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我们的印象中,韩信是最能忍的。当年,淮阴的一个泼皮流氓逼韩信和他打架,说,要么杀了我,要么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把对方看了几眼,啥话也没说,真的低下头,从对方胯下钻过去了。
从别人胯下钻过去,这自然是极为耻辱的事情,一般人很难忍受。但是韩信竟然忍了下来。这说明,韩信的忍耐力是极强的。
韩信既然忍耐力是极强的,可是为什么,他后来到了项羽手下和刘邦手下,却都表现出极为不能忍的样子呢?
有人说,这是由于韩信不想当小官,而是想当大官。当时项羽和刘邦都只是给了他小官当,所以韩信就走了。
固然是这个道理,但这恰恰说明,韩信没有忍耐力。
项羽给韩信的是一个郎官这样的小官。虽说是小官,但是,这个郎官相当于项羽的秘书。秘书都是与领导朝夕相处的,就算项羽暂时不听韩信的,只要有忍耐力,熬过一段时间,将来当大官,肯定是指日可待的。
韩信跟着刘邦以后,虽然当的只是一个管粮的官员,专业不对口。但是,也并不表明,韩信以后就没有机会带兵打仗。一来,韩信与刘邦的司机夏侯婴关系不错,可以让夏侯婴在刘邦面前美言几句。一次不行,多说几次不就可以了吗?二来,韩信深得萧何的信任。而萧何是刘邦集团的二号人物,跟着萧何,最终转行带兵打仗,这个愿望肯定也是能够实现的。
关键就是要有耐心,要等得,等机会到来。
本来很有忍耐力的韩信,为什么跟着项羽和刘邦后,却表现出极为没有忍耐力的样子了呢?
我认为,这个问题,看起来关乎韩信的忍耐力,其实与忍耐力没有什么关系,而是与韩信的智慧有关。这么理解这句话呢?
当年韩信之所以要从淮阴屠夫的胯下钻过去,并非他露怯,也并非他有忍耐力,而是他的一种广告宣传。
韩信自身身强力壮,后来更是多次在千军万马中冲杀,他自然不会露怯,要把淮阴泼皮打服,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而且打服了淮阴泼皮以后,他还可以像刘邦那样,让这一帮泼皮流氓死心塌地跟随他。所以说,韩信实在没有必要从淮阴泼皮胯下钻过去。
但是他竟然钻了,这说明他是有想法的。这个想法,实际上就是韩信在为自己打广告,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特别能忍耐的人。在那个年代,“忍”是一个重要品质,黄石公把兵书传给张良之前,就多次考张良的耐心,看他能不能“忍”。由此可见,韩信这样做,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打广告。与忍不忍没有关系。
韩信在项羽那里,本来只要能忍耐,就可以当大官,为什么他不忍一下呢?
其实,这也与“忍”没有什么关系,而是韩信已经看出,项羽是无法成就大事的,是不能成功的。在那样一个战争年代,无法成功,可能就是身首异处。就算韩信能忍耐,能够通过在项羽身边的机会当上大官。但项羽本来就不可能成功,那么,就算当一个大官,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韩信断然离开了项羽。
韩信最后离开刘邦,其实也与忍耐力关系不大。
当时夏侯婴和萧何,都已经向刘邦推荐过韩信了,但是刘邦却一直没怎么看得起韩信。韩信知道,他就算继续呆在那里,作用也不大了。所以,他必须做出一个特别的动作。这也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很有可能,这是一次萧何与韩信预谋的故事,目的是要引起刘邦的足够重视。因为只有萧何不去追别人,却偏偏去追一个管粮食的官员,刘邦才会觉得这事不同寻常,才会认定韩信是一个不一般的人,才会把韩信派去带兵打仗。
也就是说,韩信一生与“忍耐”有关的这几件事,实际上与“忍耐”都没有关系。或者说,韩信已经超越了“忍耐”这个与个人性格有关系的因素,而上升到“政治谋略”的层面。恰恰是韩信能够在这些事情上表现出他优秀的“政治谋略”,最终他才能够取得大成功,成为汉朝首屈一指的功臣,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将军之一。
(参考资料:《史记》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