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要不要给份子钱”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份子钱的习俗起源于农耕社会,是亲友在婚丧嫁娶等特定事件中带着善意的接济。与此同时,隐含着互助契约关系的份子钱,让群体取向的社会组织关系更为稳固。在一来一回的随份子过程中,情感联结变得越来越紧密。
进入现代社会,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使得接济不再是办宴席的必需,人口流动的加速也让过去“有来有往”的熟人社会受到冲击。因此,不少年轻人有了整顿份子钱的想法,但如何整顿还需要方法与技巧。
冲破“收礼—送礼”的循环,不必纠缠于盈亏的数目。如今主要承担情感维系功能的份子钱,虽然不以接济为目的,但仍有互惠的性质。可是,当双方婚丧嫁娶的大事数量无法实现对等时,矛盾也就随之产生,有人甚至为了回本办了不少荒唐的“无事酒”。
拒绝“你多我少”的比拼,适当限制随礼的最高金额。有调查显示,职场人在今年国庆期间给出的份子钱,人均高达2000多元。前些年微信的随机新年红包很受欢迎,人们忽然发现6.66元也可以传达“顺顺顺”的祝福,自己只是缺少一个限制金额的理由。
斩断被量化的情谊,还要创新传递情感的载体。现在人们往往把份子钱的多少等同于情谊的深浅,如何在整顿份子钱之外又不失人情味,需要人们尝试选择更加多样的人际交往载体。
关于份子钱的讨论还在继续,无论是否保留随份子的文化传统,人们都应明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情谊的交换才是关键,金钱或礼品都不过是情谊的载体,切不可本末倒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