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03 11:09:00 来源:科普观

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里其实算是一个密闭的,大型生态系统,我们人类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生物圈里。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大生物圈

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既然我们能在这样一个密闭的生物圈里活下来,如果有一天我们有能力登陆其它星球,比如火星,我们又能否在那里复制出一个生物圈,长久生存下来呢?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火星

关于这个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其实就已经有科学家想到并提出过。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为此付诸了实践,在地球上模拟出了一个大型密闭空间,希望在密闭空间里,复制一个生态圈,供人类生存。

然而,4男4女同居在这个密闭空间2年,实验结果却令人倍感意外。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实验结果令人意外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生物圈2号

时间回到1987年,美国生态学家约翰·艾伦,首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约翰·艾伦

那就是他想通过建造一个巨型密闭空间,在密闭空间里放置一整套生态系统所需的动物植物,水源等,让它们自己在长时间的“磨合”下,达到平衡,借此复制出一个跟地球一样的生物圈。

至于这套系统的名字,艾伦也已经想好,就叫“生物圈2号”,因为地球已经是“生物圈1号”……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生物圈2号构想图

艾伦的这个想法可谓是无比疯狂,因为要验证这个系统到底能否成功,就必须要有人住进去,亲自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毕竟复制生物圈的根本目的,就是提供给人类居住。

疯狂归疯狂,但倘若成功了,这无疑会颠覆人类的认知,甚至还会将人类移民火星的构想变得可能。

毕竟,只要有办法在火星构建起这样一个生物圈,人类就能不用担心资源问题,长久生活在里面。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火星表面

一位名叫艾德·巴斯的慈善家,在了解到艾伦的构想后,高高挑起了大拇指,称赞他是个天才。

并且他还表示,自己愿意进行投资,帮助艾伦打造出“生物圈2号”。

就这样,“生物圈2号”终于从设计图,变成了实体。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生物圈2号

4男4女同居在全密闭空间2年

整个“生物圈2号”占地面积高达12000平方米,容积更是达到14万立方米,整个建筑都是由钢架和玻璃密封而成,可以做到完全与外界隔离。

随着“生物圈2号”的建成,第一次实验也开始展开……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生物圈2号

时间来到1991年9月26日,4男4女8名参与到实验的科研人员,身穿着太空制服,首次进入了“生物圈2号”。

他们计划通过在里面种植各种农作物,饲养各种禽畜,来实现在密闭空间里的自给自足。

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这个生物圈真能像地球一样,实现内部各种“链条”的循环,他们也的确能在里面实现长久的生活。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进入生物圈2号的4男4女

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一开始,他们满怀着期待和兴奋,开启了在“生物圈2号”里的生活。

他们种植各种农作物,饲养各种禽畜,一切都如他们计划的那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但是到了第5个月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向外界报告,表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饥饿感。

他们每天干的活都是一样的,摄取的食物量也同样控制在统一水平上,可他们却渐渐地开始感到饥饿,每天都吃不饱肚子,这让他们感到非常绝望。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饥饿感萦绕着每一个人

外界收到这样的消息后,只好增加了他们的食物摄入水平。

当然,这还只是开始。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生物圈2号”内部的水循环也出现了问题,食物的问题还好说,水循环出现了问题,这对8名实验人员来说,却是致命的。

为了得到饮用水,他们甚至不得不选择过滤那些从泥沟里弄到的脏水。

除了水循环外,病虫害的发生也同样致命,维持生物圈的益虫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突然大量死亡,反而像蟑螂和蚂蚁这样的害类,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大肆繁衍开来。

随着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物圈2号”内的循环开始彻底崩溃,最后随着循环的崩溃,里面的氧气浓度也开始断崖式下跌。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生物圈2号内的循环开始彻底崩溃

食物、水源、缺氧等问题,严重困扰着8名实验人员,最终,考虑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实验被迫在1993年6月26日宣告结束。

这次实验算是彻底失败了……

人类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在第一次实验失败1年后,又有7名实验人员(原计划8人,有1人意外退出)参与到了第二次实验。

他们本以为能汲取第一次实验失败的教训,开启一次成功的实验。

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第二次实验失败地比第一次还要彻底,实验人员仅仅在“生物圈2号”生活了6个月,就待不下去,草草结束了实验。

而他们在这6个月的时间里,甚至也没有取得任何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参与到第二次实验的7名实验人员

从那之后,耗资数亿美元打造的“生物圈2号”便荒废了,所有者任其内部的生态系统自生自灭。

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

“生物圈2号”在荒废了十余年后,有科学家进入其内部,却惊奇地发现,里面的生态系统竟然奇迹般自愈了。

不仅水循环和氧气浓度恢复了理想水平,就连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害类,也大大减少。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生物圈2号自愈了

这样的发现自然值得我们欣慰,但其中暴露的另一个问题,却也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那就是,“生物圈2号”内生态系统的自愈,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没有人类的干预。

似乎,人类的干预,成了破坏生态系统的罪魁祸首……

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4男4女同居在密闭空间2年,结果令人意外

人类的干预似乎成了罪魁祸首

写在最后

说起来,人类对自然破坏确实比其他生物更厉害,这点我们不能否认。

但是,如果仅凭“生物圈2号”的实验,就给我们扣上了生态破坏者的帽子,却说不过去。

因为这个系统本身就存在诸多缺陷,它只能靠里面动植物自身让系统循环起来,缺少真正的自然界里多变的气候和气象等诸多条件。

因此,“生物圈2号”的实验,也就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5: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类能复制出地球吗?
...存的一切所需,而不需要从地球运送物资呢?20世纪末,生物圈2号应运而生。克隆地球的伟大实验生物圈2号是一个封闭的人造生态系统实验室,由美国石油大王爱德华·巴斯斥巨资,汇集了全
2024-06-17 09:37:00
4女4男曾进行封闭的空间实验,结果发现:人类可能永远被困在地球
...最终成果如何?接下来,本文将从太空移民的设想、人造生物圈实验的过程以及其最终结局,为您细细道来。火星,承载着人类的诸多期望,并非因其上存在生命,亦非生命可在此存活的确凿证据,
2024-11-25 10:46:00
俄罗斯称美国在乌克兰研究可引发人类疫情的病原体
...以及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的调查,发现在赫尔松的一个生物圈保护区,曾于2021年记录到大量可能由感染引起的鸟类死亡,俄国防部不排除这是生物实验引起的。基里洛夫称,乌克兰此前在该
2023-05-06 15:52:00
科学家开发鉴别其他星球生命的方法
...非常重要,人们或还能以此区分来自另一个星球、另一个生物圈的生命形式。令科学家惊讶的是,他们只根据两个属性(生物或非生物)训练机器学习方法,但该方法却发现了3个不同的种群:非生
2023-09-26 02:33:00
扩散模型=进化算法!生物学大佬用数学揭示本质
...模型就是进化算法」的?答案是数学。扩散模型的本质在生物圈中,至少有两个过程能够泛化并创造新事物:进化: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缓慢过程(需要多代); 学习:生物个体获取知识
2024-11-25 09:56:00
从地磁场到生物圈的“破圈之旅”
...科学报两大一级学科20年交叉研究结硕果——从地磁场到生物圈的“破圈之旅”潘永信(中)和团队在讨论问题。 王一鸣/摄■本报记者 冯丽妃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磁球。在3000~500
2023-04-18 05:55:00
兰山区乡村学校发展共同体八年级生物教研活动在临沂涑河实验学校顺利举办
...任务,贯穿全课。临沂三十四中学王雪老师执教《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专题复习课。王老师教师以\"活荷叶能导电吗\"巧妙设疑,生活化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复习课重构中融入科学思维训练
2025-04-09 09:50:00
重庆国际生物城加快打造全市产业新地标
...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作用,同唱‘双城记’、共建生物圈,协同推进成渝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国际生物城相关负责人说。站在新的起点上,2024年,重庆国际生物城将力
2023-12-29 06:28:00
人类或被困在地球?4男4女在封闭空间生活1年,证明了这一点?
...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离开地球。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生物圈2号”实验。这个实验在上个世纪建造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模拟地球生态系统,旨在研究人类是否能在类似的环境中生存。这个空间内
2024-02-22 10: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直播间》以《千年晋祠迎来客流高峰 加强服务保障》为题,报道了进入国庆中秋假期,古建热不断升温
2025-10-06 07:11: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双节假期,不少人返乡探亲,但也有不少异乡人,因为种种原因,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连日来,我市多个社区组织了迎中秋活动
2025-10-06 07:42:00
华商网讯 福建省尤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10月5日发布消息,10月5日9时50分许,尤溪县消防救援局接警,5名人员进入坂面镇一矿山企业的废弃矿硐
2025-10-06 08:12:00
两名女生跟网友上山“探险”被困山谷 救援队助她们脱险
救援队员找到两名被困女生。(十方应急救援队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王玉婷 许晓婷)树林茂密、毒蛇出没,两名女生跟着40多名网友上山“探险”
2025-10-06 08:50:00
琴动鼓浪屿声传海内外 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获《人民日报》点赞
艺术周吸引众多国际友人参加,图为国际友人和市民游客一起观看庭院音乐会。(供图/鼓浪屿管委会)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国庆中秋假期
2025-10-06 08:5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用艺术的方式诠释“正义必胜,人民必胜,和平必胜”的合力宣言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张路江出席开展仪式并致辞
2025-10-06 09:17:00
大厂:“老字号”与“新网红”齐飞 月饼市场热闹开“抢”
河北新闻网讯(杨迪)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之际,大厂月饼进入销售旺季。各种口味丰富、包装精美的月饼成为市场主角,为节日增添了浓厚氛围
2025-10-06 10:14:00
国庆中秋假期护娃“睛”!河南小儿眼科权威熊凤枝教授:早发现早干预,给孩子清晰视界
大河网讯 国庆长假来临,不少家长计划带娃出游、居家休闲,但孩子长时间看屏幕、户外用眼不当等问题,也让儿童眼健康成为假期关注焦点
2025-10-06 12:53:00
怀化文旅回应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很难回到巅峰期,但比爆火前经营效益好
大皖新闻讯 日前,江西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国庆期间现场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与此同时,2024年爆火的湖南怀化“晓华理发店”热度下降也成了广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2025-10-06 16:0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10-06 17:02:00
当国庆的红旗漫卷天山,中秋的明月照亮晋疆,有一群医务工作者正以坚守代替归乡。近年来,我省全面开展组团医疗援疆,协调派出省内优秀医务人才
2025-10-06 18:31:00
中秋此乡亦故乡!六安一驾校为300余名异地学员摆下30桌团圆饭
大皖新闻讯 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日子,但来自河南、四川等地的300余名学员为了不耽误所在驾校的训练,选择在六安过节,而驾校充分理解他们的思乡之情
2025-10-06 21:46:00
毫厘之间见匠心 岳西工人好手艺造出好国徽
大皖新闻讯 桂花香里,金属铿锵。为天安门城楼制作新国徽的安徽兴皖玻璃钢制品有限公司门头上,一幅巨型国徽高高矗立,工人们在这枚国徽的“注视”下
2025-10-06 21:50:00
“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 温情上演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欣 喻波)10月6日晚,“花样茅箭·如诗生活——2025十堰市中秋诗月雅集”在十堰文化广场主会场温情启幕
2025-10-06 21:49:00
重磅福利!天柱山对合肥等三地市民推出“终身免费游”
大皖新闻讯 10月6日,天柱山景区天气格外晴好,巍峨的天柱峰更显雄奇壮丽。尽管国庆、中秋八天长假已悄然过半,天柱山景区内还是人头攒动
2025-10-06 18: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