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5月4日,对于17岁的少女小玉(化名)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她重生的日子。手捧着鲜花、笑起来甜甜的她,原本胸腔几乎三分之二被肿瘤占满,此刻体内肿瘤几乎消失无形,达到临床完全缓解状态。
这么大面积的肿瘤是怎样消失的?近日,四川省肿瘤医院治疗团队讲述了这段惊心动魄的抢救经历。
16岁少女命悬一线
时间回溯到2022年2月,16岁的小玉因咳嗽、咳痰及咯血前往家乡的医院就诊,随后被诊断为原发纵膈大B淋巴瘤。由于肿瘤体积大,对纵膈的大血管及心脏产生压迫,情况十分危急,并且肿瘤已经侵入肺部及骨髓,病情已是晚期。
在经过标准的一线治疗后,肿瘤消退并不理想,随后的靶向免疫化学二线、三线、四线治疗仍无法控制病情的恶化。经过多次抗肿瘤治疗,小玉的身体每况愈下、免疫功能逐渐被摧毁,加之肺部病灶大,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且无法进食,体重快速下降至30公斤左右,被多位医生判定为临终状态,几乎无救治可能。
胸腔CT前后对比。四川省肿瘤医院供图
尽管已经有多位医生宣告不可能,然而小玉妈妈没有放弃。辗转多家医院,经医生推荐,她得知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林桐榆教授是淋巴瘤专家,于是一直坚持不懈地挂林教授的号。
2022年10月,她总算挂上了号,而彼时小玉的生命已经是按天数计算了。
一句话打动林教授
刚接诊时,林桐榆也认为小玉生存的希望不大。他坦言,“医学是有其局限性的,之前的医生都已经尽力,家属要做好心理准备。”
然而,小玉妈妈的一句话打动了林桐榆。小玉妈妈说:“我挂了几个月的号,也知道医治可能性不大。孩子万一死了,这个遗体给你研究,看看为什么医不好,以后可以救更多的人。”
短短一句话,却深深打动了林桐榆,他看到了患者家属对医生的无条件信任。在所有常规治疗都对病患失效的情况下,唯有探索创新才能获得一线生机,但这是一条没有走过的路,前提是需要患者和家属完全的信任与配合。林教授和他的团队被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感动了,他们决定接下这个棘手的病例,不管困难多大都要救治这个孩子。
林桐榆详细了解小玉的情况后,没有片刻等待,立即安排小玉进入绿色通道流程办理住院手续,完善相关检查。
刚入院时的小玉。四川省肿瘤医院供图
鉴于小玉当时的身体情况,治疗能否成功,控制体内感染和化疗需要同步进行。
“每次做检查,我们都心惊胆战地把抢救设备都带齐。”该院ICU主任徐珊玲介绍,为了给小玉治疗创造最佳条件,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在小玉入院时就一直保驾护航、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在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强力支持下,林桐榆团队制定出紧急救治方案。
经过多方努力,小玉被四川省肿瘤医院团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并为其创造了治愈的可能。
2023年1月,曙光出现——小玉胸部肿瘤达到部分缓解,从ICU转入综合(特需)科。
一波三折 肿瘤脑转移
今年春节前,身体情况良好的小玉可以走着出院了。但是,半个月后,她又坐着轮椅回来了。
此时,小玉身体里的肿瘤转移到脑部,肿瘤又变得猖獗。病情加重时,小玉再次暴瘦。血脑屏障的存在导致大多数药物难以进入大脑。如何突破这一难题?
脑部CT前后对比。四川省肿瘤医院供图
林桐榆领衔肿瘤内科、重症医学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和营养科等多学科治疗团队,通过多学科个体化的方式,根据病理结果及靶点反复为小玉研究个体化的抗肿瘤治疗,“一边大剂量用药,一边降低毒性、尽量减少副作用。”
“当小玉出现中枢受侵、濒临瘫痪的情况下,治疗团队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打击。”林桐榆回忆对小玉施救过程,处理过程如履薄冰,常常是惊心动魄。
虽然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治疗团队始终不抛弃、不放弃,借助分子病理技术不断地去分析靶点,冒着风险实施大剂量药物治疗,还采用了川肿最新引进的全球最先进的射波刀等治疗手段,全院力量聚焦,为一个生命努力。
林桐榆倾尽心血,经常凌晨突然想到新的治疗办法,即刻通过微信给团队留言。“很多时候早上起来看到林院长的留言,实际上我们是用了他说的药,但是他不放心,还是会事无巨细地叮嘱。”该院综合(特需)科主任王久惠感叹,“林教授不仅根据各项指标悉心指导和调整诊疗计划,从饮水吃饭到康复训练,事无巨细,还会在查房时和病人谈心、拥抱病人、鼓励病人。”
肿瘤消失!川肿团队创造生命奇迹
尽管压力巨大,但每次见到小姑娘,林教授都微笑着给她加油打气,无时无刻不在为她传递战胜病魔的信心。
经院内多学科MDT讨论,团队制定出同步放化疗的桥接治疗及后续CAR-T细胞治疗的方案。在密集的化疗及放疗等桥接治疗后,复查影像学提示病灶明显缩小,骨髓穿刺涂片、流式及活检均未见肿瘤累及。按照CAR-T细胞治疗流程,小玉接受了单采、预处理及CAR-T细胞回输等处理。CAR-T细胞治疗用好了有可能提高治愈率,但它是一把双刃剑,容易伴随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副作用,引起免疫反应,特别是脑转移者。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将前功尽弃。
多学科MDT讨论。吴舒婷摄
为迎接这次挑战,综合(特需)科医护人员在林桐榆的指导下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包括单间病房、无菌床、准备各种抢救药品、严格病房消毒、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密切监测患者每日饮水量、尿量、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指标,随时调整方案避免毒副作用。
经过2周的院内严密监测护理,小玉没有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和神经相关毒性等不良反应,再次复查影像学病灶几乎完全消失。
小玉出院时,母女和林桐榆合照。四川省肿瘤医院供图
5月,17岁的小玉完成了她长达14个月的就医历程,终于在“五四”青年节这天出院。出院时,小玉体重已经恢复正常,已有46公斤,后续她将坚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和随访。出院前,她送给了林桐榆一张手写的卡片,上面写着:“感谢林爷爷让我再次看到了这美好的人间,给了我人的希望。”
小玉送给林桐榆的卡片。吴舒婷摄
林桐榆非常珍视这张小小的卡片。“奇迹是在精准治疗下产生的。”他说:“医生是生命的守护神,信任是创造医学奇迹的基础。尽管现在的医学研究仍无法攻克所有病症,但是医学就是在不断失败、不断总结中进步。希望把这次治疗经历和学术成果分享给全世界的医生,就像小玉妈妈所说的,这样可以救更多的人。”(王凡、实习生吴舒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1: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