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学者圆桌 | 从G7广岛峰会看美国对华态度的战术性改变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5-29 16:08:00 来源:上观新闻
学者圆桌 | 从G7广岛峰会看美国对华态度的战术性改变

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g7)峰会近日在广岛落幕。在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之际,其释放出的西方国家对华态度微妙变化的信号,耐人寻味。

5月28日,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g7峰会与中美关系”研讨会在沪举行,来自沪上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g7成员国对华立场、中美关系走向等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者认为,以g7峰会为观察点,美国的对华基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缓和势头,但只是拜登政府近来作出的战术性改变,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

新瓶旧酒

在美国的带领、日本的配合下,与去年相似,今年的峰会继续操弄涉华议题,企图在亚太地区制造阵营对抗,围堵遏制美国的“战略对手”。

不过,与去年略有不同,g7在广岛忽然不提“脱钩”,转而提出“去风险”。

与会者指出,这一提法具有迷惑性,似乎用词软化,但并不代表思维进化。相反,以美国为首的g7仍循沿之前思路,目的仍是在高科技等领域构筑“小院高墙”,推行技术封锁,本质仍是“脱钩断链”,打压遏制中国。

从这个角度看,有与会者提出,g7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再次出现“大分流”,半岛和岛屿型国家可能成为潜在分流点。中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面临一定“分流”压力,更需要推动全球经济保持“合流”。

各有考量

既然围堵、打压的内核不变,那么,美国惯用的对华“脱钩论”为何改口为“去风险”?

有学者指出,究其背后,主要源于美方正面临政策难点和现实压力。

国内角度,美国经济金融形势不稳,不少美国企业不希望与中国这个全球重要市场相脱离。美国商界正围绕对华保持接触向政府施加一定压力。与此同时,拜登政府也有与中国对话,以稳定两国关系、避免发生军事冲突的政治需要。

国际层面,一方面,“去风险”是不少欧洲国家的对华基调。它们反对与中国“脱钩”,主张降低经济过度依赖,以实现“去风险”目标。它们的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构成影响。

另一方面,以“去风险”代替“脱钩论”,可能会让美国在拉拢蛊惑他国构筑围堵中国“小圈子”时,更容易为后者所接受。

其实,尽管西方国家在广岛峰会上再次展示团结,将矛头指向中俄,但各国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等因素,各有考量和诉求。

比如,与会学者指出,德国主张多极世界,呼吁供应链多元化,但不想脱离对华战略投资;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中应共同努力,不掉入“脱钩断链”陷阱;日本希望在军事上利用美国,实现其国家安保政策的突破,但明确反对“脱钩”,不想放弃中国市场。

由此可见,g7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他成员与美国在对华关系等问题上并非完全步调一致。

球在哪边

与会学者指出,g7峰会或可成为观察西方国家对华调门变化的一个节点。

从“与中国建立建设性的稳定关系”等联合声明的措辞看,美欧日的对华基调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缓和势头。

但也必须看到,无论近来美方表露期待同中国恢复对话与高层交往的意愿,还是拜登就“与中国关系将得到改善”放出风声,拜登政府对华态度上的微妙变化仍是战术性改变,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就目前来看,美国并没有软化其对华“脱钩”政策,也没有改变其继续遏制打压的立场。

正因如此,与会学者指出,美国说“球”在中国这边,但事实上,“球”还是在美国脚下。美国希望推动与中国的对话,就应该实实在在地采取行动,为对话沟通扫清障碍、营造氛围、创造有利条件。

在中美关系遭遇严重困难、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与会学者认为,新的局势对美国问题研究提出更高要求。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将为该所深入研究中美关系和美国问题、打造中国特色的美国研究机构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本文作者:安峥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徐佳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17: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俄已联手,美元霸权松动,外资涌入中国,马斯克警告美国或破产
...变化,连续发布研报表明态度。其中,高盛建议“投资者战术性投资中国股票”;摩根士丹利则认为中国股市近期或“出现战术性反弹,甚至表现优于新兴市场”。与此同时,外资买入中国资产力度
2024-10-01 14:14:00
...“在有限的时间和区域中,进行以人道主义援助为目的的战术性局部暂停”,以回应白宫发言人声称以色列将在整个加沙北部每天进行四个小时的“人道主义暂停”。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称,以军计
2023-11-10 09:31:00
哈马斯将访华,巴以冲突中国要出手?汪文斌没否认
...色列方面已经同意在加沙北部地区实行每天4个小时的“战术性局部”停火,以满足美国在安理会上强调的所谓“人道主义暂停”。这一消息意味着在多方努力下,局势有所缓解。然而,以色列总理
2023-11-11 20:29:00
“这样的峰会是对广岛的亵渎!”七国集团峰会在抗议声中闭幕
▲ 5月21日,民众在日本广岛游行抗议七国集团峰会。在抗议声中,为期3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21日在日本广岛市闭幕。峰会首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想营造出和平的气氛,当天他携G7
2023-05-22 04:32:00
俄罗斯英雄:先下手为强,“核平”北约坦克!
...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就发声称,对核武器的所谓“战术性”使用的说法是荒谬的,而当前也是几十年以来,核战争风险最高的时期。(古特雷斯资料图)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俄军一旦
2023-02-13 15:44:00
美以两国领导人通话,或将实现暂时停火,停火原因接近一致
...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双方讨论了实现“战术性停火”的可能。与“人道主义停火”不同的是,“战术性停火”包括巴以双方交换人质,在加沙开辟平民撤离安全走廊。“人道主义停
2023-11-08 10:59:00
日本各地民众齐聚广岛 抗议七国峰会召开
...从当地时间19日早上,来自日本各地的众多抗议者就来到广岛,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反对峰会召开。19日当天,在广岛多地都有抗议示威活动举行。早上开始,众多抗议者冒雨在市中心的公园
2023-05-20 08:52:00
G7峰会和日本的野心
5月21日,“核食管够”的G7广岛峰会结束了。这场峰会让岛妹看到了冷战遗风——竖起靶子、拉帮结派,甭管有没有狼,先喊一嗓子再说。什么?有人管这叫议程设置,是主办国的巧思?那咱就看
2023-05-29 16:31:00
岸田玩弄小心机,或被美国打脸
本周,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即将登场。对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来说,本次峰会被他视为提高日本全球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机遇。故此在峰会安排上,日方可谓颇费心机。不过,能否如愿,还真不好说。
2023-05-18 08:37: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