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刘世平
在赣州,赣县区沙地镇身处边陲;可放眼全省版图,边陲之地却成了核心区域,105国道穿村而过,高速、高铁、机场均在一小时车程以内。
春和景明时节,我们来到赣县区沙地镇,南来北往的车辆,欣欣向荣的业态,让人蓦然感到这里持续上升的热度。“五一”假期首日,位于该镇的赣州会仙谷旅游区发出“限流公告”,当天入境车辆1.7万余辆。
别的地方都在引客,这个景区却要限流,沙地这是怎么了……公告发布后,网友们的留言,一下子就把和沙地有关的零碎记忆连成一串,那个立体而崭新的沙地,活脱脱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沙地素有“赣州北大门”之誉,在高铁、高速尚未通达的年代,沙地境内,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昔日的赣江边,镶嵌着国道线上的“璀璨明珠”;彼时的沙地人,从南来北往的旅客口中,感知大江之外的世界,而产自沙地的板鸭,也跟着走出大山,为沙地乃至赣县赢得了“中国板鸭之乡”的美称。
后来随着高速、高铁陆续投运,北上的旅人开始以新方式抵达目的地。曾经的必经之路开始旁落,车越来越少、人越来越稀,据沙地镇交管中队负责人回忆,105国道沙地段从最盛时的日均车流量8000多辆,降到了一天不到600辆车路过。
人气淡了,村民们的营生也跟着受影响,国道两旁的旅舍、餐馆、摊点门可罗雀,颇负盛名的“沙地板鸭”,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得“气喘吁吁”。
沙地该怎么办,发展的路在何方?多年以来,沉寂的沙地从未放弃过梦想,当地干部群众苦干实干,不断探寻新的出路。尤其是近年来,该镇提出依托产业特色,打响“板鸭之乡”“鱼米之乡”“恐龙之乡”品牌,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旅游把人气做旺,财气自然就会旺起来,沙地也一定能再次迎来属于它的春天。”沙地镇宣传统战委员曹晨说。
5月4日,大雨,赣州会仙谷旅游区,游客们不惧风、不顾雨地赶来。假期里,景区每天接待的游客都在1万人次以上。徜徉在景区,让我们难以置信的是,就在这个深山坳里,竟布局了280只仿真恐龙,涵盖50个品种,另外还有无动力乐园、萌宠乐园、玻璃水滑道等设施,是家庭出游、亲子活动的好去处。“打造适合一家人出游的旅游区,让人们在诗和远方中乐享天伦。”景区负责人徐欢说。
徐欢眼中的诗意,并不是一蹴而就,回望数年来的打拼,从征地到建设,再到推流引客,每一步都走得不易。徐欢介绍,赣州恐龙资源丰富,至今已新发现命名了斑嵴龙、中国赣南龙等恐龙,研究好、运用好恐龙文化,蕴藏着巨大商机。
瞅准这个机会,徐欢和他的同事果断拍板、多方筹资,来到位于赣州、吉安居中位置的沙地镇螺田村,兴建了这处集旅游、休闲度假及康养于一体的综合体。徐欢说道,“创业之路并不顺畅,所幸的是当地党委、政府给予了很大支持,每逢假期,镇、村干部都会来景区帮着疏导交通、维持秩序。”
历尽天华成此景。通过数年的奋斗,旅游区开始有了起色,村民们也跟着受益。在这里,个体户潘大姐经营的烤肠摊点,每天可以卖出200根烤肠。来自西安的赵大爷,到此一游后,被人流量吸引来到景区摆摊,目前他所打理的小吃、果蔬摊位,生意十分火爆。
从螺田村出来,沿着赣州市区方向,马口村百亩葡萄园芳香四溢、丰收在望,村民们盛情邀约,过段时间,就可以到村里摘果歇脚;位于沙地圩镇的板鸭厂,不老的技艺、崭新的菜品,一道“百鸭宴”,让沙地板鸭重焕生机;在沙地洋村村,百余亩菊花虽开在深秋,但村里建起了加工、销售等产线,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朵朵皇菊、福暖四季;信步在沙地镇攸镇村,千里赣江、碧波荡漾,鱼翔浅底、郁郁青青,游客们徜徉其中,无比惬意。
来了沙地镇,玩在会仙谷、歇在马口村、吃上百鸭宴、赏菊洋村村,镇里接连打出的文旅组合拳,让105国道沙地段风景独好、魅力无限。“五一”假期以来,该路段的日均车流量1万余辆。
浩浩赣江、滚滚车流,带来条条富路。沙地人坚信,无论世事如何改变,只要敢闯敢拼的本色不变,沙地永远都是春意盎然的福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