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北京孩子带回丹江口的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17 13: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书中几行字 脚下数千里 主题研学游 寻水溯源行

北京孩子带回丹江口的水

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丹江口水库、江都水利枢纽……近日,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周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一群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枫丹实验小学的学生,完成了一次“大国重器智领新未来、饮水思源慧聚新征程”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孩子们每人带去一瓶从北京采集的自来水,又带回了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地采样水。通过这次寻水溯源之旅,老师们说,“南水北调”“京杭大运河”,从此不仅是书本上的几行字;孩子们说,“饮水思源”,从此不只存在于成语词典中;家长们说,“孩子长大了”,就在一瞬间。

北京孩子带回丹江口的水

参加研学活动的孩子们,参观丹江口水库。

饮水思源

节水不再是空谈

在踏上这趟研学旅程之前,无论是“南水北调”还是“京杭大运河”,对王一行来说,都是课堂上反复被提起的知识点、新闻中经常出现的名词、研学材料中准备的课题。

这个枫丹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女生,通过书本、媒体,知道南水北调是国家级战略工程,知道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她也像每个北京人一样,早晨拧开自来水龙头,刷牙洗脸,觉得这是最稀松平常的事情。

但从北京出发,跨越1000多公里,站在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水库大坝前,看到碧波万顷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时候,王一行才真正理解了早就学过的成语“饮水思源”。

“很震撼,平时在北京,很难想象我们用的自来水,是从这么远的地方,这么大的水库,千里迢迢输送到北京的。”王一行出发前做的纸面功课——水库水域面积1022.75平方公里,供水水质稳定达到Ⅰ类标准——在此时化成了真情实感。

随队老师赵楠颇为感慨:“我们每个参加研学的孩子,包括我们带队的老师,都在出发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直到看见水库的那一刻,才明白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意义。这种伟大,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亲眼所见,才能发自肺腑地感受到。”

从北京出发时,孩子们每人带了一瓶自来水。在丹江口举行的水韵记忆珍藏仪式上,孩子们又从水源地取水,作为样本带回北京。这一来一回,孩子们对水的理解,已经截然不同。

枫丹实验小学六年级男生王如画,在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了解到,为保障水质,库区打造了保水护水的“天罗地网”,有卫星,有站点,还有净岸护水志愿者。

自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调水量由通水初期的20多亿立方米提升到近100亿立方米,已累计向北方送水超630亿立方米,生态补水超94亿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线26座大中型城市1.08亿人。

“我平时在家里洗澡洗得比较慢,比较费水。”这次研学后,王如画开始有了节水的意识。“我洗澡变快多了,其他的时候,比如感觉没必要的情况下,就把水龙头关上。”

北京孩子带回丹江口的水

学生们参观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突然长大

就是远行的意义

王如画的父亲王亚飞,也感受到孩子的明显变化,“节约用水,平时不管是在学校、家里还是各种媒体上,说再多还是停留在口头上。但这一次,感觉完全不同了,连带着我们大人,也受他影响,开始注意节水。”

初看到研学活动的通知和安排,王亚飞就意识到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程。但因为王如画从来没有过独自远行,王亚飞特意在出发前嘱咐孩子,“注意安全,听老师的话,照顾别人的感受……”

没想到,七天的旅程,孩子突然“长大”了很多。王如画说自己原先是一个“起床困难户”,研学前几天,还要同屋同学叫醒。后来,已经能准时早起。“回北京后,我也能保持住。今天上学,我就到校很早。”

随队老师刘晓娟还记得出发那天,家长们找到她,千叮咛万嘱咐。“我一开始也有些拿不准,因为家长们说得非常多,这个赖床、那个爱拖拉,忧心忡忡。”没想到,像王如画这样的改变,发生在每个同行孩子身上。

此次研学路线中的重要一环,是枫丹实验小学与丹江口蒿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手拉手主题教育实践。

北京的孩子们到丹江口的第二天,就前往蒿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两地的同龄人,面对面交流。北京的孩子更善表达,更主动;蒿坪镇的孩子更了解水库,更了解土地,略腼腆。从最开始的你问我答,到后来热烈讨论,相隔1000多公里的同龄人,因为南水北调,有了更多共同话题。孩子们一起听了一堂航天课,一起参观农业园,又共进了午餐。

“谁也没想到,这顿午餐,对咱们孩子触动很大。”刘晓娟说,平时在校用餐,学校每个楼层都有一个剩饭剩菜桶。虽然学校经常进行光盘教育,但每个桶里都会有不少剩饭剩菜。在蒿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整个学校的食堂,只有一个小桶,而且桶里几乎没有剩饭剩菜。“原来,人家学校的用餐程序是——拿着光盘,才能去换水果。”

这一顿饭,北京的孩子们吃得格外香,他们已经忘了出发时行李箱里满满的零食。他们私底下甚至把蒿坪镇的同龄人问蒙了:“你们的饭菜怎么这么好吃?”

老师们会心一笑,他们明白,有些变化正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王如画很认真地说:“我现在每顿饭,都会努力把餐盘里的菜、肉、饭吃完,因为我知道它们来之不易。”

北京孩子带回丹江口的水

学生们在丹江口水库取样水带回北京。

三水融汇

浇灌梦想的种子

在丹江口的四天,两地孩子愈发亲密,他们一起从丹江口又前往扬州,去参观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江都水利枢纽,去开展大运河与南水北调的古今对话。一路上,这群同龄人分享了很多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秘密”。

蒿坪镇的孩子,变得敢于表达自己的宏大梦想,他们想去北京上大学,想成为航天员。北京的孩子,听说有些蒿坪镇的孩子每年只能见到离家打工的父母一两次,变得乐于对父母敞开心扉。

研学出发前,刘成书也像其他家长一样,给孩子骆闻新写了一封信。研学结营前,孩子们参观了扬州的朱自清纪念馆。带着对“背影”的理解,骆闻新也给妈妈回了一封信。“结营仪式上,孩子读了那封信,哭得很厉害。”

在扬州,孩子们欣赏了大型原创思政话剧《一江清水向北送》,第一次完整了解到南水北调库区移民、水利建设者的故事。在结营仪式上,来自北京、湖北和江苏三地的学生,分别将三地采集的水样汇聚在一起,完成三水融汇。

“当三水融汇的时候,孩子们、老师们都挺激动的,说实话,我也很受触动。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相融。”活动组织策划者之一、北京主动人生文化研究院院长程颢陪着孩子们完成了七天的研学之旅,“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十周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又经过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输水航道。所以,这条研学线路,对北京的孩子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20年前,还在扬州大学读书的程颢,曾独自踏上研学之旅,从扬州骑自行车前往西安。“那时候还没有‘研学’这个词,算是一次独自远行吧。”

这一路,经历风雨,观察社会,感悟人生。“我一个来自小地方的穷小子,边打工边旅行,对我的人生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我有了更大梦想,有了更多动力。就像这次蒿坪镇的孩子们一样,他们以前从来不敢谈航天梦。这次研学之旅,他们通过航天课,通过和北京孩子们的交流,在小小的内心也种下了大大的梦想。”

枫丹实验小学校长亓刚认为,这次主题教育活动,秉承“学生影响学生,心灵触碰心灵”的理念,“让孩子们在感知大国重器的同时,涵养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学校将持续开展筑梦饮水思源路主题教育活动,让更多学生获得‘在路上’的成长!”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孙毅 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源区牵手受水区 丹江口特色新年产品亮相京城
...通水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1月26日,“南水润北方 寻源丹江口”——十堰市丹水进京贺新年产品推介暨展交会在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举行,来自水源地的65种优质
2024-01-26 22:22:00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源头正是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的丹江口水库。截至2024年11月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滋养了40多座大中城市、1.85亿人
2024-12-12 10:28:00
十堰广电讯(丹江口融媒记者 周鹏 谢萌林 江小白)6月10日至11日,北京市第十九中学近300名师生来到丹江口市,开展“南水北调浇筑中国梦·京鄂学子携手护水情”主题研学活动。研学
2025-06-13 19:17:00
乡村振兴丨湖北丹江口:蔬果“园林”助农增收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武汉12月11日电 题:湖北丹江口:蔬果“园林”助农增收新华社记者宋立崑瓜果蔬菜挂在半空、长在水中、摆在架上,帐篷、吧台、餐桌摆进大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2023-12-11 16:02:00
科技助推梦想 用爱燃起希望——丹江口市益友社工助力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活动
...励。在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5月17日上午,由丹江口市残疾人联合会、丹江口市益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丹江口市南水北调数字设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主办,十堰市成江工作站、丹
2024-05-18 19:07:00
...行走中对话山河,感受文化魅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起点丹江口水库水天相接,绿洲点点。第一次站在碧波浩荡的水库大坝上,枫丹实验小学学生孙昊博难掩内心激动。7个小时前,他从家里出发前
2024-05-15 09:26:00
让“十堰好水”成为“经济活水” 十堰加速壮大水经济
...总量398亿立方米,是全国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依托丹江口库区天然好水的优势,以及武当山响亮的名片效应,眼下,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的三条水线马力全开,一条水线一分钟就
2024-10-05 20:17:00
...线工程建设启动;10年前,该项工程正式通水,来自湖北丹江口水库的优质汉江水沿着中线长渠一路北上跨越千里,滋润着沿线京津冀豫26座大中城市。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近10
2024-03-12 07:55:00
丹江口库区周边市县首次联合开展鱼类增殖放流
...堰11月28日电 (卢琪 张艳玲)长江水利委员会28日首次联合丹江口库区湖北、河南的6个县(市、区)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鱼类增殖放流站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助力库区
2023-11-28 16:0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五校区近万名师生亮相 西安市八十三中教育集团首个运动会震撼开幕
五校区146个班级代表队、3510名运动员、近万名师生首次打破校区边界,混合编组、同场竞技,用奔跑的脚步写下集团化办学的高光时刻
2025-10-22 10:05:00
历史性突破!烟台理工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获银奖
胶东在线10月21日讯(通讯员 宫欣)近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办。烟台理工学院参赛项目《柿业先锋——优质抗病新柿苗
2025-10-22 12:58:00
阳光下成长,艺术正芬芳丨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举办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为给学生搭建展示青春风采的舞台,全面激发校园创造力与生命力,10月17日下午,黄河科技学院附属中学第十六届“阳光下成长”校园文化艺术节专业汇报演出在附中音乐厅华彩启幕
2025-10-21 11:14:00
科大讯飞2025年Q3净利润、现金流均实现转正,大模型相关中标金额5.45亿元
多知10月21日消息,科大讯飞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0.78亿元,同比增长10.02%
2025-10-21 11:27:00
大咖云集!山东协和学院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发展学术会议
10月17日-18日,由山东协和学院主办,山东省自动化学会、济南大学、德州学院协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产业发展”学术会议在济南召开
2025-10-21 15:15:00
知营养,防肥胖——济南市景山小学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讲座
鲁网10月21日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率已经达到了7.9%,是1982年的近40倍!”近日
2025-10-21 16:25:00
“救”在身边,为生命护航 ——济南市景山小学开展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
鲁网10月21日讯“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我们该怎么办?”“如果同学吃东西时被卡住了,说不出话来,怎么救?”近日,济南市景山小学邀请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内科主治医师张洁开展了以“‘救’在身边”为主题的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
2025-10-21 16:35:00
凌家山下校园里,建筑梦与音乐梦一起生长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娄修明、马小俊)在凌家山下的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实训基地里,建工23302班李昱樊正蹲在地上
2025-10-21 17:01:00
当运动会开幕式与建校15年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既有各年级方阵花式入场,又有令人心跳加速的啦啦操高难度表演,还有令人热血沸腾的火炬传递
2025-10-21 17:39:00
国庆遇中秋 学科融创意|烟台四中学子趣味过十一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石婉琦 实习编辑 单煜媛)在这个充满喜庆与文化韵味的假期里,烟台四中2025级高一年级的同学们不仅迎来了难得的休整时光
2025-10-22 02:03:00
近年来,潍坊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让党建和田野思政深度融合
2025-10-20 14:26:00
300余专家相聚山东中医药大学,畅谈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发展
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医史文献分会、山东中医药大学承办,中医药文化与中华文明研究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协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第
2025-10-20 14:26:00
集中“加油”,40名山东交通工匠培育对象齐聚山东交通职业学院
10月14日到17日,由山东省交通工会指导的2025年山东交通工匠集中培育活动在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的40名山东交通工匠培育对象参加
2025-10-20 14:28:00
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本科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列项目验收结果的通知》(教办高〔2025〕83号)
2025-10-20 15:20:00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省科技特派员师生“组团”下乡 科技服务直送新蔡田间地头
大河网讯 10月18日,新蔡县刚刚结束连日阴雨,作为2025年新一批省派科技特派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军
2025-10-20 1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