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时光回溯到1919年,首钢的前身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炼厂诞生,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钢铁情结,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排头兵、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进步的引领者。改革开放年代,首钢是全国第一批企业改革试点。进入21世纪,首钢是中国第一家从城市搬迁到沿海的钢铁企业。百年首钢,堪称中国钢铁工业的史诗和传奇。
北京冬奥会期间,潘晓智在滑雪大跳台旁边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随着中国小将谷爱凌、苏翊鸣的完美腾挪跳跃,首钢滑雪大跳台飞进全球视野。百年首钢抓住冬奥机遇,脱下“钢铁巨人”厚重外衣,涅槃重生,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而这背后是无数首钢人的奉献与坚守,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新时代首钢。
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是世界性难题,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的议题之一。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既有场馆设施等物质遗产,也有文化和人才遗产,这些都是宝贵财富,要充分运用好,让其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能,实现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
在此次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首钢的潘晓智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他是首钢滑雪大跳台的建设者,也是冬奥期间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的运行管理者。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从规划选址到交付使用、从组建运行团队到享誉世界,他亲历了全过程。会后,他坚定地说:“荣誉属于全体首钢人。接下来,我将继续发扬首钢精神,集中力量履职尽责,推进重点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加快项目规划建设进展,为实现首钢园区‘四个复兴’,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贡献力量。”
建设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
入冬的北京,暖阳和煦,晴空万里。坐落于北京长安街西延长线上的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简称“首钢园区”),洋溢着别样的生机与活力。路上穿梭的无人驾驶汽车、人来人往的香啤坊、钢铁工业风的咖啡屋、各种论坛活动及首发首秀首展……从钢花飞溅的重工业基地,到个性新潮的网红打卡地,再到都市型产业社区的崛起,首钢园区正用创新理念勾画着工业遗存的全新图景。
“北京冬奥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收尾工作同样重要。”潘晓智说,“我现在在规划设计部,主要负责首钢园区手续办理和规划设计。目前,工业遗存改造的基本构架已完成,园区北区还在开发建设。”
1987年出生的潘晓智是浙江人,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2016年元月与首钢建投结缘,“首钢转型时期大美的工业遗存,以及平台的广阔让我毫不犹疑地加入了这个大家庭”。进入首钢后,他的首项任务就是滑雪大跳台场馆选址,“能成为首钢滑雪大跳台第一版设计方案的参与者,我感到十分骄傲”。
潘晓智介绍说,起初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国际雪联希望在城市中心选址,首钢设计团队提供了“首钢方案”,同台角逐的方案还有鸟巢、张家口颁奖广场等。最终,首钢园北区的冷却塔等工业遗存和大美风景得到了冬奥组委、国际雪联和国际奥委会的极大认可,滑雪大跳台顺利落户首钢园,成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场馆。
“我们收集了以往各赛场的搭建尺寸,发现由于是临时搭建,各赛场的尺寸都不一样。而我们要建永久使用的,所以需要把大跳台标准化,并且可以随着运动员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满足今后赛事的举办要求。”潘晓智说,首钢滑雪大跳台作为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的赛道,赛道规划设计、建设又存在众多空白领域,没有先例可循。
为此,潘晓智会同各国专家对赛道日照、防风、防护、照明、造雪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先后完成大跳台建筑造型及大跳台本体的结构体系概念设计工作,并且通过不断对方案进行优化,完成赛道本体、裁判塔及看台的施工图设计工作。结合以往国际赛事的经验、国际雪联的要求,完成赛道防护、照明、造雪专项设计方案。最终,“雪飞天”赛道本体设计于2018年7月通过国际雪联审核,取得赛道坡面认证,通过了新建雪上场馆绿色三星评审。
“我们管理着一个‘国际纵队’的设计团队,怎么管理好、让这些团队衔接更加顺畅需要一定智慧。”潘晓智说。首钢作为业主单位,他所在的项目部事无巨细,对首钢滑雪大跳台的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都要进行全力支撑。当时,参与设计的团队有五六家,还有涉及系统集成的、造雪、竞赛照明、泛光照明、防护网、固雪设施等各个团队和国外专家团队,以及如交通流线规划等多家专项团队。他说:“如此庞大的队伍,如何集成到大跳台项目上来,首钢建投、首钢技研院、首钢工程、首钢建设等首钢项下单位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体现了‘首钢智慧’。”
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创造历史“飞天”摘金,赛后她表示, 所有运动员都告诉她,首钢大跳台是自己滑过最好的场地。“能够得到运动员的肯定,使我激动万分,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成功交付,完全是首钢集体智慧的体现。”潘晓智说。
“再晚点、再冷点、再累点也都值得”
2018年12月,首钢滑雪大跳台开工建设。2019年7月底,接到沸雪世界杯将于当年12月在首钢滑雪大跳台举办的消息,这为大跳台项目的建设按下了“快进键”,所有参与设计建设的干部职工“5加2”、“白加黑”,全力赶工期。在全体首钢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下,首钢滑雪大跳台于2019年11月27日完成交付,比计划交付时间提前6个多月。
北京首钢园里的滑雪大跳台
在短短300多天里,首钢人用“首钢担当”将大跳台项目从图纸变成了实物,从设计理念变成了现实,既满足了赛事需求又兼顾了空间、功能、结构、安全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此期间,潘晓智以“贴近现场,靠近一线”为工作准则,每周在大跳台现场组织召开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施工技术对接会,针对设计图纸、现场施工建设等相关技术问题进行集中答疑解决。他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问题清单,根据完成实际情况进行逐一销项,直到问题最终解决。通过一系列举措,他和团队在建设期间累计解决关键问题60余项,其他相关技术问题300余项,确保了大跳台的功能、景观设计细节在施工阶段得到顺利实施。
大跳台建设完成后,坡面全是光滑的钢板,而且助滑区和结束区都是37度的陡坡,雪在上面固定不住,13.5吨的压雪车上赛道塑形就更不可能实现。发现这个问题后,团队连夜商讨解决方案,通过精密的计算,最终确定“打螺栓”的方案将一系列问题解决。
为了使大跳台一年四季都可以充分利用,潘晓智和团队为首钢滑雪大跳台设计了“一长一短”两种螺栓,有固雪需求时使用长螺栓固定疏水垫和固雪网,增大雪的附着力,其他用途时采用短螺栓使坡面平整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首钢人更是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焊接螺栓这件事绝对是个技术活。”潘晓智说,首先要在薄薄的坡面钢板上打孔,几百个孔不但要跟钢梁契合,还要将螺帽先嵌入,再进行焊接。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泛光照明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 潘晓智说,如今首钢滑雪大跳台夜晚灯火璀璨、晶莹剔透,被人们亲切地称作“水晶鞋”,这都得益于大跳台的泛光照明。建设时期,各单位、部门都在赶工期,泛光照明只能等后半夜施工结束后才能调试。“那时已经是深秋,晚上的风很大,调试时很冷。但是最后晶莹剔透的效果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有了这种效果,我们觉得再晚点、再冷点、再累点也都值得。”潘晓智坦陈。
沸雪世界杯交付的前几天,潘晓智的儿子降生,但他也只是回家陪了妻子不到24小时就重返岗位,直到沸雪世界杯圆满结束才回家。“我永远要感谢妻子和家人对我的支持。”说话间他的眼中泛着泪花。
2019年12月,沸雪世界杯在首钢滑雪大跳台成功举办,潘晓智作为场地技术小组一员,制定了场地运行设施手册和场地运行风险应急预案,并在赛前顺利解决了临时设施布局、临时看台搭建、防护系统安装、压雪车运维等一系列场地运行技术问题。他说:“沸雪世界杯圆满落幕那一刻,紧绷的心终于得到了释放。”
做“补缝剂、黏合剂”,全力保障赛时运行
2020年7月,潘晓智从首钢选调至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作为最早一批加入场馆团队的成员,他通过认真学习和刻苦钻研,由一名场馆建设者转型为场馆运行工作管理者,负责首钢滑雪大跳台从运行计划向赛时运行推进的场馆管理工作。
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运行团队组建初期,潘晓智作为首钢与团队的桥梁协助场馆团队运行秘书长完成7版设施手册和3版运行计划的编制工作,相关运行计划形成的汇报方案,分别在国际奥委会第10至14次场馆审议会上,向国际奥委会及相关利益方进行了运行工作的陈述,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国际雪联及相关利益方的肯定;编制完成的场馆疫情防控运行方案经过主责部门、防疫专家、奥组委领导三级审议后作为最终方案进行落实;联合风险管理业务领域配合场馆主任层集中组织开展桌面演练2次、全要素综合演练3次、与属地政府开展内外联动演练3次、配合OBS完成着装彩排2次,参与培训演练超2000余人次,有效检验了团队的应急能力,为进一步做好赛时运行保障积累宝贵经验。
作为场馆通信中心业务领域经理,潘晓智紧紧围绕“场馆管理作为补缝剂、黏合剂”的重要作用,担当起承上启下、联系左右、协调内外、沟通四方的枢纽综合作用,以“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的精神状态,克服各种困难挑战,通过对国外相关赛事的实地考察和对历届世界杯比赛视频的研究,明确了竞赛功能需求、运动员的比赛流线,逐步探索并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统筹管理机制,编制了《场馆运行关键任务和时间节点》,使团队进一步梳理了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不同筹备阶段的工作重点任务,为后续筹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序、高效的指导依据。赛时,他还制订了《场馆团队每日运行计划(DRS)》,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使整个团队的工作有了一个统览全局的时间计划,强化了各业务领域与竞赛的紧密衔接,保障业务领域之间的密切配合,确保赛事运行顺利、顺畅。
在北京冬奥会赛时阶段,潘晓智所在的场馆通信中心业务领域完成与北京冬奥组委调度中心的赛时指挥汇报体系;完成对运行团队赛时运行的编制、记录、上报和处置工作;赛时每日发布《赛时场馆每日运行时间表》13份,涵盖赛时运行任务998条;完成51份《场馆每日运行报告》的编制,共计1382条运行报告;制定完成运行分区12份,合理有效的保障场馆各时段的运行工作。
工作中的潘晓智
“站好最后一班岗是我们的职责。”潘晓智说,北京冬奥会期间,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运行团队自元旦开始至冬奥会结束,全体首钢团队保障人员放弃了包括元旦、春节在内的所有假期,全力服务保障冬奥赛时运行,首钢集团参与大跳台服务保障人员共244人(含劳务外包人员),其中管理人员43人。
作为通信中心经理的潘晓智需要第一批来、最后一批走,“比赛结束后的一周,2月23日是场馆运行团队赛后工作的最后一天,当天我们和首钢保障团队坚守到当晚调度会结束,场馆一切运行完毕后才返回住地酒店”。
潘晓智说:“我有幸参与了北京冬奥场馆的建设和滑雪赛道的设计工作,见证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胜利召开的历程,切身感受到了祖国的欣欣向荣和首钢事业舞台的广阔。2023年,我将努力做好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提升园区活力,继续探索项目综合实施方案,创新指标统筹和弹性控制原则,化解规划编制与审批脱节的矛盾,力争打开项目审批工作局面。”
作者:《中华儿女》记者 李函丹
编辑:华南
[ 本文刊于《中华儿女》杂志2023年第1期 ]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