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6月6日,葛杨(右二)在位于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内的河北省葛杨名门乒乓球训练基地指导运动员训练。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摄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
拥有24名世界冠军、35名亚洲冠军、170名全国冠军,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称号……保定,向来有“体育之城,冠军摇篮”的美誉。为了充分利用丰厚的“冠军”资源,推动城市体育更上层楼,该市在2022年启动“冠军回乡”计划,如今已有数十名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乃至世界冠军回乡创业或担任教练员,覆盖该市从社会培训到校园体育、专业队等多个层面。
形式多样
冠军回乡带动基层训练
猫腰,握拍,紧盯来球……侧身,引拍,精确回击……
6月6日,河北省葛杨名门乒乓球训练基地训练馆里,几十名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练得热火朝天。身为基地负责人的葛杨,则逐一观看25张球台的训练情况,不时停下来对球员们进行指导。
这个基地的训练馆位于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内,利用学校二楼餐厅改建而成。运动员们每天和其他学生一起上完文化课,下午3时30分在训练馆集合,开始乒乓球训练。
“我们把培训基地建在学校里,还要从‘冠军回乡’计划说起。”葛杨说。
葛杨曾是一名极富传奇色彩的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仅在残奥会上就获得过6枚金牌,还曾获五四青年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退役后,葛杨在石家庄等地创建了3所乒乓球培训机构,开展乒乓球运动普及和推广工作。
2022年,保定市公布实施“冠军回乡”计划,鼓励保定籍冠军回乡创办体育机构或担任教练,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
尽管当时事业已经有所成就,回乡创业还要面对风险,但看到计划的第一时间,葛杨就决定把自己的乒乓球培训机构开到家乡。“我毕竟是保定人,骨子里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他说。
当年暑期,他先是在竞秀学校开办了河北省葛杨名门冠军乒乓球训练营,而后又马不停蹄地在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创建了训练基地。
葛杨在乒乓球圈内的知名度,很快帮他引来了不少好苗子。如今,有80名高水平少年运动员在这里训练。他们来自国内18个省份,以及美国、马来西亚、瑞典等国家。
“葛教练每天都带着我们一起训练,他特别注重细节,还告诉我们很多比赛经验。”11岁的张鑫皓说,“更重要的是,每天看到葛教练,我们都觉得信心十足。我想跟他一样站上世界最高领奖台。”
像葛杨一样在家乡创办体育培训机构的保定冠军,还有体操世界冠军范晔、游泳奥运冠军钱红、羽毛球世界冠军杜鹏宇等。
创办体育培训机构并非冠军们回到保定后的唯一选择。保定市体育局副局长程艳霞告诉记者,更多保定籍冠军回乡后走上了市级体校或区教体局的教练岗位。
作为保定“冠军回乡”计划的先行者,保定市竞秀区去年招聘了13名冠军进入区教体局体教融合发展中心,深入学校开展体育教育、竞赛和人才输送工作,推动体教融合深入发展。
这13名冠军涉及足球、摔跤、射击、自行车等9个体育项目。为了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竞秀区还组织区内18所学校召开了冠军进校园工作推进座谈会,每个学校都“认领”了1—3个适合开展的项目。全国冠军、亚洲冠军在小学教孩子练体育,也成了保定校园体育的一景。
“他们一上岗,立刻就帮助竞秀区校园体育填补了空白。”保定市竞秀区教育和体育局体教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李健告诉记者,此前在该区校园内没有开展过的射击、自行车项目如今已经扎实开展,隆兴小学甚至还建设了射击馆。足球、啦啦操等比较容易开展的体育项目,甚至还在幼儿园开展了起来。
这13名冠军还负责为竞秀区全区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化、针对性培训,提升该区体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准,目前已开展足球、健美操项目的培训。此外,他们还正在研究制定具有竞秀特色的冠军体育项目校本课程。
另一批冠军则走上了保定市体育运动学校、保定市第一重点业余体校、保定市第二重点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岗位。保定市体育局副局长孟英利告诉记者,2023年,该市招聘了36名高水平教练,他们中大多取得过全国乃至世界赛事冠军。
跆拳道冠军李悦是这批教练中“级别”最高的之一,她曾获得过跆拳道世界冠军。她说:“保定是我的家乡,也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会努力帮助学弟、学妹们圆梦,力争为家乡培养出更多冠军。”
破解难点
让冠军回乡发挥更大价值
“保定拥有如此多的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乃至世界冠军,如果不利用好岂不是资源浪费?”孟英利说,如何让冠军们安心回乡支持家乡体育事业,才是“冠军回乡”计划的关键。
事实上,为了促成“冠军回乡”计划顺利实施,保定市不仅组织体育、教育、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提前谋划,更打破了政策壁垒,制定出台了相关文件,填补了政策空白,为冠军回乡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名回到保定投身家乡体育事业的冠军告诉记者,他们其实都曾产生过回乡创业或执教的念头,但因为编制、学籍、资金等种种问题无法实现。如今,这些困扰他们的问题都因为“冠军回乡”计划得到了解决。
“如果没有‘冠军回乡’计划,河北省葛杨名门乒乓球训练基地可能就没办法创办。”葛杨说,该培训基地的运动员来自五湖四海,且大多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如何解决他们的文化课学习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冠军回乡”计划的支持下,保定市教育、体育等多部门进行协调,使得这些小运动员得以取得保定学校的学籍,或者在学校借读。葛杨告诉记者,河北省葛杨名门乒乓球训练基地的运动员小学、初中阶段可以在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就读,高中阶段则可以去保定中学就读,文化课学习的问题迎刃而解。
曾获得过2003年全国现代五项冠军赛总决赛等赛事冠军的白冰,2008年退役后长期在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从事运动培训。去年因家人偶然看到了竞秀区发布的《关于选聘返乡体育冠军纳入事业编制的实施方案》,他回到了家乡保定,取得了保定市竞秀区教育和体育局体教融合发展中心的编制,从事校园击剑项目培训。
“‘冠军回乡’计划让我停下漂泊的脚步,安心在‘家’执教。”白冰说,回乡执教后,他在保定市爱民小学、新秀学校两个学校开设了击剑特色班,每个班大约50人。每天下午,他都会利用课后体育服务时间到学校教孩子们练习击剑。
为了鼓励保定籍冠军回乡创办体育机构或实体,保定市还对回乡创业的冠军提供资金支持。符合规定条件的冠军个人创业、合伙创业或创办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到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
同时,为解除从外地回乡冠军的后顾之忧,保定市还通过“冠军回乡”计划,为他们的配偶、子女随迁落户打开了“绿灯”,相关部门专门为这批人开辟了“绿色通道”。
“体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随着越来越多的冠军回到保定,‘冠军回乡’计划已经开始系统性地提升保定体育的硬实力。”孟英利说。
如今,河北省葛杨名门乒乓球训练基地已经成为国内知名的尖端乒乓球培训机构,以及保定体育的一张新名片。“很多运动员还把户口迁到了保定,代表保定参赛。”葛杨说,该培训基地的学员已经在多项比赛中取得了荣誉,获得过河北、河南、内蒙古等省份省级重要赛事的奖牌。今年的乒乓球国青集训队和国少集训队选拔赛上,张鑫皓还顺利入围国少集训队。
“我刚来的时候,有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是击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扫盲”和培训,白冰指导的爱民小学、新秀学校学生半年后就掌握了击剑运动要领。如今,白冰正在从他们中挑选好苗子,准备组建校队,带着孩子们走向赛场。
新秀学校小学部德育主任刘畅说:“冠军教师们天天都来,授课的同时讲授自己的运动经历,进行专业指导的同时对孩子们也起到了榜样作用。”
保定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罗鸣远表示,“冠军回乡”计划贯彻落实了保定“人才强市”战略,第一批回乡的冠军已经为保定构建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化体育人才队伍作出了积极贡献。该市将以“冠军回乡”计划为着力点,让更多保定冠军回乡投身家乡体育事业,用实际行动擦亮“奥运冠军之城”金字招牌,为我省体育强省建设作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