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6 16:3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

何为心病?或许就是当一个人做出了违背道义的事,却又无法摆脱心头的愧疚。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将李世民推上了皇位,也成就了他一生的心病。

这场残酷的禁卫军政变,让他明白了权力的无常。稳固大唐江山的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避免这个心病落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直到病重之时,面对心头不散的阴云,李世民才恍然大悟,体会到了当年父皇的无奈。也许只有亲手解开心结,他才能心魔释然,瞑目离世。

那么,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而在生命即将终结之时,李世民又是如何做出了那一关键的决定的呢?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兄弟之争,心魔始动

626年,正值武德九年夏季,长安城内政局突变。太子李建成意图夺权,秦王李世民先发制人。一个月后的六月四日清晨,李世民带领心腹禁军埋伏在玄武门内外。

这天,李建成和李元吉父子应李渊之召入宫谒见。两人刚刚走到玄武门,便见门内外冲出重兵,李世民在前指挥钳制。铁蹄声响彻长安,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未反应过来,就这样两眼一抹黑,葬送在了玄武门下。

禁军政变击败太子,李世民也就此夺权登基。但残酷的手段和背叛的罪恶,却成了他一生的心病。这心病侵蚀着李世民的内心,也预示着他此后的人生,必将飘摇波诡,命途多舛。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儿子争权,心魔再起

时间飞逝,转眼间李世民已在高位上坐了20多个年头。这期间,他开创了大唐的贞观之治,国泰民安,四方来贺。然而皇宫深处,他的心魔却在蔓延。

李世民此生有14子,但很多儿子都被卷入了皇位争夺的旋涡。如长子李承乾被立为太子后,还效仿父亲发动政变;二子李泰也因谋反被发配郑州。这些儿子都是践踏骨肉,背信弃义。李世民望着它们皱纹斑驳的老脸,难免想起26年前玄武门前的惨状。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儿子们之间残酷厮杀的场面,就像一阵阴风,撩开了李世民心头的伤口。他这才意识到,玄武门之变在自己多个儿子身上重演,这就是他难以驱逐的心魔。

为了巩固皇权,他曾数次改革禁军体制,但终究难以掌控禁军的忠诚。李世民意识到,皇位的传承,将是心魔最终的结局。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禁军之失,最大隐患

那么,李世民心中最大的隐忧是什么?要知道,626年李世民能够顺利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渊此时已经年事已高,对禁军的控制力衰微。这为心狠手辣的李世民提供了可乘之机。

想到这里,李世民不免嘲讽地笑了。26年前他机敏果决,巧取豪夺;26年后,岁月却无情地重复着这残酷的戏码。父皇当年的无奈,他今天终于领会。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禁军是皇帝生死存亡的命脉,其向何方倾斜,权力的天平就向何方偏移。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位期间,严密管理禁军,确保它忠于自己和太子。

然而,随着李世民渐入暮年,这件心事再次浮出水面。玄武门之变的心魔再次萦绕——他担心自己命不久矣,李治与禁军的关系是否能牢固?儿子们是否会在禁军臂助下重演26年前的惨剧?这禁军的失控,无疑将再次开启李氏天下的动荡与苦难。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程咬金之助,魔障破解

公元649年冬,李世民在翠微宫病重不起,他意识到自己走到了生命的终点。面对久久不散的心魔,他意识到,必须在垂死之际解开这结。于是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李世民将心腹大将程咬金快速召来。

程咬金跪在阶下听命。李世民虚弱地抬起手,似是想要抚平心头久久不平的波澜:“朕命不久矣......统率禁卫,此事拜托于汝。”程咬金拱手应诺,立誓定当生死相随。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翌日,李世民在翠微宫驾崩。程咬金据守左阳门,以身试法,确保禁军向李治效忠。“自翠微宫奉敕统飞骑,从今上先还。”程咬金也没有辜负他的嘱托,死守左阳门,终于保障了禁军向李治纳头便拜。

此时此刻,李世民心中涤荡,前尘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他恍然大悟,26年前,父皇也曾如此无奈地面对儿子的叛逆。而如今心魔终于释怀,他也可以无憾地离开人世,与这江山与这心魔诀别。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李治之治,盛世绵延

李治继位后,开创了唐朝的中兴之治。他迎娶长孙皇后,稳定了皇室;出兵高句丽,扩张了版图;实施“永徽改革”,巩固了政权。这证明了李世民的选择没有错,太子李治正是大唐江山的合适传承人。

在李治英明的治下,唐朝国势日趋鼎盛。不仅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空前绚烂,被后人誉为“贞观之盛”。这时期涌现的众多文人墨客,成就了光耀千古的唐诗文化,诗圣杜甫便盛赞到:“自古帝王无不豪杰,唐世民之功特彪炳。”

究竟李世民的心病从何而来?它又如何影响了他和他的儿子们的命运

结语

可以说,正是李世民在生命最后关头的英明决断,唐朝这艘巨轮才在爱儿李治的掌舵下,继续劈波斩浪,开启了又一个文明辉煌的世纪。而那曾经搅动李世民一生的心魔,也在禁军铁蹄的效忠中灰飞烟灭。唐室的江山岿然长存,正是李世民心病的最好注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22: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临终前交代了程咬金什么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全能皇帝”,无论是军事素养、政治能力还是文化水平都很高,他用23年打造出了唐朝的贞观盛世。但是李世民却一直有个心病,这与他个人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在临死前将程
2023-03-12 15:05:00
刘据起兵避免了扶苏式结局,为何没像李世民那样成功
...那样悲惨的结局。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刘据为何未能像李世民那样成功夺权,反而陷入更深的困境?同样是身处绝境、奋起反击,两位历史人物的结局却截然不同。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与
2024-06-11 19:52:00
揭秘李世民与隋朝公主的故事
...变成一枝独秀的人,并不是开国皇帝李渊,而是他的儿子李世民。就功业而言,李世民确实可以彪炳史册,在他的统治下,唐王朝的文治武功达到了巅峰值,只是李世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男人,在他
2024-04-14 20:05:00
李世民登基后的权力斗争与皇室女性的命运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次政变。这次政变被称为玄武门事变。玄武门事变中,李世民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还有跟随他们的那些侍卫和将领。
2023-09-26 20:54:00
揭秘一下这个八卦史记之廿二的故事
...的故事。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唐朝的李建成。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本应是皇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他的母亲皇后长孙氏却因为嫉妒李世民的宠妃武则天,而在背后策划了一场政变,结果
2024-11-16 19:50:00
前朝公主杨妃,命运到底有多悲惨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他的兄弟,之后获得太子之位。没过多久李渊退位,李世民称帝。李世民身为皇帝,身边女人自然少不了,在他的后宫之中有一位杨妃的身份最为尊贵。杨妃是
2023-08-05 21:57:00
贞观之治下李氏家族皇子的争斗与命运
前言唐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他们的下场真的都很惨吗?李世民是大唐的奠基者,他不仅能打天下,更能治天下,成就了贞观之治,是当之无愧的明君。但是他的儿子们却不能善终,除了后来登基的
2024-01-09 15:13:00
太上皇的复仇:李渊的子女与权力斗争的后续影响
...历史上却饱受争议。他在玄武门之变中被自己最爱的儿子李世民夺去了皇位,从此成为了一个无权无势的太上皇。他在退位后不甘心自己的命运,开始大肆纳妃生子,以此来报复李世民。这些子女给
2023-09-23 11:22:0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10个侄子时,李渊说了一句话,终一语成谶。在尘封的历史长河中,流传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这是一个关于权力和亲情交织的故事,一个帝王家族的血腥传承。李世民
2024-06-08 19:4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