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布拖素有“彝族银饰之乡”之称,每逢重要节日和活动,处处可见穿着盛装的彝家姑娘。图为布拖彝族银饰服饰展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中国网新闻8月19日讯(记者 吴亮)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四季清凉,风光秀美,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地区,民俗文化、非遗技艺独具魅力,被称为“火把原乡”“阿都高腔之乡”“彝族银饰之乡”。
8月17日晚,中国国家地理·布拖乐安湿地飞鸟音乐嘉年华在布拖县举行,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参与。期间,布拖彝族银饰服饰展演、“朵洛荷”歌舞表演、彝族传统选美展示、彝族达体舞、阿都高腔、彝族口弦演奏等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引得观众阵阵惊叹,充分彰显了彝族文化的魅力。
“朵洛荷”是凉山彝族传统火把节中,只限于女子集体表演的集歌舞于一身的艺术表演形式。彝语“朵”即火,引申为火把,“洛”为唱,意为火把节之舞。2007年,普格彝族民间文艺“朵洛荷”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为“朵洛荷”歌舞表演。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彝族传统选美,是根据选手的服饰展示、才艺表演、组合表演等环节评选出彝族美女和俊男,分别冠以“金索玛”和“金鹰”的称号。图为彝族传统选美展示。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
达体舞是彝族人民在劳动中结合自己民族特色自创的舞蹈,动作优美,简单。图为本次音乐嘉年华观众与彝族群众手拉手围着火堆跳达体舞。中国网记者 吴亮 摄【责任编辑:刘峻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9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