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经纬10月9日电 题:精准施策推动经济结构优化
作者 周君芝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泽选 中信建投证券宏观分析师
假期后首个工作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与四位副主任一同亮相新闻发布会,以“高配”阵容详解一揽子增量政策。存量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增量政策密集出台实施,释放出明确信号:中国提振经济有力、有效、有空间。
从会议内容来看,重点是对之前部署的政策进行细致通报。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及随后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围绕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实展开,而此次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则是对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执行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政策层面在推进工作时,更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和落地效果。
在市场关注的政府投资及财政政策方面,会议透露了多个关键细节。2024年投资项目已陆续开工,且近6万亿的政府投资大部分已落实到具体项目,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开工率均达到了一定水平,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此外,会议还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扩大有效投资的增量信息,包括提前下达部分建设项目的清单和投资计划,以及加大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等。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所期待的类似于2016年PPP驱动的地方大基建,或许并非本轮财政政策的主线。政策制定者更注重在财政平衡的基础上,通过精准施策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态势的持续向好。
在财政力度的评估方面,3万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观察锚。一般来说,当财政收入偏离预算时,通常会通过压降实际支出来实现收支平衡。然而,考虑到当前政策强调经济平稳和确保必要财政支出,年内有可能以增发国债形式来平衡收支。若增发债券规模在3万亿以内,这并不带来新增财政支出,而是兑现年初预算给定的财政支出。因此,3万亿可以作为评估财政是否有增量支出的一个重要参考。
当然,在关注政策动向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欧美紧缩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外部因素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和市场风险偏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分析市场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和影响。(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孙庆阳
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熊思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过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