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时代楷模徐淙祥:扎根黄淮的“土专家”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24 21:41: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正值七月,骄阳似火,在阜阳市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的试验示范田里,新种下的大豆和玉米正茁壮成长。不久前夏收时,徐淙祥种植的小麦在干旱天气下仍获丰收,他种植的400亩“烟农1212”——高产田块达到每亩820.5公斤。近日,中央宣传部授予徐淙祥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喜讯也传到了他劳作的田间地头。

时代楷模徐淙祥:扎根黄淮的“土专家”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回乡务农

出生于1953年6月的徐淙祥今年已经72岁,在田间地头忙碌了53年,他长期扎根黄淮农村,坚持科技兴农,培育优良品种,改良栽培方法,使许多“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农村人想发展必须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把产量提高。”1972年,高中毕业的徐淙祥放弃了成为一位民办教师的机会,毅然回乡务农,当起了生产队长。之后考上了乡村农技员,担任过乡农技站站长。

扎根田间地头的53年里,他自学农技知识,摸索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成立了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应用现代农业科技,一次次刷新高产记录,成为种粮大户。

2011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来到太和县张槐村,曾到徐淙祥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里了解小麦种植情况,勉励他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2022年夏收时,徐淙祥种植的两个优良麦种平均亩产均突破800公斤大关,他忍不住提笔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丰收喜讯和十多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

“真没想到,习总书记给我回信了!”当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说,“得知你家种植的小麦喜获丰收,儿孙也跟着你干起了农业,我感到很高兴。”回信中,总书记写道:“希望种粮大户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积极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扎根土地培育优种

时代楷模徐淙祥:扎根黄淮的“土专家”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我热爱农业,基本上只要是晴天,我都会到田里来看看,如果不到田里看看我吃饭都没有滋味。”到田里转转,是徐淙祥生活的一部分,庄稼的长势情况牵动着他的喜怒哀乐。徐淙祥坦言,“收割的季节,那种丰收的喜悦心情,就是一天不吃饭,也感觉不到疲劳饥饿。”

今年,徐淙祥的示范田里种了1230亩小麦,集中了33个黄淮地区最高产优质的新品种、新品系,用同样的管理方法同时播种、施肥并打药,彰显每一个品种的特征、产量、抗倒性、丰产性等特性。

当地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会分期分批到田间观察了解每一个品种的特征特性,从中寻找适应黄淮地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新品系,为大力推广打下基础。徐淙祥表示:“大家会共同参与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推广,这也叫作产学研一体化,现在的发展格局是农工贸一体化的。”

每天到田间观摩的群众、种粮大户代表络绎不绝,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的代表都有,还有一些农业院校,如阜阳科技学院、安徽科技学院,与徐淙祥的合作社都建有共同的试验示范基地,徐淙祥希望给大家科学种粮搭建一个平台。

“土专家”用上新装备

2025年,徐淙祥的示范田里最大的变化,就是架起了四组共200米长的田间自走式喷灌机,并且已在今年的小麦灌溉过程中派上了用场。徐淙祥介绍:“以前拿着管子浇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算起来浇一亩地的成本要五六十块钱,现在浇一亩地只要三到四块钱电费。”

推广智慧农业是徐淙祥近年来投入最多的一个课题,他也亲眼见证着现代化生产带来的改变。“以前种地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种地拿着手机点开关,可以与互联网连接,用北斗导航进行播种,用无人机打药。”

时代楷模徐淙祥:扎根黄淮的“土专家”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徐淙祥回忆,在上世纪70至80年代,小麦亩产四五百斤,一个麦季收割得一个多月到两个月,现在一个麦季从开始收割到结束全县也不过一个星期左右,“像我这1000多亩示范田,一旦开始收割,三天之内就收完了。”

如今徐淙祥的孙子徐旭东大学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新农人,孙子的一段话让徐淙祥感慨万千。“他说我种地是靠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种情怀,使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他父亲那一代是靠党的方针政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发展,他这一代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提高产量,改良品质。”

技传万家共同致富

今年夏收时节,徐淙祥不仅实现了丰收,还实现了一项期待已久的梦想,他心心念念想成立的淙祥现代农业农事服务中心正式落地并投入使用。

时代楷模徐淙祥:扎根黄淮的“土专家”让“望天田”变成“高产田”

徐淙祥介绍,现代农业农事服务中心主要是对全县科学种粮进行服务,为农业产前、产中服务,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用现代农业科技,带领大家多种粮、种好粮。该服务中心内包括良种仓库、农机库、生产资料库、农技培训室、现代农业控制室、展览室等,徐淙祥希望依托该农业农事服务中心建起一个现代化农业试验示范基地。

“两米宽,打畦田,浇灌喷药最方便”、“多收多打又多卖,每亩增收几百块”、“弱苗早灌旺苗晚,结合追肥利根盘”……徐淙祥口中有着许多这样通俗易懂的顺口溜,讲述着小麦优质高产、节本增收的方法,与农业农事服务中心的初衷相同,他要把技术教给乡亲们,让大家都能增产增收。近年来,徐淙祥牵头成立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构建“大户带小户、技术传万家”的协作网络,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带动更多农户科学种粮、提高收益、共同致富。截至2024年年底,该模式覆盖太和县30万亩耕地,带动2.3万户农民户均年增收超2000元。

中央宣传部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中指出,徐淙祥同志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农民典范,是农村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的优秀代表,他的先进事迹集中展示了“老把式”“土专家”等乡村科技人才锐意进取、敢为人先的坚定追求,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农民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有力彰显了共产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大皖新闻记者 于源绮 江振焕 摄影报道

编辑 彭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网新华社南昌4月30日电 题:江西推进高标田建设 变“望天田”为“高产田”新华社记者刘杨、范帆“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机耕道更宽了,收割机可以直达农田,我去年承包了1000余亩
2023-04-30 18:33:00
三秦故事丨“望天田”变“高产田”
...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农田监测信息等工程,变“望天田”为“高产田”。“我们村旱地多,要是没有水,估计亩产500斤也不到。如果及时浇灌,像我们村这地亩产1100斤应该没问题
2023-01-04 15:26:00
昔日“望天田”成今日“米粮川”
...尾片区为试点,实施盐碱化耕地改良示范项目——昔日“望天田”成今日“米粮川”埭尾片区盐碱化耕地水稻种植示范片插秧忙 立夏时节,气温回暖,雨水丰盈。连日来,位于云霄县东厦镇竹塔村
2024-05-06 03:32:00
重庆万州:金色稻田 丰收在望
...近年来,当地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将昔日的低产田、望天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生态田,有效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阳光照耀下的稻田,生机盎然。中新
2023-08-20 16:17:00
西盟县:田间地头奏响耕作“进行曲”
...,西盟县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变农田为良田,变“望天田”为高产田。截至目前,全县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5.8万亩。
2024-05-13 19:02:00
“建管用”并举 稳粮有底气
...机作业能力“三力”提升,昔日地块零散且产出低下的“望天田”将变成连片且效益倍增的“高产田”。在蕉坝镇乐居社区的田间地头,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映入眼帘,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阡陌相通
2023-08-26 08:54:00
用科技“浇灌”田地
...体系就是科技搭台,农机唱戏,代替农户高效作业,让“望天田”成了“高产田”,让越来越多的种粮农民尝到耕地质量提升带来的甜头。“慧服务”让春耕生产更强。各地各相关部门组织农技人员
2024-03-26 02:39:00
江西吉水:田园“丰”景映入眼帘
...产粮乡镇进行耕地地力改良和农田水利建设,把一块块“望天田”改成“高产田”,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吉水县白水镇洪桥村,群山连绵、阡陌纵横,泛黄的稻田与通村公路、民居、绿植相映
2024-10-10 16:39:00
...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变“望天田”为“高产田”,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良种是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
2022-12-27 08: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魏霞:发展绿色经济 夯实绿色根基
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金融,打好特色牌
2025-08-14 22:44:00
红花岗区纪念馆社区:让居民在实践中传承非遗技艺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社区居民对中国传统非遗漆扇的认知,更好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8月12日上午
2025-08-14 22:44:00
吴刚平:坚持用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淬炼作风
一是强化刚性制度保障。严格落实学员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和改进班级组织员的选配和管理。强化学员的全过程管理,推行“训前承诺+训中督查+训后评估”闭环管理机制
2025-08-14 22:44:00
省委党校集中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
8月12日,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召开2025年第23次校委会,组织全体校委班子成员,以及各部门负责人集中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2025-08-14 22:45:00
曲阜市公安局交管大队走进公交公司开展安全宣讲
曲阜市公安局交管大队走进公交公司开展安全宣讲大众网记者 朱铜辉 通讯员 陈正 济宁报道“还有十几天就要开学了,咱们学生公交专职驾驶员的安全弦要绷紧了……”8月12日
2025-08-14 22:47:00
嘉祥县大张楼镇开展中医药文化小课堂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信瑞娟 济宁报道8月12日,嘉祥县大张楼镇联合聊城大学“药”海扬帆志愿服务队大学生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药香沁童心
2025-08-14 22:59:00
金乡县鸡黍镇开展“戏曲喊你来纳凉”活动
大众网记者 张效良 通讯员 张寒 济宁报道8月13日,金乡县鸡黍镇开展“戏曲喊你来纳凉”活动,旨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25-08-14 22:59:00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
2025-08-14 18:58:00
河北新闻网讯(王磊平、张乐兵)近日,石家庄市北杜小学开展了暑期家访活动,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2025-08-14 19:02:00
大型民族歌剧《汉水丹心》在十堰上演,揭秘南水北调背后的感人故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礼赞南水北调世纪工程,致敬库区儿女家国情怀。8月13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主创、十堰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剧《汉水丹心》在二汽工人俱乐部上演
2025-08-14 19:05:00
企业半年报|贵州出版集团:改革增效 企业利润增长超15%
今年以来,贵州出版集团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工作要求,高质量推动年度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
2025-08-14 19:05:00
倪岳峰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正谱王陆进出席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四建磊)8月13日
2025-08-14 19:08:00
免费体检!汇川区5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福利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遵义市汇川区总工会在南京路“司机之家”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500余名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奔忙于城市角落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2025-08-14 19:16:00
“乡村振兴·数商兴黔”杯62强决战遵义辣博会
多彩贵州网讯8月13日,笔者从遵义开放大学获悉,备受关注的贵州省第五届“乡村振兴?数商兴黔”杯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线上直播销售环节正在电商平台火热进行
2025-08-14 19:17:00
即将开幕!辣博会准备工作就绪
多彩贵州网讯金秋八月,椒香四溢。第十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以下简称“辣博会”)将于8月17日至19日在遵义盛大启幕
2025-08-14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