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27日消息,2025年以来,珠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实施的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在成功保障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的同时,有力促进西江梧州江段人工鱼巢鱼类产卵,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西江是珠江水系最大的河流。西江梧州段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国家级保护区,也是西江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营造有利于鱼类繁殖与栖息的优良环境,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自2023年起,每年1月至8月在梧州江段设置人工鱼巢,建造鱼类“产房”。
2025年1月24日,珠江水利委员会启动去冬今春第4轮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西江多处骨干水工程联动加大下泄流量。通过调度补水,西江梧州站日均流量达到2600立方米每秒,梧州江段人工鱼巢于2月2日发现首批鱼卵,当日规模达5.6万颗。2月7日至2月14日期间,随着第5轮调度实施,梧州站日均流量由140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2300立方米每秒,水文脉动进一步刺激河道中的鱼类游进鱼巢“产房”进行产卵。监测数据显示,鱼巢附鱼卵总量已达500万颗,2025年人工鱼巢的附卵时间相较于2023年、2024年提前了约40天。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的实施,为产草粘性卵鱼类产卵繁育创造了适宜的水文、水动力、水生态条件,有力促进了西江鱼类的繁殖活动,对提升河流水文情势、保护水生生物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将持续推进珠江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为保护珠江河流生态环境、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保障水生态安全提供扎实技术支撑。【编辑:房家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7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