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7月1日到7日,四川传媒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师生走进凉山州喜德县,开展了“走基层、入乡村、传文化、助振兴”的“三下乡”活动。团队以“民族之韵·汉彝之乐”为主题,围绕“彝族漆器文化”与“彝语文化”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实践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来到喜德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解说员的带领下,了解了红军过喜德、占领登相营、攻占九盘营等历史事件,在陈列的文物中忆峥嵘岁月;了解了“成昆铁路”建设的故事,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成昆精神所动容,也体会到成昆线在大凉山乡村振兴上的巨大作用。
喜德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现场。金泰摄
“聆听党员故事,续写红色篇章”
在冕山镇调研期间,队员们进行了老党员慰问走访活动,聆听党员故事,牢记初心使命。93岁高龄的周学斌爷爷说起如今的生活满是自豪,虽然行动不便但依然坚持关注时事,不忘初心使命,令队员们动容。
团队成员与冕山镇老党员。徐一凡摄
“承非遗漆器,传中华之语”
在喜德县母语广场,团队成员参观调研了语言文字展览馆和彝族漆器展览馆,在馆内了解学习彝族传承的独特语言文化,理解彝族群众对于天、地、生、老等问题的哲学思考,感受彝族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生命力;调研彝族漆器的发展历程,了解彝族漆绘艺术的用色特点,感受其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团队在展览馆参观调研。赵奕淳摄
团队拜访了吉伍家族漆器第十七代传承人吉伍五呷,听他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全面且细致的讲解,以及对彝族传统漆器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想法。
吉伍家族漆器第十七代传承人吉伍五呷。程泓源摄
为了更好地助力当地文旅发展,团队还在冕山地区开展了普通话调研。
“喜德文旅新征程,乡村振兴新画卷”
喜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喜德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彭建华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历史人文课。他从喜德县的人文风光到历史遗产,博古观今,侃侃而谈。他告诉师生们,“革命文化是我们的魂,要让更多人了解历史、铭记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成为喜德文旅的硬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要通过创新方式展现其魅力,成为喜德文旅的软实力。”
喜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彭建华。赵奕淳摄
“汉彝团结手牵手,载歌载舞齐向前”
调研最后,团队受邀参加了冕山镇伍合村的火把节活动,与身着绚丽传统服饰的彝族村民们,在欢快的旋律中一同欢歌。
喜德县村民围着篝火跳舞。程泓源摄
(孙寅杰、李欣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