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后湖黄册库为何没有随都城北迁?
《后湖志》重校本在玄武湖景区发布,解开历史谜团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8月19日,《后湖志》重校本发布会在玄武湖景区梁洲举行,该书由玄武湖公园管理处与南京出版社联合出版。《后湖志》是玄武湖的第一部湖志,成书于明正德年间,是玄武湖作为明朝国家级档案馆的馆志,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档案馆馆志。
《后湖志》由明正德年间,时任南京户科给事中的后湖黄册管理者赵官主持编纂,是研究明史、特别是研究明朝黄册制度的一部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玄武湖公园管理处于2022年启动《后湖志》重校工作。此次出版的《后湖志》重校本,由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胡凯整理完成,全书共11卷,27.5万字。
本次《后湖志》重新校注中,收集到了四种来源不同的影印明刊本。与之前的点校本相比,《后湖志》重校本的底本是《后湖志》影印明刊本。在重校过程中,纠正了在文字、断句等方面的错误,辑补了诸多文字缺漏之处,补充了17幅珍贵地图。
“比如重校本的序文中有一句话,‘盖后湖之周遭四十里,中突数洲,断岸千尺’。这里的‘岸千’两个字在《后湖志》影印明刊本中,是模糊不清的。我们猜测,很可能是最初的手抄本字迹模糊,辨认不清导致。”胡凯告诉记者,在点校过程中,他们字斟句酌,除了勘误和查漏补缺,还查找了很多古书、典籍以此来推敲和印证。
为了尽可能保持《后湖志》原貌,胡凯利用明代公文“层层转引来文”的特点进行本校。对影印明刊本中一些无法通过本校解决的问题,尝试通过他校,在一些典籍、专著中寻找答案。本次点校过程中有两个重要发现,胡凯总结为“明太祖的严令”和“明成祖的犹豫”,这是《后湖志》所没有记载,但却非常重要的两点。
当初,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严令,明确了黄册的法律地位。胡凯说,《南京刑部志》记载,朱元璋曾颁布诏令,将毁损户口黄册和“内府贴黄”等现象的罪名和刑罚相提并论。户口黄册登载每户丁口、田地和赋税等情况,可看作天下百姓的人事档案。而“内府贴黄”则是文武百官在内府的人事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官文书”。
明成祖朱棣的犹豫,则解开了后湖黄册库没有随都城北迁的历史谜团。胡凯说,1421年,明王朝迁都北京。1422年恰逢大造黄册之年,当年全国各地攒造的五六万本黄册都被运往北京,这说明朱棣有将黄册库北迁之意。由于北京没有专门的黄册库房,是否要另择新址建设黄册库,朱棣一直未作决定,其子明仁宗亦是如此。直到其孙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后,户部上奏,强调新造黄册按例要与旧册比对核查,建议新册送南京。朱瞻基才颁下旨意,南京后湖黄册库得以不动如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0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