服务一亩降低30元。

一块硒含量高达3mg/kg的富硒土壤能生产出什么样的品牌大米?在江西赣州市会昌县,独好的富硒土壤孕育出的“会昌富硒大米”,卖到了6.8元/斤的好价。

这样的场景只是江西“赣南粮仓”赣州市早稻生产的缩影。在种粮成本“地板”抬升和惠农补贴接近“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赣州市积极破局解难,从生产端、销售端发力,致力于降低粮农生产成本,走出了一条“生产增效、品牌增值”的路子。在4月早稻生产的农忙时节,记者深入赣州田间地头采访,探访“赣南粮仓”的这条路子是如何蹚出来的。

生产端:全闭环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种一亩田需要多少成本?赣县区湖江镇种粮大户叶才贵直言越来越贵。

他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传统种田,水稻种植人工成本400元/亩,种植500亩水稻最低需要支付25万元人工工资,加上土地租金30万元以上,仅这两项,就要支付成本55万元以上。再加上种子、农药、化肥、薄膜等要25万元,生产成本在100万元左右。而水稻亩产值2000元左右,500亩水稻产值也就在100万元左右。扣除成本,最好的结果也只能保本。

“从一粒种子到一粒谷子,中间近10个生产环节成本节节上升,高成本成为农民多种粮的‘拦路虎’。”叶才贵反映。

如何破解水稻生产成本高的难题?赣县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刘建华认为,政府、社会、个人必须协力在“两端”发力:一头是生产端,要在耕、种、防、管、收、运六个大环节环环降低成本,形成水稻生产降低成本的全闭环,让生产成本降下来;另一头是销售端,必须在稻米精深加工上做好稻米品牌文章,“储加销”全链条打造优质品牌大米,让粮农效益提上去。

降本增效不是一句虚话,包括赣县区在内的赣州各县(市区)政府和粮农说到做到。浸种育秧是早稻生产的第一个环节,降低成本就从此开始。4月初,在会昌县麻州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记者看到,大户们正在一个大池子进行浸种。一格池子能浸种1000斤,比起传统浸种,一天能省出半个工。

浸种之后要开始育秧。“秧好一半禾”,秧苗的质量对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决定性的影响。为了提升秧苗品质和降低育秧成本,赣州市政府规定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的乡镇至少建有1个水稻工厂化育秧中心。“工厂化育秧相比大田育秧,不仅出苗率高出10%、秧苗长得更高更粗壮;而且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一亩田可以少2—3人劳作。”叶才贵说,他种了500亩早稻,可减少100个劳力的人工成本。

一边工厂化育秧,一边进行机耕。近年来代耕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成本居高不下。在赣南区县,代耕一般需要120—160元/亩。而要降低成本,重点是出台政策激励更多农户购买农机,形成有序竞争。赣县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罗宗健介绍,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区财政每年叠加补贴600万元用于农机购置补贴外,赣县区还整合涉农资金3500多万元,由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直接购置农机后到区农业农村局统一报账。这样一来,由于农机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降低了社会化服务成本,代耕一亩田可以降低30元左右服务费。

湿稻谷烘干补贴160元/吨,稻谷运到粮库卖补贴运输费10—50元/吨……赣县区“真金白银”支持水稻生产,这样的补贴力度在赣州少有、在江西全省罕见。

除了水稻生产各环节的单项补贴,赣县区还对规模种稻进行补贴,种植100亩以上、500亩以上水稻两季分别补贴120元/亩、400元/亩。湖江镇松树村脱贫户张祖峰去年本打算只种植85亩水稻,湖江镇镇长袁巍伟上门做工作,引导张祖峰种植了100亩。达到了100亩,张祖峰增加了20元/亩的补贴。“增领的2000元补贴能干什么?可以拿来购买复合肥用作15亩左右的底肥。”张祖峰说。

正是因为全闭环提高种稻的积极性,作为赣县区的产粮大镇,湖江镇早稻面积从去年的8000亩增加到今年的1.2万亩。

销售端:全链条打造赣南大米品牌

一种脐橙让全国人民家喻户晓,这就是赣南脐橙的品质和品牌魅力所在。从赣南脐橙身上,赣州农业农村等部门找到了赣南大米品牌赋能的强大动力。

“农产品销售难、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愈显突出,关键原因在于农产品过剩、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市场溢价不高和竞争力不强。品牌是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好的农产品不仅看产品质量,更注重品牌影响力。”赣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晖认为,唱响赣南大米品牌核心要打好“富硒”牌。

会昌不是产粮大县,但县内富硒资源丰富,有富硒土壤约128.12万亩,是全国30多个富硒地区之一。2022年,会昌县开创“1155”的富硒产业发展思路,投资3.2亿元打造“会昌独好·小密硒谷”产业园,高标准种植富硒水稻,2022年富硒大米产量达300万斤。

全链条打造品牌大米从生产环节开始。会昌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富才介绍,在生产端,会昌引入京东农场生产标准,通过与赣南科学院合作开展富硒品种筛选、天然富硒土壤改良和富硒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创新等攻关,采取“县振兴集团+乡镇子公司+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的五级主体经营合作模式,确保富硒大米的质量,达到生产标准化。在销售端,会昌利用京东的平台开展营销活动,稻米基地产品统一使用“京东农场”品牌以及“会昌独好”区域公用品牌,不断丰富产业业态,提高品牌的吸引力、影响力。

“会昌独好”品牌富硒大米给会昌带来了独到的收获,2022年带动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西江镇种粮大户杨华南的大米,在取得大米富硒产品认证后,每斤价格从3元上涨到现在的18元,销售额达100多万元,优质品牌大米销售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江西产粮大县于都富硒土地面积约1012.53平方公里,占调查区总面积的52%,在赣州18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一。于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福介绍,为了全程打造富硒大米品牌,于都县农业农村局持续推进扩面种植、产品研发、标准编制、营销推广、品牌建设“五大行动”,“于都富硒大米”企业标准获评全国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我们公司在梓山镇种植了800亩富硒水稻,5公斤装品牌大米卖到了98元的好价格。”于都县水燊林农业综合开发公司负责人说。

宁都是全国产粮大县,宁都“虔农”富硒大米通过打好“富硒”牌,市场价高达86元/斤,实现了品牌赋能。

大米优品倒逼赣州全市18个区县引导粮农在多种多产基础上追求优产优种。会昌县超过六成的水田都是小块田,但机插秧率超60%,今年早稻生产超任务完成1000多亩。“为了优产优种,我们是上下联动。在县级层面,推行早稻生产县领导‘既包亩数、又包亩产、更包质量’,县委书记、县长包领早稻生产任务1000亩。在县领导的带头下,粮农铆足了劲头发展粮食生产,动员老表种、组织大户种、合作社兜底种,切实增强了种粮积极性。”李富才说。

4月中旬,记者在会昌县麻州镇齐心村春耕现场看到,刘文彬、曾胜兰夫妻俩正驾驶小型旋耕机在一两分小块的田地里机耕。由于是山区田块小,难以掉头的旋耕机时常“抛锚”,刘文彬加紧维修农机,曾胜兰则忙着整理秧苗,泥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但春时优产夏时丰收优价,粮农们再累再苦也愿意。“我今年代耕600亩田,自己还种了6亩多早稻。产品牌米、算丰收账,哪怕一分田我们都不会抛荒。”刘文彬溅着泥浆的脸上绽开了笑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0 07: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市、区)40余家企业在近百种产品参展,展现产品涵盖赣南脐橙、赣南茶油、赣南高山茶、赣南甜柚、客家腊味、有机蔬菜等。期间,与会代表们前往赣州市首张“圳品”获证企业——江西五丰
2023-11-20 21:01:00
江西赣州:在保护中传承 助力客家非遗“活起来”
...青年网赣州10月27日电(记者邓洪海宋莉)“客家摇篮”赣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文化分布区。世世代代的客家人在赣州这片热土上开拓耕耘,浸润了赣州奇山秀水的灵性,创造了璀璨夺目的
2023-10-27 21:27: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为切实保障赣南脐橙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维护赣南脐橙商标品牌声誉,严厉打击赣南脐橙地理标志假冒侵权违法行为,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市场监管局在全县范围开展
2023-11-29 21:13:00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 通讯员魏金豹)近日,江西供销(全南)冷链物流园“赣广深”冷链物流干线开通运营。该干线是由全南发往广州、深圳,并由广州、深圳返回全南的日发双
2023-06-11 06:46:00
上赣南红,抢百万消费券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本地一周网络热点盘点——上赣南红,抢百万消费券扫码了解详情 (本版图片来自小红书)□记者刘航上周,大家心心念念的消费券又来了!超过百万!上周,高考成绩出炉,人
2023-06-26 05:28:00
赣南脐橙醒目亮相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举行赣南脐橙醒目亮相本报讯 (曾建文)近日,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本届农交会围绕“奋进新征程、强农促振兴”
2023-11-24 01:27:00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本报讯 (记者钟雅欢) “过年了,请给我们观众说几句心里话吧!”“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健康……”近日,2023赣州春节联欢晚会七鲤古镇主会场彩排现
2023-01-19 03:58:00
红色赣州 今朝更红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红色赣州 今朝更红——赣州市教育系统开展红色文化主题系列活动综述教师向学生讲解赣南红色文化知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研学基地。 学生阅读地方红色校本教材。□记者刘
2023-01-09 04:33:00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 通讯员王春香)近日,赣州市首批“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揭牌,分别为赣南创新与转化医学院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会昌县周末工程师人才驿站、龙南市周
2023-02-19 06:5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