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历数中国古代的四百来位皇帝的上位史,其中多为帝王之子在与兄弟们争得头破血流的竞争中胜者为王,他们生来就背负了要争帝位的命运。
除了通过血缘关系承袭帝位的君主们,也不乏朱元璋这种出生于穷苦之家的乞丐皇帝,赵匡胤这种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的起义者,甚至是武则天这样开创历史先河的正统女帝。
要数其中最有帝王之命的普通人,刘邦值得提名。虽然他在很多人眼里是流氓无赖一类的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他身上确实具有一些可贵的品质使得他能够成为秦末群雄逐鹿中的胜利者。这些重要品质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敢当出头鸟的勇气和魄力
刘邦最初不过只是区区一位泗水亭长,却在沛县起兵中当上了众人的头领,从沛公一步一步成为了汉王,最后做了万人之上的皇帝。
那么当时的他为什么可以让更有身份名位的萧何、曹参等人对他甘拜下风、惟命是从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刘邦这个人的胆子实在太大。在古代带兵起义可是一项会丢性命的高危挑战,所以轻易不敢有人做这件事。
陈胜、吴广的率先行动为秦末起义打响了头阵,刘邦所在的沛县县令也想响应起义。他听从两位沛县令萧何和曹参的建议召集回了刘邦,但后来又心生悔意,害怕刘邦会威胁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又派人捉拿了萧何和曹参。
刘邦听说了县令出尔反尔一事,便鼓动城内百姓们杀了县令。县令死后城门一开,刘邦被迎进了城中,并被推举为新的沛县县令,即为沛公。
旧县令被杀,沛县与朝廷的关系便彻底破裂了,那么接下来是该独立起义呢,还是应该加入其他更有实力的起义部队一同反秦呢?保守人士往往会选择后一条道路。
偏偏刘邦是个胆子极大的人,虽然他懂得成王败寇的道理,也明白造反一事的危险性,但他愿意豁出命来为自己和兄弟们搏一搏,便开设祭坛,竖起赤旗,组建起一支三千人的起义军。当时的他已经四十八岁(也有史料称三十九岁)了。
慧眼识英才,对属下又大方
单凭胆子大这一点是不足以成事的,刘邦的崛起离不开他对韩信和陈平二人的重用。这两个人曾经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在楚汉大战前后投奔了刘邦。
刘邦是一个眼光很毒辣的人,他善于从人群之中发掘有潜力的人才,韩信就是被他淘到的一枚金子。韩信之前辅助项羽的时候,没干过什么大事,履历上没有任何亮点。对于这样一位表现平平的人,刘邦却封他为堂堂的大将军。
当初陈胜起兵后,重用了武臣、韩广等人,却遭到他们背信弃义、各自单飞的背叛。有这种教训在前,很多人不敢轻易分出自己的兵权,但刘邦在用人上就非常爽快,他敢于放权,给足了部下信任和排面。
刘邦选择了要重用韩信,就不吝给他大展宏图的机会,他派韩信去往北方开辟楚汉争霸的新战场。韩信不负重托,使得项羽腹背受敌,为刘邦带来了更多胜算。
同样地,刘邦对前来投奔他的陈平也委以重任,虽然老下属们对此略有微词,但他心中认准了陈平,对其非常器重。纵观刘陈平确实也在楚汉之战中给他创造了卓越的贡献。重用韩信、陈平二人,足以见得刘邦有着一双慧眼。
刘邦还是一个非常大方,懂得分享的好领导。他在彭城之战受挫之后,告诉手下说谁能帮他战胜项羽,他就把函谷关东边的土地全部送给他。
韩信、臧荼、彭越、英布和吴芮等人助力刘邦打赢了项羽,刘邦果然在称帝后言而有信,履行了这一承诺。他将函谷关以东以南划分给了七位有功的异姓诸侯,而朝廷只是占据了关中、汉中和巴蜀之地。
从谏如流,眼光长远
站在权力顶峰的人往往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听得进去别人的意见,这也是领导者们的一个普遍缺点。刘邦很聪明地规避了这个缺陷,他广开言路,很欢迎属下们提意见,并且择善而从之。
当刘邦大军刚打进咸阳城的时候,他被荣华富贵迷晕了眼而失去斗志,想要住在秦二世的后宫中度过余生。樊哙和张良在一旁稍稍提点,刘邦便猛然惊醒,立刻还军霸上,不让项羽抓住他的把柄。
刘邦在受封汉王之后,心里满怀怨气,恨不得当场和项羽拼命。好在他经过张良的规劝不再冲动,打算蛰伏下来静待新的崛起时机。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打算大兴土木在洛阳建立新的都城。戍卒娄敬向刘邦分析了建都关中要比建都洛阳更具优势,因为关中是四塞要地,有着巴蜀和汉中的资源供给,这也是当初秦朝制胜的重要法宝。
刘邦听完之后内心很是犹豫,他又询问了张良,结果得到了差不多的建议。于是,刘邦便乖乖地在关中建都。后来他凭借关中的地理位置优势,平定了作乱的异姓诸侯,为自己化解了一大危机。
刘邦的目光非常长远,他知道自己年龄大了,不能很好稳住朝廷,便思忖着如何能使汉朝长期延续下去。异姓诸侯的存在对于西汉政权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发。
刘邦觉得铲除异姓诸侯势在必行,他认为多方鼎立好过一家独大,便构建起了外戚、异姓诸侯和刘姓诸侯三方相互制衡的格局。
这样一来,三股势力各自较劲,没有谁能够轻易挣脱束缚攀上皇位,而且地方共同合力拱卫中央,使得中央政权更加稳固。
刘邦的做法的确很明智,在他过世后,吕后专政,朝廷的元老重臣骚动生事,但这些纷纷乱乱始终没能撼动中央政权,皇权依然稳稳地掌握在刘姓一脉的宗室手中。
英雄不问出身,农家长大的刘邦从一介草根成为了身份最荣耀的帝王,这其中离不开他身上这些出色的领导才能。英国著名的史学家汤因比曾将刘邦和凯撒大帝并称为“人类史上最富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位政治人物”。
秦末的起义大军浩浩荡荡,要论出身,论武功,论头脑的话,刘邦并不算得上是个中翘楚,但他综合品德极佳,还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本领和处世哲学,他能当上皇帝确实是让人心悦诚服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1 19: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