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名城名校创新路上“双向奔赴”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2-12-30 04: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C9高校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

名城名校创新路上“双向奔赴”

名城名校创新路上“双向奔赴”

(视觉中国供图)

□ 本报记者 陈悦勤

近日,苏州市人民政府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苏州市、吴中区和哈工大将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通过建设“一基地、两平台、七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地方区域产业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的落子,标志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C9高校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当下,苏州正不断深化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合作,壮大高校在创新集群中的支撑力量,书写更多名城与名校“双向奔赴”的发展佳话。

C9高校在苏全部完成布局

C9即九校联盟,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事实上,苏州与C9高校的“牵手”由来已久。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2001年,苏州就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工业园区合作建设了苏州研究院,开设了软件工程、纳米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并设立了苏州市下一代Web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苏州市水环境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等。

中科大与苏州的合作树立起典范,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C9高校又先后来到苏州,探寻更广阔的合作空间。2004年5月,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共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研究院;2016年10月,清华大学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共建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的备忘录》……如今,C9高校已全部在苏州完成布局。

除了合作数量的增长,九座高校与苏州的合作内容也更加深入,布局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来到位于苏州高新区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项目建设现场,大楼上新悬挂的南京大学校徽标志格外醒目,学术交流中心、教学组团等各项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之中。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已揭牌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软件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4个新型学院,首批录取南大苏州校区的500名本科生、100多名研究生已于今年9月入学,将在鼓楼校区完成一年“寻根式培养”后,与这座新校区正式“相见”。

C9高校落子苏州,既看重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深度合作,也看重产学研的紧密衔接。2018年,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与相城区元和街道共同发起成立苏州创新中心。“复旦大学拥有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管理、生命科学等多个优势学科,还有众多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的医疗资源。同时具备张江区域在医药健康领域丰富的产业、人才资源,每年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出。”复旦大学张江研究院苏州创新中心负责人束礼兴表示,结合相城区乃至苏州市的产业布局和定位,借助于创新中心这一平台,可以促成健康产业人才向苏州转移,科技成果在苏州转化,打造人才培养和技术落地的“加速器”。

可以感受到,C9高校布局苏州的规模越来越大、合作越来越深入。从过去的“苏州名校少”到如今的“名校聚苏州”,这份变化,不仅彰显了苏州这座城市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更为苏州这座制造业大市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创新支撑。

真抓实干吸引高校落子

高校承载着人才、项目、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发挥着“最强大脑”的功能,是地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对于苏州来说,大力支持各类高校发展,深化与顶尖高校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既是响应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的重要途径,也是苏州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重要抓手。

在这些年的创新实践中,苏州频频获得一众国内外顶尖高校的青睐与加码,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科创实力无疑是重要原因。作为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开放大市,苏州是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重要“压舱石”,不仅规上工业总产值超4.2万亿元、位居全国最前列,还是国内工业体系中制造业门类最全的城市之一。更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苏州的科创实力也不容小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9%,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万家,高层次人才达到34万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2年居全省首位,在2021年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五,是前五名中唯一地级市。可以说,不管是产业链、创新链还是人才链,苏州都很出色,为高校落地布局提供了良好的沃土。

苏州对高校的吸引力,不仅仅来自于雄厚的经济基础,更来自于苏州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多年来,苏州不断完善高校发展支持举措,今年10月,苏州在《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交流,招引建立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对新建或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给予最高2亿元资助;对新建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对新建新型研发机构、国际研发机构,给予最高1000万元资助;对组建创新联合体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并且将在人才、载体、基金等方面给予一揽子支持政策。

除了捧出“真金白银”,苏州还在不断优化服务品质上下功夫,以细致入微的全方位护航,让高校更好地在苏州落地发展。例如,针对正在建设当中的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项目,苏州不仅成立了专门项目组,全天候提供审批进展跟进服务,还将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项目从签署深化全面战略合作相关协议到完成征地、供地、抗震评审、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事项,仅用20余天。

在苏州的倾情服务下,越来越多的名校高校看好苏州、扎根苏州,数据显示,苏州已累计与260多所国内外高校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有产学研机构160多家,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书写“双向奔赴”的创新故事

众多高校落子苏州,可以说是一场名城与名校的“双向奔赴”。对于高校而言,面对科技成果转化等需求,苏州丰富的政产学研资源,无疑是帮助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跨越“死亡之谷”的“加速器”。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院长成波对此深有感触。“苏州是当之无愧的创新之城,得益于政府在人才引进、创新创业政策等方面给予我们的强力支持,研究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成波说,研究院已初步形成了集科技创新、产业服务、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科技产业创新生态雏形,累计孵化企业超150家,还转化了70多个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效应的科技成果,培育了10多个打破国外垄断、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拳头产品。

而对苏州而言,高校所储备的科研、人才、项目资源,是苏州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苏州正瞄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方向加速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有着丰富创新资源、人才资源的高校,正成为推动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助力苏州建设产业创新集群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就携手苏州长光华芯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苏州高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苏州市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创新联合体,不仅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关卡,还把35W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送到生产线,实现小批量生产,氮化镓激光器联合实验室也揭牌成立。

活力迸发的高校院所,成为孕育苏州创新成果的摇篮。有理由相信,在苏州的真抓实干和高校的不懈攻关下,越来越多名城与名校“双向奔赴”的创新故事必将在这里生动上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0 05: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A类学科,新建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海洋研究院,集聚一流人才……本次签订的协议里“干货”满满。“双方发展空间都很大。既是南通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重大决
2023-11-01 09:42:00
...造数字经济新高地等现场教学专题,分别赴牛津大学高等研究院(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生物医药产业园、阳澄数谷、儒拉玛特自动化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长
2023-11-27 08:09:00
...济发达和历史悠久的城市,都有其闪亮的“大学名片”。名城因名校而群贤毕至、人杰地灵,名校因名城而滋育涵养、根深叶茂。南大是向世界一流加速奋进的百年名校,苏州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
2023-09-25 01:49:00
...”不在少数。诸如,济南市与山东大学联手打造济南晶谷研究院,共建校地合作、产教融合平台;中国石油大学将“融入青岛、服务青岛、贡献青岛”写入学校发展战略,聚焦青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
2023-10-13 10:00:00
“名城名校”2023苏州大学校园马拉松赛暨江苏省大学生马拉松联赛活力开跑
江南时报讯 11月25日,“名城名校”2023苏州大学校园马拉松赛暨江苏省大学生马拉松联赛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举行。“一座名城,一所名校,一项名赛,一种精神! ”苏州大学党委常委
2023-11-27 09:51:00
...,全国首家人文经济学研究机构——苏州大学人文经济学研究院揭牌。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经济繁荣、人文鼎
2023-10-10 21:17:00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扬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名城名校合作共建再结硕果本报讯(通讯员 蒋承骏 记者 姜涛) 昨天下午,扬州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养老事业和产业
2023-05-31 07:59:00
新华职教丨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要抓住“创新”“联合”
...和秘书处,秘书处可设在产业园区;可考虑设立产教融合研究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两个实体运营机构,产教融合研究院可设置在高职院校,主要负责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搭建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2023-10-24 08:49:00
观澜纪|董会忠:“向高向深”,推动名校名城交相辉映
...在淄博万科城市之光示范区开幕。山东理工大学淄博发展研究院教授董会忠带来题为《更⾼层级的校城融合与更⾼质量的动能培育》的演讲。作为⼊选教育部⾸批47家全国⾼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
2024-12-20 12:2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迎新 两校区3286名新生齐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 通讯员 韩晶8月30日,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牟平、莱阳两校区2025级3286名新同学入学报到
2025-08-31 12:34:00
湖北建院“空中课堂”打通智能建造人才供给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李夏、周俊恒)“云”端架桥,“智”造强匠。作为建筑业大省,湖北正深入践行“四化同步
2025-08-31 15:37:00
2025郑州时装周闪耀中原:区域联动激活时尚引擎,传统与时尚“和融”绘新章
雅章新绘,时尚聚力!8 月 29 日,以 “中原时尚 艺秀中牟” 为主题的 2025 郑州时装周在河南省中牟新区艺秀小镇隆重启幕
2025-08-31 18:57:00
学急救技能 为生命护航——东营区文苑幼儿园开展心肺复苏救护培训班
8月25日,东营区中小学及幼儿园第0042期心肺复苏(CPR+AED)救护员培训班在东营区文苑幼儿园落幕。本次培训活动
2025-08-30 11:33:00
湖北勇夺三金!武汉船院出征世赛总决赛排位赛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齐一璇、许文秀 通讯员陈冲、蒋园林)技炫青春,能创未来。8月28日,为期一周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船舶交通运输赛道(中职组/高职组)总决赛争夺赛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落幕
2025-08-30 11:54:00
大河网讯 8月29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召开航空港校区建设项目廉政警示教育工作会,聚焦新校区建设关键环节,剖析典型案例
2025-08-30 18:00:00
康复大学迎来第二届本科新生!七省400名学子齐聚康园!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翟元昊 通讯员 徐慧敏8月30日,康复大学本科新生入学报到,来自山东、河南、河北、江苏、湖南、山西
2025-08-30 18:40:00
昨日,2025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教育服务专题新闻通气会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9月10日至14日,教育专题展将在首钢园10号馆精彩呈现
2025-08-29 08:24:00
教育是国之根本,校园是育人的摇篮。8月27日,记者获悉,郑州市多个学校建设项目已经进入收尾冲刺阶段。郑州市第三十八高级中学
2025-08-29 20:38:00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聚焦信创思政,上好“开学第一课”
今秋开学之际,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围绕学校“信创+AI+思政”工作品牌建设目标,深挖“信创”元素,依托AI赋能教育教学
2025-08-29 21:47:00
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班组长培训暨“中铜杯”组长竞赛班开班仪式举行
近日,由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主办、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承办的有色金属行业优秀班组长培训班暨“中铜杯”班组长竞赛赛前辅导班开班仪式在学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2025-08-28 10:29:00
在数字中国战略与教育强国建设双重驱动下,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路径。潍坊科技学院教育学院以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教育人才为核心目标
2025-08-28 10:29:00
以赛促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师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省赛中获佳绩
近日,由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主办的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省赛圆满落幕
2025-08-28 11:04:00
走访慰问送温暖,大学生沂蒙情协会走进沂蒙山区献爱心
为传承沂蒙精神、践行青年担当,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携手济南万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组织8名志愿者赴临沂市,开展“燃星照亮求知路
2025-08-28 11:05:00
学大教育2025年上半年营收19.16亿元,同比增长18.27%
多知8月27日消息,学大教育(000526.SZ)今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学大教育营收19.16亿元
2025-08-28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