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凤山村两委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群众开“夜间坝坝会”宣传相关政策(张金荣 供图)
初冬,走进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漫步在凤山村“背躬田园”,道路干净整洁,青砖砌建的围墙造型独特,别有一番民族风味,村民们的庭院,花园、草坪规划有序,凉亭阁楼错落有致。
“这几年,我们村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家家户户的房屋设计都别具一格,既有洋气的围栏和庭院,又保留了乡村的原汁原味,人居环境让人眼前一亮。”近期,走进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随处可听见村民们谈论着自己的村寨。
乡风文明,民风淳朴。近年来,清镇市卫城镇凤山村在探索推进“治风”工作中创新思路、先试先行,通过“一个机制、三支队伍、两个带动、两个规范”的“1322”模式,将少数民族文化同移风易俗有机结合,丰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凤山村2024年“民族风情跳花节”表演活动现场(张金荣 供图)
村里一直活跃着一支民族文艺队。一到闲暇之余,文艺队的队员们总会到凤山村村民广场排练。农村“治风”开展以来,文艺队将移风易俗内容与民族歌舞相结合,以免费的文艺演出替代过去昂贵的婚庆服务,在增添热闹的同时又节约开支。
“我们在民族文艺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村文化广场规范村民酒席集中操办,便于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监督管理的同时也杜绝了占道办酒、乱丢垃圾等情况。”凤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荣介绍,为了推动移风易俗,村里还制作了礼金簿,设计了“还礼栏”和“送礼栏”,帮助群众理清送礼逻辑,有效避免送礼攀比之风。
凤山村志愿服务队召开工作会(张金荣 供图)
截至目前,在文艺队的助力下,已累计为本村新婚夫妇提供免费婚庆服务8场,并积极倡导“50元礼金(零礼金)”理念,不断改变广大群众根深蒂固的攀比思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赞同和接受。
“过去办一台酒花上万把块,现在村里有了自己的队伍,有演出还有家政,降低了开销。”凤山村村民纷纷点赞。
“现在,我们村办红白喜事已实现了‘三统一’,即统一地点、统一程序、统一服务。拿统一地点来说,我们把村法治文化广场作为操办红白事宜的集中办理点,有效解决了办酒场地有限的问题,还杜绝了撑杆搭棚、占道办酒的不文明现象。”张金荣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4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