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河北长城保护员:祖孙三代的倾情守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3 11: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新华社石家庄电(记者郭雅茹)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营乡桑园村,长城保护员郭洪秀在爷爷家寒暄过后,就拉着爷爷郭文满的手说:“爷,我上山去看看啊。”

“我从小就跟着我爷、我爸上山巡长城。”寒冬,山风凛冽。郭洪秀在羽绒服外又套上防风服,戴上厚手套,拎着砍刀和垃圾袋,准备出发。他指向远处说:“那4座敌楼就是我负责巡守的,从我爷到我爸再到我。”

卢龙县内现存明长城22.3公里,有重峪口、桃林口和刘家口3个关口,敌楼86座,墩台若干,由11名长城保护员日常巡守。山脊上蜿蜒约2公里的长城路,郭家祖孙三代一走就是40余年。

“以前乡亲们上山拾柴禾,走累了就在敌楼里休息、避风,那时候不知道长城保护意味着啥。”郭洪秀的父亲、55岁的郭海军回忆说,20世纪80年代,通过政府宣传大家了解到保护长城的意义,郭海军的父亲郭文满也在那时成为长城保护员。

“咱有责任把长城看好了。”郭海军说。

郭家巡守的这段长城海拔高、远离村落,虽然人为破坏的风险降低了,但巡守难度大大增加。

因为人迹罕至,秋冬时节野草荆棘能有一人多高,上山只能一边用砍刀开路一边走。“我们家这把刀也是‘祖传’的了。”郭洪秀笑着说,然而即便是砍刀开路、身着长裤,一路下来腿上还是经常被刺破。

荆棘丛生、长城陡峭,这条守护的路上,郭家父子曾多次遇险。

“可能是人对危险的一种本能反应,我当时听到草响的声音就觉得不对劲,赶紧躲起来不敢出声,随后就看到一条约3米长、手腕粗的黑蛇爬了过去。”郭海军回忆起那次遇蛇的经历,现在还是后怕。

还有一次是几年前的深秋,郭海军检查完4座敌楼后,下山时不慎扭伤了右脚,但山上信号不好,电话打不通。他只能拖着右脚一点点往山下挪,两个小时才挪了几百米。好在家人上山来找,把他背下了山。

因为这次扭伤,郭海军的右脚总使不上劲儿,于是守护长城的任务落到了儿子郭洪秀身上。

“今年大年初二我上山,结果脚下一滑摔出去10多米,脑袋磕石头上,当时就出血了。”郭洪秀说,遇到陡坡要手脚并用,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

虽然屡次遇险,郭家人却从未想过退缩。“小时候我就爱跟着我爷、我爸上长城,不嫌远也不嫌累。”郭洪秀说,如今自己也总带着儿子爬长城,“咱就生在这长城脚下,可不得好好保护起来,让后人不仅能在书本、电视上看到长城,更能看到家门口的长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钟丽缇祖孙三代逛故宫,77岁越南母亲踢毽子,机场送别长女惹泪目
...一则最新Vlog,并配文称“陪伴与送别我的Yasmine”,祖孙三代齐出镜,温馨满泻!至于钟丽缇口中“Yasmine”
2023-12-28 10:39:00
河北日报携手五家省级党报联动报道丨望长城,一眼千年
...现存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居全国第二。战国秦、汉、明三代长城的西端起点,均坐落于此。“确实,推动长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做好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看着眼前这张照片,全国人
2024-03-09 11:10:0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长城篇|“给长城文物找个好人家”——记长城文物捐赠者
...城老照片特展,同时把展览的老照片捐赠给博物馆。一家三代捐藏品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举办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第二批文物藏品捐赠仪式,市民于继群一家三代人收到
2023-12-02 17:46:00
河北省长城保护员首期业务培训班在武安举办
...刘剑英通讯员杨溪)6月14日至15日,由河北省文物局、省长城保护协会主办的河北省长城保护员首期业务培训班在武安市举办,来自武安市、涉县等地的29名长城保护员通过聆听授课、实地
2024-06-19 21:56:00
让长城、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河北高质量推进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长城、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近日,在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天下第一关景区拍摄的光影秀演出现场。新华社发(李 铎摄)底
2024-08-09 07:33:00
一位农民脚下的长城保护路
本文转自:新华网5月13日,赵春生在前后杖子段长城上清理杂草。52岁的赵春生是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镇前后杖子村人,2018年,赵春生被遵化市文保部门聘用,正式成为一名长城保护员。赵
2023-05-15 08:19:00
盘点历史上祖孙三代爷都是名将的组合
司马贞《史记索隐》:“贲、离继出,三代无名。”意思是,过了三代之后一个家族就没有名将了。算上王翦、王贲、王离,王氏家族三代都是名将,第四代则没见谁是名将。史上三代都是名将的家族确
2023-01-24 22:22:00
河北迁安:启动2025年“长城红”志愿服务活动
...局等单位在迁安市大崔庄镇白羊峪村启动2025年迁安市“长城红”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的100多名志愿者和小学生们相聚在大崔庄镇白羊峪长城脚下,助力保护长城。这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退
2025-04-02 15:31:00
...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近年来,河北兴隆县高度重视长城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2023-12-15 19: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