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本报讯(王树林廖庆伟)“深打窝、拌匀肥,浇足水后在底水尚未完全渗透土壤前栽入带药小苗,盖膜后小苗顶部距离膜要保持7至10厘米,移栽15天左右,才能破膜掏苗。”3月22日,盐源县兴隆镇兴隆村以膜下小苗方式移栽了全州烟区“第一株优质壮苗”,拉开全州烟叶大田移栽工作序幕。
在移栽现场,技术人员重点讲解了“苗要小、膜要实、水要足、栽要早”4个膜下小苗移栽关键要点,引导烟农抢抓时节,高质量完成烟叶移栽工作。
近年来,凉山部分烟区针对昼夜温差大、有效积温低、栽后干旱期长等烟叶生产难题,通过不断试验探索和技术创新,建立了苗床增温、地膜下小苗移栽、配套水肥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适合高海拔烟区生产的技术体系,推动了烟叶生产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加快了烟叶生产从“稳产保供”向“优产优供”转变。
接下来,凉山烟区将紧扣“稳定烟田、培育主体、提高质量、优化供给、加强保障”目标,着重实施实用技术,严格管理措施,完善以烟稳定粮食供给、以烟促进粮食生产、粮烟融合发展模式,努力提升凉山烟叶“清甜香”金字招牌的知名度,更好地助力推动“农业强州”战略,为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08: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